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克忠
- 作品数:22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研究被引量:1
- 1998年
- 研究了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型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特征。
- 朱述斌袁克忠
- 关键词: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
-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1985年
- 一我国农村正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是农村继农业生产责任制实行后的第二次革命。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带来农村生产力新的更大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农村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的转化。
- 袁克忠
-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划经济
- 试论建立合理的调节机制体系
- 1989年
- 我国十年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改革的进程也面临着“困境”,怎样才能冲破这个“困境”,显然仍然要靠改革。在当前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能否理顺和建立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适应的调节机制体系,则是能否冲破“困境”所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曾出现过几次大的比例失调,一次是1958年的“大跃进”
- 袁克忠
- 关键词:价格管理价格关系价格体系社会主义阶段
- 县域经济要实现“四增”重点抓什么──南城、宜黄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 1995年
- 县域经济要实现"四增"重点抓什么──南城、宜黄发展县域经济的调查与思考曹绍琼,袁克忠,袁牧,吴芝轩,方炜,刘国柱省委省政府强调发展县域经济要实现"四增",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各县如何从实际出发实现"四增"?我们到南城、宜黄两县...
- 曹绍琼袁克忠袁牧吴芝轩方炜刘国柱
-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发展
- 试论提高工业企业资金利润率的途径——《资本论》第3卷第1篇学习体会
- 1983年
- 党的十二大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内要"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这里强调实现翻两番的前提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国近几年来,国民经济经过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许多方面的经济效益还很差,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中的浪费现象也十分惊人。
- 袁克忠
- 关键词:资金利润率
- 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面临的改革与选择
- 1998年
- 通过调查得到启示,就如何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和论证了以下问题: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要全面的和深层次的转变观念;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选准产品,主攻创名牌和保护名牌;农产品加工业要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改制是公有制农产品加工企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转变政府职能和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是农产品加工业适应市场需要发展所必须的条件。
- 袁克忠邓瑛辉
-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业转变政府职能
- 优化我国县域微观经济运行的几点思考
- 2000年
- 本文提出了我国县域微观经济运行的目标和原则 ,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县域微观经济运行的制约因素 。
- 廖卫东王万山朱述斌袁克忠
-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济运行
- 构建市场农业的理论体系——读舒惠国书记的《市场农业和农村建设》
- 1998年
- 构建市场农业的理论体系——读舒惠国书记的《市场农业和农村建设》袁克忠·王万山·杨报平·邓瑛辉·王勇舒惠国书记的新著《市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部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源于调查研究,在实践中求索农村经济发展途径的著作。本书的聚集点在于如何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
- 袁克忠王万山杨报平邓瑛辉王勇
- 关键词:农村市场农业市场经济
- 全文增补中
- 科技向贫困地区转移规律初探
- 1993年
- 科技向贫困地区转移的关键是选准科技与生产的结合点(选准当地的支柱产业、把住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关)。农科教结合是其必由之路(要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目标确定科技扶贫项目,以因地制宜为原则选择实用技术,必须为科技到位创造条件)。实现科技商品化,科技通过市场流通应成为科技向贫困地区转移的主渠道。
- 袁克忠
- 关键词:农业经济贫困地区
- 自觉利用价值规律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 1988年
- 我省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在许多方面:在农村各产业中,第一产业即种养业所占的比重过大,乡镇工业、商业及各种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很小;在第一产业中,农田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过大,林、牧、副。
- 袁克忠
- 关键词:农村产业结构种植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种养业服务业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