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腾

作品数:29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5篇血管
  • 5篇细胞
  • 5篇痉挛
  • 4篇手术
  • 4篇羟化酶
  • 4篇酪氨酸
  • 4篇酪氨酸羟化
  • 4篇酪氨酸羟化酶
  • 4篇氨酸
  • 3篇动脉瘤
  • 3篇丘脑
  • 3篇丘脑腹中间核
  • 3篇微血管
  • 3篇疗效
  • 3篇毁损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瘤
  • 2篇地平

机构

  • 17篇武汉大学
  • 16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谢腾
  • 16篇陈治军
  • 15篇刘平非
  • 15篇张捷
  • 10篇陈晓巍
  • 9篇陈吕安
  • 9篇罗勇
  • 7篇袁先厚
  • 6篇许强华
  • 6篇付锴
  • 6篇梁武
  • 5篇赵时雨
  • 5篇冯雨
  • 5篇王伟
  • 4篇陈新军
  • 4篇王凡
  • 4篇黄鑫
  • 3篇熊玉波
  • 3篇杨振宇
  • 3篇江普查

传媒

  • 6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第16届中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lock基因在人脑胶质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陈治军王凡刘平非薛晓英谢腾罗勇陈吕安
项目所属科学技术领域:该项目属于人口与健康领域。2.主要内容、特点:人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其具有高度侵袭性生物学特性,术后复发快特点,患者预后欠佳,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有报道称具有良好工作节律的肿瘤...
关键词:
关键词:人脑胶质瘤中枢神经系统
O-糖基化在酪氨酸羟化酶功能调节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hydroxylase,TH)O-糖基化和磷酸化水平在6-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的变化,探讨O-糖基化在酪氨酸羟化...
丁伟谢腾张捷黄鑫杨振宇
关键词:帕金森病酪氨酸羟化酶磷酸化
影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1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被分为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分析其临床特征、术后1个月的治疗结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组死亡48例,总死亡率为28.9%。术前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38.1%(45/118),GCS>7患者的死亡率为6.2%(3/48)。脑室外引流组、小骨窗组、骨瓣开颅组死亡率分别为35.3%(18/51)、20.3%(14/69)、34.8%(16/46);GOS分别为(27.1±1.6)、(3.3±1.6)和(2.5±1.5)分。相关分析显示,GOS与术前血肿量呈负相关,与术前GCS呈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GCS明显影响GOS。结论术前血肿量及GCS与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相关;应根据不同的出血量及出血部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朱建艇张捷杨崇阳吴勇王伟付锴谢腾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预后
经翼点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19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适应证、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直视下经翼点锁孔入路行动脉瘤夹闭的临床资料。结果夹闭动脉瘤19例;术中发生动脉瘤破裂3例,予以控制性低血压、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及快速吸除积血,重新显露术野后夹闭;脑血管痉挛4例,给予罂粟碱溶液充分冲洗脑池后,脑血管痉挛缓解。术后2例出现脑积水,经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治愈。术后痊愈15例,轻残3例,重残1例。结论娴熟的显微操作技术、恰当的病例选择、良好的术中显露与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是经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成功的关键。
陈治军罗勇陈吕安刘平非谢腾
关键词:锁孔前循环动脉瘤显微手术
TSA联合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曲古抑菌素A(TSA)联合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对C6鼠胶质瘤细胞株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TSA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处理)、HSV-1(加入10 MOI HSV-1处理)及TSA+HSV-1组(加入0.5×10^-3μmol/L TSA和10 MOI HSV-1处理)共4组,每组设5个复孔。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作用48、72 h,与对照组相比,TSA组、HSV-1组、TSA+HSV-1组C6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VEGF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且,TSA+HSV-1组明显优于TSA组和HSV-1组(P<0.05)。结论TSA联合HSV-1对体外培养的C6细胞可产生协同或叠加杀伤作用,抑制VEGF表达可能是作用机制之一。
许强华陈新军刘平非谢腾陈晓巍陈治军
关键词:胶质瘤C6胶质瘤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曲古抑菌素A
