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静英
-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嵊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选择应用预混人胰岛素(优泌林70/30 R)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改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全天平均血糖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全天平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P<0.01);②平均胰岛素用量少于治疗前(P<0.05);③低血糖发生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短效人胰岛素控制血糖较预混人胰岛素好,糖化血红蛋白更易达标,日间血糖波动性减少,但注射次数增加,对患者的依从性有一定的影响。
- 楼丽颖徐华永裘静英罗志芳董志春
- 关键词:胰岛素血糖
-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变化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观察
- 2009年
- 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业已证实,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机制与其加重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同时多项研究已发现,C反应蛋白(CRP)和代谢综合征相关,但目前对其与糖尿病血糖控制的相关性研究则较少。近年来笔者对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CRP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观察,以期了解其与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董志春徐华永楼丽颖裘静英任于晗肖招英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C反应蛋白蛋白变化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病理生理基础
- 骨保护素在绝经妇女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骨质疏松(DO)中骨保护素(OPG)水平的差异。方法将自然绝经妇女120例根据有无糖尿病及骨质疏松,分为DO组、糖尿病骨量正常组、糖耐量正常骨质疏松组、糖耐量正常骨量正常组,每组均为30例。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OPG。结果糖耐量正常骨质疏松组OPG比糖耐量正常骨量正常组高(P<0.01)。DO组OPG比糖尿病骨量正常组高(P<0.05)。DO组的OPG比糖耐量正常骨质疏松组的OPG高(P<0.05)。糖尿病骨量正常组OPG比糖耐量正常骨量正常组的OPG高(P<0.01)。DO组中糖化血红蛋白(HbA_1c)及空腹血糖(FPG)与OPG呈正相关(r=0.89、0.67,P<0.05)。结论DO组OPG高,说明OPG在绝经妇女DO中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DO组HbA_1c比糖尿病骨量正常组高,说明血糖控制情况与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有关。
- 裘静英李成江董志春沈建江
- 关键词:骨保护素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绝经妇女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组(CSII组,20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2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①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pH值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②CSII组胰岛素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是一种更安全、更快、更有效、更方便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方法 。
- 楼丽颖徐华永裘静英王璟董志春
-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 2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治疗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糖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受损等诸多因素,糖尿病患者易合并多种形式的感染。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其中常见的一种。Hp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消化道肿瘤等消化系统疾病,而且此类患者具有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性,故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本文观察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及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裘静英李成江董志春
-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HP感染幽门螺杆菌免疫功能受损消化系统疾病糖代谢紊乱
- 老年应用瑞格列奈及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比较
- 2008年
- 对入选的50例老年T2DM进行为期12周的随机、开放、对照研究,观察药物的有效性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HbA1c分别下降了0.68%、0.54%,发生低血糖分别为22、42例次结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是一种比格列本脲更具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口服药。
- 董志春楼丽颖任于晗裘静英
- 关键词:瑞格列奈格列本脲有效性安全性2型糖尿病老年
-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个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42名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颗粒,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一氧化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数据均出现改善,观察组患者改善的程度大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7,3.938,5.153,2.796,9.894,-7.970,-4.191,8.768,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45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156,1.012,1.012,0.346,P>0.05)。结论:使用参芪降糖颗粒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性良好。
- 裘静英董志春王璟
- 关键词:参芪降糖颗粒阿托伐他汀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
-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月于嵊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3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结果作为OP诊断"金标准",统计T2DM患者OP的发生率。将T2DM合并OP患者纳入观察组,未合并OP患者纳入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结果430例T2DM患者中,OP发生率为32.79%(141/430),男女比例0.66∶1(56/85),患者年龄以≥60岁为主;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吸烟史、T2DM病程、体育锻炼、T2DM血糖检测依从性、OP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肾病占比、吸烟时间、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服用钙剂时间、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酸(UA)、瘦素(LP)、空腹C肽(FC-P)、碱性磷酸酶(ALP)、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维生素D[25(OH)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T2DM病程、HbA1c、T2DM血糖检测依从性、OP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糖尿病肾病、吸烟、Fins、服用钙剂时间、NLR、LP、ALP、PTH、25(OH)D(P<0.05)。结论OP在T2DM患者中具有较高发病率,T2DM患者发生OP的危险因素较多,针对危险因素加强相关干预,积极规避上述危险因素,对降低OP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裘静英董志春王璟
- 关键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