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俊
-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效果。方法先行1%荧光素钠过敏试验,20min无反应后,再静脉注射20%荧光素钠3ml,行FFA检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结果FFA检查前给予充分心理指导,减轻了患者心理恐慌,观察20min后,方可让患者离去。结论在进行FFA诊治过程中,护理工作的配合尤其重要。
- 刘致言张其芝袁明俊
-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护理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对中心视野的影响被引量:7
- 2001年
-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自愈与激光治疗后中心视野 (central visualfield,CVF)的变化对比观察。方法 :连续就诊的 34例 38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undus fluorescien angiography,FFA)确认的 CSC病人 ,单眼 30例 ,双眼 4例 ,其中 2 6眼呈“炊烟状”或“墨渍样”改变 ,作为激光治疗组 ;12眼呈“玻璃疣状”改变 ,不予激光治疗 ,作为自愈组给予维生素口服。治疗前及痊愈后均行 CVF检查。结果 :激光组 2 6眼治疗后平均 33.88± 11.71天视力恢复。其中发作次数少的 2 2眼 CVF完全恢复正常占 84.6 2 %。另 4眼复发次数较多 ,CVF异常 ,占 15 .38%。自愈组 12眼 ,平均 12 6 .6 7± 38.2 2天视力恢复 ,首次发作的 6眼 CVF恢复正常占 5 0 %。两组病程及视敏度相比 ,P<0 .0 5 ,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按复发次数多少分开比较 ,虽然激光组平均缺损 (mean defect,MD)、缺失偏离 (lossvariance,L V)比自愈组要好 ,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SC愈后 CVF异常与其反复发作呈正相关 ,而恰当的激光治疗不会造成
- 刘力卢秀珍毕宏生王兴荣潘雪梅袁明俊李海燕杨露
-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
- 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4 8例 (2 10眼 )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光凝治疗。同时选择同期内采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共 43例 (61眼 )作为对照组 ,按病程分为≤ 6个月和 >6个月两组病例 ,随访一年 ,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凝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 91眼 (4 3 3 3 % ) ,不变者 114眼 (5 4 2 9% ) ,下降者 5眼 (2 3 8% )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 90眼 (4 2 86% ) ,部分消退者 10 1眼 (4 8 0 9% ) ,不变者 14眼 (6 67% ) ,加重者 5眼 (2 3 8% )。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者 1眼(1 64 % ) ,不变者 19眼 (3 1 15 % ) ,下降者 41眼 (67 2 1% ) ;黄斑水肿完全消退者 0眼 (0 % ) ,部分消退者 4眼 (6 5 6% ) ,不变者 2 4眼 (3 9 3 4% ) ,加重者 3 3眼 (5 4 10 % )。两组间相比 ,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光凝组中 ,病程≤ 6个月组 ,光凝后视力提高者 69眼 (5 1 49% ) ,其中 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5 7眼 (82 61% ) ,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67眼 (97 10 % ) ;而病程 >6个月的患者 ,光凝后视力提高者 2 2眼 (2 8 95 % ) ,其中 1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5眼 (2 2 73 % ) ,3个月时视力提高者 11眼(5 0 0 0 % )。两组间相比?
