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植

作品数:11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4篇硬膜
  • 4篇硬膜外
  • 4篇硬膜外麻醉
  • 4篇手术
  • 4篇剖宫产
  • 4篇剖宫产术
  • 4篇芬太尼
  • 2篇早期疼痛
  • 2篇疼痛
  • 2篇腔镜手术
  • 2篇麻醉效果
  • 2篇麻醉效果观察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手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心肌

机构

  • 10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10篇许植
  • 6篇赵军
  • 4篇韩云志
  • 1篇王楞
  • 1篇陈静
  • 1篇郝在军

传媒

  • 2篇内蒙古医学杂...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疾病监测与控...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丙泊酚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中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Sham)、缺血再灌注组(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I/R)组,以及再灌注前10min经尾静脉给予1%丙泊酚(0.01mg·g-1)的丙泊酚预处理组(P组)。于再灌注120min末,采用Evans蓝和2、3、5一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双重染色法进行测定心肌缺血、梗死面积;提取心肌组织蛋白采用Caspase-3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试剂盒检测其活性。结果 Sham组缺血面积/左心室面积为0;P组为26.8±4.60%明显低于I/R组41.53±6.17%(P﹤0.05);Sham组梗死面积/左心室面积为0,P组为5.88±1.67%显著低于I/R组17.89±3.66%(P﹤0.05);与Sham组相比,I/R组Caspase-3活性增加54%(P﹤0.05);和I/R组相比,P组减低32%(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aspase-3基因表达和减少梗死面积有关。
许植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
硬膜外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硬膜外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0例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应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罗哌卡因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恶心。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8分。结论:硬膜外辅以芬太尼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阻滞时间长,母婴安全,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赵军许植韩云志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罗哌卡因芬太尼
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通过快通道麻醉与常规麻醉比较,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麻醉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住院病例中72例快通道麻醉(手术室内拔管)和同期75例常规麻醉(手术室外拔管)先心病患儿的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麻醉方法、术后转归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快通道组患儿年龄及体质量均大于常规组患儿,常规组术前并发症多于快通道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芬太尼使用剂量在常规组术中较大,而瑞芬太尼则多应用于快通道麻醉组;术后快通道组早拔管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较少;两组患儿术后进食时间及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严重肝肾功能疾患的先心病患儿实施快通道麻醉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快通道麻醉可明显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缩短出院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
许植
关键词:快通道麻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乳癌扩大根治术
2011年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在乳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效果。验证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与单用静吸复合全麻的优劣。方法:择期乳癌根治手术100例:I组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Ⅱ组单用静吸复合全麻。结果:两组患者术中镇痛和肌松效果均较满意,但复合组术中循环功能明显比对照组稳定,对照组全麻药用量比复合组明显增多。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是乳癌根治手术较好的选择。
许植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复合麻醉乳癌根治术
硬膜外利多可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可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应用利多可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多可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作用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短、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利多可因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恶心。新生儿娩出1 min及5 min Apgar评分均>9分。结论:利多可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许植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和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和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选择合适及安全的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38例入住我院属妇科疾病并接收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盐酸曲马多组。2组患者均在手术后早期产生疼痛前给予上述2种药物,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为评分标准,记录服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2组患者服药后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观测指标,进行治疗效果评判,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和盐酸曲马多治疗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早期疼痛的效果都比较明显,相互之间不存在差异性,但是氟比洛芬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盐酸曲马多要小,因此应当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韩云志许植赵军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盐酸曲马多妇科腹腔镜手术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LT)〈100×10^9/L的产妇55例,对39例P岍≥30×10^9/L无严重合并症产妇行椎管内麻醉,其中硬膜外麻醉(CSEA组)20例、蛛网膜下隙麻醉(SSA组)19例;对16例PLT〈30×10^9/L产妇行全身麻醉(全麻组)。比较分析组间剖宫产术中产妇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所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3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和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1min新生儿Apgar评分,CSEA组和SSA组重度窒息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椎管内麻醉用于血小板减少症(PLT〉30×10^9/L)孕妇且无明显出血病史者是可行的。
赵军许植陈静郝在军
关键词:麻醉方法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剖宫产术
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硬膜外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76例妊娠行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应用利多卡因+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对照组单纯应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阻滞有效时间、全程局麻药的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短、阻滞有效时间长、全程利多卡因用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例和5例发生恶心。新生儿娩出1min及5min Apgar评分均>9分。结论利多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起效快,麻醉阻滞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韩云志许植赵军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利多卡因芬太尼
曲马朵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曲马朵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苏醒程度评分、镇痛效果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云志许植赵军
关键词:曲马朵瑞芬太尼
帕瑞昔布钠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疼痛的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期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5ml,B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若患者术后不能耐受疼痛,单次静脉注射盐酸曲马多1.5mg/kg。记录2组患者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或生理盐水后2、4、6、8、12、24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h曲马多用量及用药次数,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清醒时的躁动情况。结果 A组术后2、4、6、8、12h的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满意率高于B组,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术后24h内盐酸曲马多用药量少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早期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可减少术后患者躁动的发生,且不良反应少。
赵军王楞许植
关键词:镇痛腹腔镜手术胆囊切除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