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星铭

作品数:59 被引量:35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6篇农业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8篇岩溶
  • 16篇土壤
  • 7篇土壤水
  • 7篇化学特征
  • 6篇植被
  • 6篇石漠化
  • 6篇水化学
  • 6篇水土
  • 6篇径流
  • 5篇地下河
  • 5篇水化学特征
  • 5篇水土流失
  • 5篇峰丛
  • 5篇峰丛洼地
  • 4篇地球化
  • 4篇地球化学
  • 4篇洞穴
  • 4篇岩溶区
  • 4篇坡面
  • 4篇漓江流域

机构

  • 57篇中国地质科学...
  • 12篇广西师范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湖南工业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 1篇钦州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西山区综合...
  • 1篇联合国教科文...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9篇覃星铭
  • 34篇蒋忠诚
  • 20篇邓艳
  • 18篇罗为群
  • 12篇罗书文
  • 11篇马祖陆
  • 11篇邓亚东
  • 10篇沈利娜
  • 9篇吴华英
  • 9篇蓝芙宁
  • 7篇李衍青
  • 6篇赵一
  • 5篇杨奇勇
  • 5篇洪涛
  • 4篇劳文科
  • 4篇祁晓凡
  • 4篇邓新辉
  • 4篇梁铭忠
  • 4篇王魁
  • 4篇陈伟海