- 董卫红毕宏生王兴荣刘力卢秀珍袁明俊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激光凝固术氪黄激光
- 眼前节应用Nd:YAG激光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分析眼前节病人Nd :YAG激光治疗时 ,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 2 6例 3 2只眼后发性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病人 ,激光治疗前及治疗后 1个月均行角膜内皮检查 ,观察其大小、形状、密度、数量的变化。将能量在 4~ 4 5mJ范围者 ,归为低能量组 ,能量在 5~ 8mJ范围者 ,归为高能量组。结果 低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3 8%。高能量组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为 12 15 %。经统计学处理 ,分别t =1 97,t =2 0 2激光总能量与内皮细胞的丢失无相关性 ,分别t=1 97,t =2 0 2 ,P >0 0 5。而单次能量的大小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 =5 80 ,P <0 0 0 1。结论 Nd :YAG激光在眼前节病变中的应用可以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而单次能量的大小是其损伤的直接原因 。
- 刘力潘雪梅毕宏生王兴荣王桂敏王宝晶袁明俊杨露
- 关键词:ND:YAG激光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
- Q开关Nd:YAG激光在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对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行Nd :YAG激光早期治疗的必要性。方法 :对 4例发病 7天至 1个月的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患者 ,行Q开关Nd :YAG激光出血前表面膜切开。术后随访 7天至 3个月。结果 :其中 2例因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 ,并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病程不超过 15天患者 ,接受激光治疗时 ,血池前表面膜切开后 ,出血引流彻底。随访 1个月视力由治疗前的光感提高到 0 8~ 1 0。另外 2例因病程达 1个月 ,一直药物治疗无效 ,就诊时视网膜前出血部分机化 ,膜切开后血液引流不完全 ,3个月随访时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吸收 ,机化膜形成 ,中心视力丧失。结论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应早期用Q开关Nd :YAG激光治疗 ,效果显著 ,创伤小 ,并发症少 ,操作简单 ,病人无痛苦 ,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治疗手段。
- 刘力卢秀珍袁明俊
- 关键词:视网膜出血黄斑激光
-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336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董卫红王兴荣刘力蔡婉婷袁明俊
- 关键词: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
- 大kappa角成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对大kappa角患者进行多处数据分析,发现其异常之处,探讨大kappa角形成的原因。方法测量异常大kappa角眼的kappa角、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横径,眼轴,眼底照像并测量视盘一黄斑间距。结果与对侧正常眼比较,大kappa角患眼视盘一黄斑间距增大,均值为5.084mm;其中央角膜厚度平均值为580.58μm以及角膜横径平均值为12.13mm,均大于正常眼;眼轴与正常眼相似。结论大kappa角患眼存在多处结构发育异常,可能是造成这一异常外观的成因。
- 卢秀珍毕宏生潘雪梅王桂敏袁明俊
- 关键词:KAPPA角病因
- 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价氪黄、绿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serouschori oretinopathy ,CSC)的疗效。方法 :将 1 3 8例经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确诊为CSC患者中的 1 0 6例 1 1 2只眼采用氪黄、绿激光治疗作为光凝组 ,3 2例 3 3只眼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视力变化、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及光凝组病程与治愈速度的关系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光凝组视力由术前的 0 58±0 3 0增至光凝后的 0 89± 0 2 9(P <0 0 5) ,治愈率为 98 2 % ,复发率为 5 4 %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对照组视力由术前 0 59± 0 3 2增至术后的 0 76± 0 3 0 ,治愈率为 63 6% ,复发率为 3 6 4 %。光凝组治疗前病程越短 ,治愈率越高 ,恢复速度越快。结论 :氪黄、绿激光治疗CSC ,可以显著地提高视力和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治疗尤具重要意义。
- 毕宏生刘力王兴荣袁明俊
- 关键词:视网膜疾病激光光凝固术
- 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2
- 1999年
- 目的 评价氪黄激光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retinopathy,NPDR) 所致的黄斑囊样水肿(cystoid macularedema,CME) 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7 例(52 只眼) NPDR 所致CME患者行氪黄激光局部或格栅状黄斑区光凝,按病程分为≤6 个月和≥7 个月两组病例,随访1 年,观察光凝后不同时期患者视力及黄斑水肿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光凝前视力027 ±021 ,光凝后为053 ±026( P< 001 ) 。视力提高者为904 % ,不变者为58% ,下降者为38 % 。CME完全消退者为558 % ,部分消退者为423 % ,不变者为19 % ,术后1 个月即达到较理想状态。病程≤6 个月组,光凝后1 个月时视力提高者即达815 % ,6 个月时达1000 % ,水肿完全消退者为704 % ,部分消退者为296 % 。病程≥7 个月组,光凝后1 个月时视力提高者仅为200% ,6 个月时方达880 % ,水肿完全消退者为400 % ,部分消退者为560 % 。两组患者视力恢复速度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 001) 。
- 毕宏生刘力王兴荣袁明俊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黄斑氪黄激光
- 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21只,随机分为3组:A组:IL-1α组,B组:血管抑素组,C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7只大鼠。A、B两组通过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通过组织切片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并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初步探讨血管抑素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机制。结果玻璃体腔注入重组鼠IL-1α可以建立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B组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较A组少,分别为7.85±0.58及24.49±2.7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网膜组织切片经用CD34抗体检测,证明这些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A、B两组血清N0含量分别为30.69±3.62及21.47±3.2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18.44±2.41及14.37±1.9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管抑素具有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及降低一氧化氮的浓度有关。
- 毕宏生崔彦解孝锋王兴荣袁明俊
- 关键词:血管抑素视网膜新生血管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