-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
-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活跃于20世纪国际文坛的俄裔美国文学家.他曾以一部《洛丽塔》而风靡世界,也曾以一部《微暗的火》对读者的阅读极限提出了挑战.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性的变化.其丰富的人生体验与他与生俱来的文学天赋...
- 谭少茹
- 关键词:纳博科夫文学思想文学品格现实观小说创作
- 《红字》中的“罪恶观”
- 2012年
- 本文通过分析《红字》中三个主要人物郝斯特·普琳、阿瑟·迪默斯德尔、罗杰·齐林沃斯对罪恶与惩罚的理解,分析霍桑的罪恶观,即罪恶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与上帝、与自我、与他人相背离的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本身就是人们接受惩罚的地狱,因而并不需要对他们实施额外的惩戒。同样,罪恶的人要摆脱这种状态,必须重新与上帝、自我、他人达成一致;否则,只会越陷越深,走向毁灭。
- 谭少茹
- 关键词:《红字》罪恶惩罚救赎
- 从生存论角度谈莎士比亚悲剧和传奇剧的创作思想
- 论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莎士比亚悲剧《裘力斯·凯撒》中勃鲁托斯的绝望自杀、《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王子对生命的追问,《李尔王》所展示出来的破碎不堪的世界,论述如果人无限制地放纵自己的理性,不论是从自身来寻找生命的支柱,...
- 谭少茹
- 关键词:莎士比亚悲剧传奇剧
- 文献传递
- “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05年8月17日至20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召开。来自国内外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21世纪文学理论走...
- 谭少茹杨黎红李辉
- 关键词:文艺学
- 文献传递
- 浅析《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
- 2012年
- 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予以高度评价。但是《俄狄浦斯王》所触发的很难说是一种适度的情感,因为悲剧的"突转"所显示出的人和世界的虚无本性并非可被理性所能接受的真相。另外,《俄狄浦斯王》中的乱伦情节有着本体论的意义,即它既是建构文本的推动力量,也带给观众以置身无序的幻灭感受。虚无和无序把人从世界那里分割开来,使其只能作为其自身存在。这种持守自身的存在者是超越的和自由的,却也是已然死亡的和被放逐的,这是持守自身的存在者所不得不有的命运,也是《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性之所在。
- 谭少茹
- 关键词:俄狄浦斯悲剧真相乱伦放逐
- “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2
- 2006年
- 2005年8月17日至20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威海召开。来自国内外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21世纪文学理论走向、中国文论与文艺学学科建设以及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比较等若干前沿问题进行了深人研讨,为伴随着语境变迁而陷人徘徊的我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提供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学理性的意见与建议。
- 谭少茹杨黎红李辉
- 关键词: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论专家学者
- 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理解纳博科夫文学思想的切入点就是他抹平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他认为文学作品不以反映现实为己任,因为并不存在一个独立于我们主观意识之外的现实。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崭新的世界,艺术作品的吸引力就存在于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当中,还存在于读者与作者较量的过程中。他的文学思想有着传统文学思想的印迹,与他的小说文本中呈现的后现代景观相矛盾。
- 谭少茹
- 关键词:纳博科夫文学观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