上调人X连锁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抑制6-羟基多巴胺诱导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SH—SY5Y细胞凋亡,酪氨酸羟化酶(TH)、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CP2)蛋白表达变化,探讨MeCP2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细胞转染等技术获得MeCP2表达上调的SH—SY5Y细胞株。免疫荧光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重组质粒对SH—SY5Y细胞内源性MeCP2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TH表达的变化;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SH-SY5Y细胞、上调MeCP2表达的SH—SY5Y细胞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下细胞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利用pEGFP—N1-MeCP2靶向MeCP2的上调质粒转染SH—SY5Y细胞来上调MeCP2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在6-OHDA诱导下,免疫荧光检测MeCP2、TH的表达未下降,Western blot进一步证实MeCP2、TH的表达未下降,MeCP2/β-actin、TH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865±0.0486、0.4639±0.0266,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H—SY5Y细胞细胞凋亡率约为(0.40±0.00)%,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约为(96.25±5.28)%。结论MeCP2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转染pEGFP—N1-MeCP2重组质粒可抑制6-OHDA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提高TH的表达,提高细胞存活率。
陈吕安谢腾陈治军刘平非张捷袁先厚
关键词:酪氨酸羟化酶6-羟基多巴胺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丙戊酸钠中毒1例
2021年
颅脑手术,特别是幕上开颅手术,为预防术后癫痫常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而丙戊酸钠是临床上最常用的预防和控制癫痫的药物之一。本文报道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丙戊酸钠严重中毒1例。1病例资料55岁女性,因头晕、左侧肢体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左侧肢体肌力约4级,未发现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入院后头部MRI检查示右侧大脑镰旁占位,大小约3 cm×4 cm,位于右侧中央前回前方,且中央前回向后外侧受压明显,考虑脑膜瘤。常规预防癫痫治疗(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0.5 g,2次/d)。入院第5天,全麻下行右侧大脑镰旁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静脉滴注丙戊酸钠(0.4 g,1次/8 h)预防癫痫。
许强华刘平非谢腾陈晓巍胡航罗小程陈治军
关键词:脑膜瘤显微手术丙戊酸钠中毒医源性
微血管减压术改善面肌痉挛患者的头痛
谢腾陈治军罗勇陈吕安刘平非梁武陈晓巍冯雨王凡
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5例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特征,以此鉴别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对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 4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l例;1例患者为动脉瘤再次破裂后行CTA检查示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急诊开颅血肿清除及动脉瘤夹闭术2例,动脉瘤夹闭术1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术1例,药物保守治疗1例。恢复良好3例,重残1例,死亡l例。结论对伴有颅脑外伤史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应注意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可能,以便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方案。
许强华陈治军罗勇刘平非陈吕安梁武谢腾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颅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
pEGFP-N1-MeCP2上调质粒的构建及意义
2017年
目的:构建MeCP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SH-SY5Y细胞中表达。方法:采用RT-PCR、pEGFP-N1-MeCP2质粒提取、Western blot检测pEGFP-N1-MeCP2在在SH-SY5Y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将重组质粒pEGFP-N1-MeCP2与pEGFP-N1空载体组分别转染至SH-SY5Y细胞中,48h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转染pEGFP-N1-MeCP2的细胞在82kDa处可见一特异性的表达带,为MeCP2与GFP的融合蛋白,而在空载体组未见条带;在27KDa附近,空载体组可见条带,而转染pEGFP-N1-MeCP2的细胞未见条带,提示pEGFP-N1-MeCP2载体能够在SH-SY5Y细胞中表达。结论:构建pEGFP-N1-MeCP2上调质粒是进一步研究MeCP2蛋白功能的基础,也是研究MeCP2蛋白在帕金森病中作用机制的关键。
罗军强陈治军刘平非冯雨谢腾
关键词:MECP2SH-SY5Y细胞6-OHDA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