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袁重要

袁重要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性状
  • 4篇基因
  • 3篇农艺
  • 3篇农艺性
  • 3篇农艺性状
  • 3篇转基因
  • 3篇小麦
  • 3篇花粉
  • 3篇花粉管
  • 3篇花粉管通道
  • 3篇花粉管通道法
  • 2篇植物
  • 2篇拟南芥
  • 2篇转化拟南芥
  • 2篇DIP
  • 2篇FLORAL
  • 1篇疫苗
  • 1篇植物基因
  • 1篇植物基因工程
  • 1篇主要农艺性状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学院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8篇周岩
  • 8篇袁重要
  • 6篇张洁
  • 5篇魏琦超
  • 5篇游建
  • 4篇马俊
  • 3篇薛晓锋
  • 2篇茹振钢
  • 2篇何男男
  • 2篇赵茜
  • 2篇张胜利
  • 1篇李鹏

传媒

  • 2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花粉管通道法转化SeNHX1基因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以5个小麦品种(系)百农64、豫麦34、抗冻早30、百麦1号和矮抗58为试验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耐盐基因SeNHX1的质粒DNA导入自花授粉后的小麦柱头内。对花粉管通道法介导后的植株进行田间正常管理,收获D0代种子,并于次年播种。在次年小麦成熟期采用5点取样对D0代小麦株高、穗长、剑叶面积、千粒重等农艺性状进行测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花粉管通道法处理的D0代植株的种子(D1代)千粒重均有所提高;5个小麦品种(系)受体转化D0代植株除抗冻早30外,其余受体与对照组相比株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甚至极显著水平;穗长除百麦1号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受体均达显著水平。5种小麦受体的叶面积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长除豫麦34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受体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叶宽与受体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对D0代植株叶片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24个样品中有7个出现阳性反应。
周岩游建魏琦超薛晓锋何男男马俊张洁袁重要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高等观赏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模型的发展历程、高等观赏植物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研究进展,特别是对观赏植物研究中普遍关注的重瓣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进行了综述。并对高等植物花器官发育理论研究的价值、前景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袁重要周岩李鹏赵茜
关键词:花器官分子机理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张洁薛晓峰魏琦超游建袁重要程婷婷王楠周岩
关键词:FLORALDIP拟南芥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究及鉴定
游建薛晓锋张洁马俊魏琦超张胜利袁重要茹振钢周岩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探究及鉴定
本实验以5个小麦品种(品系)"BN-64"(百农-64)、"YM-34"(豫麦-34)、"KDZ-30"(抗冻早-30)、"BM-1"(百麦-1)和"AK-58"(矮抗-58)为实验材料,采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携带有外源耐盐...
游建薛晓锋张洁马俊魏琦超张胜利袁重要茹振钢周岩
关键词:小麦花粉管通道法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SeNHX1基因转化拟南芥的初步研究
本实验利用Floral dip法将EHAl05根癌农杆菌Ti质粒携带的耐盐基因SeNHX1(及筛选基因Kan和报告基因GUS)导入拟南芥Columbia-0中,以期获得转化植株,并探讨不同浓度农杆菌及不同浸染时间、转化缓...
张洁薛晓峰魏琦超游建袁重要程婷婷王楠周岩
关键词:拟南芥
文献传递
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对农杆菌介导法、电击法、显微注射法及基因枪法等几种常用的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述。综述利用转基因技术对苜蓿进行品质改良,提高抗逆性、抗病虫害、抗除草剂,以及利用转基因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植物疫苗、酶制剂和抗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最新研究成果。对目前制约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发展的瓶颈及其生物安全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其应用前景和商业价值进行展望。
周岩张洁袁重要马俊
关键词:紫花苜蓿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传统疫苗体现出诸多缺陷。因此,利用植物基因工程方法开发新疫苗逐渐成为疫苗研究的重点。目前,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热敏肠毒素B亚单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诺沃克病毒外壳蛋白、口蹄疫病毒、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艾滋病病毒抗原等10多种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因而成为现代疫苗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的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讨论,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周岩赵茜何男男袁重要
关键词:植物基因工程疫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