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顺
- 作品数:45 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肝炎防治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溃疡性结肠炎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研究
- 谢长顺纪桂贤杨梅高福来程瑶李莉韩俊岭卢坤玲刘宏丽衡媛
- 该研究应用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分析36例UC患者和25例正常对照肠黏膜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合酶-2和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表达,UC患者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增殖指...
- 关键词: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 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被引量:5
- 2010年
- 李朝晖谢长顺姜东春杨薇刘红利夏凤宇
-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对酒精性肝病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川芎嗪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4周后观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1β及白细胞介素-6。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1β及白细胞介素-6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之间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1β及白细胞介素-6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转化生长因子1β及白细胞介素-6较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组及川芎嗪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川芎嗪能够显著降低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1β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
- 韩俊岭张春艳韩莹谢长顺曲磊红徐梅梅郑岳
- 苦参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修复作用的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60只雄性健康BALA/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BMSCs组和综合组,每组15只,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UC模型。从健康小鼠股骨内取BMSCs进行培养,获得BMSCs悬液。BMSCs组小鼠给予尾静脉注射0.5ml BMSCs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1×106/ml)。综合组小鼠在BMSCs组的基础上,加用180mg/kg的苦参碱,溶于5ml生理盐水中,灌胃,连续1周。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尾静脉注射0.5ml生理盐水。检测小鼠血清肿瘤杀伤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取小鼠结肠组织制作病理切片,镜下观察;用S-P法检测结肠内血管紧张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FLK-1的含量,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Lgr5、EphrinB3和E-cadherin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后,BMSCs组和综合组小鼠结肠黏膜结构基本完整,腺体水肿情况好转,有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其中综合组好于BMSCs组。BMSCs组和综合组TNF-α、IL-1β、IL-6、IL-8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并且综合组的各指标含量均低于B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和综合组小鼠结肠内Lgr5、Ephrin-B3和E-cadherin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综合组内各蛋白含量高于B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和综合组结肠内ANG-2、HIF-1α、VEGF、FLK-1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并且综合组的各指标含量均低于BMS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UC小鼠采用苦参素联合BMSCs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UC病情,其机制可能是苦参碱促进BMSCs向肠干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并能够抗炎和修复肠黏膜屏障。
- 高福来谢长顺纪桂贤刘红利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屏障
-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和柴芍承气汤,两组均监测各项生化指标,治疗结束后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腹腔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与柴芍承气汤,可以降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缩短病程,尽早改善症状。
- 吕春艳王洁冰韩俊岭李莉徐梅梅谢长顺郑岳
-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柴芍承气汤C反应蛋白
- 超声及DSA引导下行PTC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比较
- 2009年
- 目的总结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对恶性胆道梗阻诊断、治疗价值,并将超声引导和DSA引导下PTC进行比较。方法将超声引导下和DSA引导下PTC进行比较。结果2种引导方法下PTC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信息。结论PTC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中具有自身的优势,超声引导PTC较DSA具有操作时间短、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 谢长顺郑岳姜东春韩俊岭于杰曲磊红李莉徐梅梅王放
- 关键词: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超声引导DSA
- 腹腔镜在恶性腹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 徐梅梅郑岳刘博伟谢长顺曲磊红
- 恶性腹膜间皮瘤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由于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水,难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内转移肿瘤等疾病相鉴别,极易造成误诊, 而早期确诊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非常重要,因此正确...
- 关键词:
- 关键词:间皮瘤腹膜腹腔镜
- P21活化激酶4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24年
-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P21活化激酶4(P21-activated kinase 4,PAK4)的表达量,探讨PAK4与GIST危险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病理诊断为GIST患者24例,根据共识将患者分为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通过病理切片来确定不同危险度组的PAK4的表达量,并根据Callow计算方法对不同危险度组进行评分。结果PAK4随着GIST危险度增加表达升高,并且与正常对照组织及瘤旁组织相比,GIST中的PAK4表达量升高。结论PAK4表达量与GIST危险度相关,并且随着危险度升高,表达量也升高。
- 高福来赵东强谢长顺李莉胡宗晶郑岳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危险度
- 一种用于胃癌的金标适配体试纸条的质量测试与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胃癌的金标适配体试纸条的质量测试与分析方法,涉及金标适配体试纸条质量检测技术领域。该用于胃癌的金标适配体试纸条的质量测试与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三明治夹心法将适配体固定在层析膜上形成检测线,进行...
- 邸娅冯长超 吴悦郑岳刘飞谢长顺
- 血清Cys C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肝硬化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90例,根据病因分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Cys 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彩色多普勒测量肾主动脉内径及肾动脉主干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并计算出肾动脉阻力指数(RI),分析不同组患者血清Cys C与肾动脉RI相关性。结果肝硬化腹水组与肝硬化无腹水组、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肾动脉RI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无腹水组与对照组比较,Cys C、肾动脉RI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Cys C及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Cys C与肾动脉RI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Cys C可及早识别亚临床HRS,为HR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 张利利李莉纪桂贤郝礼森高福来谢长顺崔红梅杨梅
- 关键词: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血清CYS肝硬化肾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