传媒

  • 10篇中国岩溶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农业现代化研...
  • 2篇广西科学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2篇西南师范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地球与环境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大众科技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岩溶区石漠化控制与治理技术集成
蒋忠诚李先琨曾馥平罗为群邓艳庞冬辉陆树华胡宝清吕仕洪覃小群黄玉清宋同清张中峰覃星铭肖土安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属于农、林、牧、渔业技术领域。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要点:技术内容:1、广西石漠化的特点、分布、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2、广西石漠化综合治理及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3、石漠化治理效果及生态服务功能评价,4、...
关键词: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经济植物栽培方法
地质遗迹功能属性区分及保护状况评价方法——以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凤山园区为例被引量:8
2014年
根据地质遗迹功能属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对地质遗迹功能属性(即旅游价值、科普教育价值)的函数关系式。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设计地质遗迹定性调查表,借助评价指标体系表将定性调查进行定量化,运用函数关系式求出其分值作为功能属性的评价依据。同样,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其保护状况评价函数关系式,借助评价指标体系表将定性调查定量化带入函数关系式求出其分值来评价遗迹点的保护状况。将此评价方法对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凤山园区的地质遗迹进行评价,结果基本符合事实,所以认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罗书文邓亚东覃星铭史文强
关键词:地质遗迹层次分析法
岩溶峰丛洼地水土漏失及防治研究被引量:80
2014年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岩溶生态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广西科技攻关项目联合资助下,自21世纪以来一直从事西南岩溶山区水土漏失创新性研究。2013年取得了一系列进展,阐明了水土漏失的概念、过程和数学模型;运用野外监测和先进的同位素技术,首次系统揭示了岩溶峰丛洼地不同地貌部位和不同生态环境的水土漏失定量差异和原因,建立了适宜岩溶区特点的水土流失强度分级标准和土壤侵蚀回归模型,创建了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岩溶峰丛洼地水土保持模式和技术规程,开辟了岩溶石漠化环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火龙果生态产业,为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示范样板。
蒋忠诚罗为群邓艳曹建华覃星铭李衍青杨奇勇
关键词:石漠化水土保持
广西弄拉峰丛洼地灌丛岩生优势种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变化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运用LI-6400测定弄拉峰丛洼地灌丛岩生优势种金银花、黄荆、红背山麻杆、裸花紫珠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并比较它们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光合有效辐射等生理、生态指标日变化。结果表明,峰丛洼地灌丛群落生态环境因子日变化复杂,不同灌丛群落对小气候调控有差异。黄荆和红背山麻杆调控大气CO2浓度的能力最强。黄荆的平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平均蒸腾速率最大,红背山麻杆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最高。金银花和裸花紫珠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生理因子受外界生态因子的制约,生态因子和蒸腾作用、气孔等生理因子共同作用影响光合生理作用,不同岩生优势种影响因子有差异。以逐步回归方式建立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所有方程均有显著性意义和良好的预测性。
庞冬辉沈利娜蒋忠诚覃星铭梁铭忠吴孔运邓艳尹辉
关键词:峰丛洼地生理因子
漓江流域坡面侵蚀特征及其水化学变化
选择漓江流域侵蚀坡面水土条件为研究对象,对坡面的侵蚀特征和水化学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筛选出适合于漓江流域侵蚀坡面径流调控的关键技术,对推动岩溶区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漓江流域侵蚀坡面进行调查、监测和初步分析后可...
覃星铭蒋忠诚劳文科谢运球罗为群邓艳赵一
关键词:漓江流域水化学
峰丛洼地恢复树种光合生理生态特征日变化研究——以广西马山弄拉峰丛洼地为例被引量:6
2010年
运用LI-6400测定弄拉峰丛洼地恢复树种菜豆树、椿、任豆、马蹄竹、银合欢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比较它们的净光合速率Pn等4种生理指标及其群落中对应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生态指标日变化。结果表明,峰丛洼地生态环境因子日变化复杂,不同恢复树种群落对小气候调控有差异。任豆和菜豆树的平均净光合速率最大,银合欢有明显的"午休"现象,菜豆树的平均蒸腾速率E最大,银合欢和任豆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椿的表观量子效率最高。不同恢复树种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子有差异。以逐步回归方式建立的净光合速率和影响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模型均有显著性意义和良好的预测性。
沈利娜蒋忠诚覃星铭吴孔运梁铭忠马祖陆李晖
关键词:峰丛洼地净光合速率生理生态因子
漓江含沙量特征及其对降雨响应的预测被引量:2
2015年
为进一步了解漓江流域含沙量日变化规律及降雨对含沙量的影响,监测并分析了2013年漓江监测点日均含沙量及其中上游地区的降雨量,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丰水期漓江的日均含沙量明显高于枯水期,丰水期含沙量占全年的85.3%以上,且日均含沙量与漓江中上游地区的日均降雨量显著正相关。同时,利用2013年漓江监测点日均含沙量及其中上游地区的降雨量数据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比2013年6月实测和预测含沙量结果表明,以测量当天、前一天、前两天降雨量为输入神经元进行训练而获得的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7.16%、合格率为90%,符合预测精度要求,说明建立的BP模型结构合理,预测效果较好。研究结果可为漓江含沙量监测预报及漓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覃星铭蒋忠诚谢运球杨奇勇于奭
关键词:含沙量降雨量BP神经网络
大方县观音洞波状流痕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
2018年
为探讨岩溶洞穴波状流痕(舌状流痕)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对观音洞内的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它在纵、横方向上的展布特征,分析洞道形态结构与波状流痕的展布关系;同时,根据地下河水运移规律,探讨波状流痕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洞底波状流痕较均一,形态差异小于洞壁;(2)洞壁波状流痕在距洞底高1.0~1.2m范围内的流痕深度,较1.2~1.4m和1.4~1.7m这2个高度范围内的深度变化大;(3)洞壁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变化与洞道形态结构有密切联系;(4)岩溶洞穴波状流痕是地下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地下径流是岩溶洞穴波状流痕的直接动力,洞道结构形态对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的叠加作用的影响,导致波状流痕在洞内的展布特征.
罗书文杨桃覃星铭邓亚东
关键词:岩溶洞穴地下河发育特征
广西热带亚热带典型森林岩溶区土壤-植物系统元素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08年
对广西热带亚热带典型岩溶区土壤-植物系统13种元素分布特征及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岩溶区植物相比,岩溶植物Ca、Al含量比较高,Na、Fe、Mn、Si、K、P的含量较低。植物体内元素的分布特点是:叶>茎>根;石灰土更易富集Fe、P、K、Cu、Zn和Co。大多数土壤元素含量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Fe和Zn表现较为明显,而Mn和Si在热带较中亚热带的更易淋失。土壤中与Fe元素明显相关的元素最多,包括Mn、Zn、Co、S、Al,其相关性分别为Mn>Al>Co>Zn>S,其中,Fe与Mn、S呈负相关,与Zn、Co、Al呈正相关;植物中的Na、Fe、Si、P、Al与土壤中对应的元素相关性显著,呈正相关关系,主要体现在土壤的A层;植物对大量元素的吸收强于对微量元素的吸收,其中,对Mn的吸收能力最强(8229.38%),主要集中在根部的Al(0.57%)和Fe(0.0049%)的吸收能力最小。
邓艳蒋忠诚蓝芙宁罗为群覃星铭
关键词:岩溶土壤热带亚热带
表层岩溶带生态系统的水文地球化学效应——以弄拉兰电堂泉域为例被引量:4
2010年
表层岩溶带及其植被、土壤构成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本文系统分析了兰电堂泉域的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样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从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土壤水到岩溶泉水的水文过程中,电导率、暂时硬度、总碳量不断增加,不同阶段各阴、阳离子的吸附和淋溶存在差异,对大部分离子,植被层和浅层土壤有较强淋溶作用,深层土壤吸附作用较强。表层岩溶带水文过程是碳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植被层是有机碳的重要来源,土壤层是无机碳、有机碳和HCO3-转化的重要化学场,植物-土壤系统主导了碳的转化和转移,影响表层岩溶动力系统。随植物群落正向演替的进行,表层岩溶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能有效调控水文地球化学性质变化。
沈利娜邓新辉蒋忠诚谢运球马祖陆覃星铭王魁
关键词:植被土壤微生物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