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建荣

作品数:19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外科
  • 5篇脑出血
  • 5篇出血
  • 4篇开颅
  • 3篇血肿
  • 3篇微创
  • 3篇显微手术
  • 3篇小血肿
  • 3篇立体定向技术
  • 3篇颅内
  • 3篇脑内
  • 3篇脑内小血肿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治疗高血压脑...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桥小脑角
  • 2篇微创神经外科

机构

  • 17篇广西医科大学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薛建荣
  • 17篇陈家康
  • 16篇郑捷敏
  • 14篇刘桂彪
  • 13篇李学东
  • 13篇文超勇
  • 11篇陆建吾
  • 9篇黄河清
  • 3篇秦坤明
  • 3篇黄志伟
  • 2篇陈宏谋
  • 2篇刘全
  • 2篇闫宪磊
  • 1篇兰学军
  • 1篇黄琦丹
  • 1篇陈鸿谋
  • 1篇肖其华
  • 1篇覃军
  • 1篇黄永健
  • 1篇彭如东

传媒

  • 3篇立体定向和功...
  • 3篇右江医学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微创医学
  • 1篇华夏医学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2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脑桥小脑角区和内耳道面神经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6年
薛建荣秦坤明
关键词:解剖学
早期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内囊区小血肿的临床研究
陆建吾黄河清陈家康李学东文超勇郑捷敏刘桂彪薛建荣陈宏谋彭如东黄志伟覃军
课题来源:该课题《早期立体定向置管引流治疗内囊区小血肿的临床研究》是柳州市科技局柳科综字[2008]第6号文下达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合同编号:2008031420。2008年获广西卫生厅自筹项目,合同编号:Z200...
关键词:
关键词:引流管
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2008年
目的:探讨双靶点立体定向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4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最大长径>5cm)随机分组,23例采用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结果: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与对照组治疗患者术后血肿消除时间分别为(3±1.5)d、(5±4.2)d,有显著性差异(P<0.05);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对照组治疗(P<0.05)。结论:双靶点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能够缩短血肿排空时间,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
薛建荣陈家康刘桂彪郑捷敏李学东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向技术微创神经外科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分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second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SIVH)。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是常见的SIVH,患者的死亡率为30%~50%,脑室铸型者死亡率为60%~90%,因此是神经外科一种危重的疾病,预后多较差,幸存者常遗留神经功能缺损及智力障碍。欲避免手术所致脑损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尚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闫宪磊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李学东郑捷敏薛建荣刘桂彪
关键词:脑出血脑室立体定位技术穿刺术
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19年
目的:研究局灶性脑干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局灶性脑干胶质瘤患者48例,随机分研究组(显微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各24例,评估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疼痛评分与并发症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疼痛评分低,并发症率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局灶性脑干胶质瘤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能显著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有效缓解疼痛感,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黄琦丹陈家康陈宏谋刘全闫宪磊薛建荣郑捷敏
关键词:显微手术
急诊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2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后颅窝手术后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5%~13.4%,为幕上开颅的3倍[1]。我科自1998-01~2010-03共行急诊后颅窝开颅手术157例,并发颅内感染27例(17.20%),与择期后颅窝开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相比明显增高,现予以报告,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刘桂彪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李学东郑捷敏薛建荣
关键词:后颅窝开颅术颅内感染急诊
超早期立体定向治疗内囊区小血肿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内囊区小血肿超早期立体定向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肌力在2级以下的76例内囊区小血肿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8例,分别行超早期立体定向血肿排空术和保守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立体定向组Ⅰ级15例,Ⅱ级16例,Ⅲ级5例,死亡2例(5.3%),保守治疗组Ⅰ级3例,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3例,死亡3例(7.9%),立体定向组恢复良好率81.6%,致残率13.2%。保守治疗组恢复良好率50%,致残率42.1%。两组ADL能力、致残率方面差异有显著统计意义,P<0.01。结论内囊区小血肿的立体定向治疗,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内科保守治疗,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陆建吾黄河清陈家康文超勇李学东郑捷敏薛建荣刘桂彪黄志伟
关键词:内囊脑内小血肿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8年
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肖其华
关键词:脑损伤开颅手术标准大骨瓣减压
面神经脑桥小脑角区和内耳道面神经相关解剖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薛建荣秦坤明
关键词:桥小脑角区面神经内耳道手术死亡率脑神经
抑癌p53基因在星形细胞瘤中阳性表达的意义
2008年
目的研究p53在星形细胞瘤发生、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2例资料完整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的p53表达,分析p53蛋白在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未见p53蛋白阳性表达,62例星形细胞瘤中共有26例肿瘤p53蛋白表达呈阳性,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872,P<0.05),其中在Ⅰ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8.33%(1/12),Ⅱ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21.05%(4/19),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阳性率为60%(9/15),Ⅳ级胶质母细胞瘤中阳性率为75%(12/16)。结论星形细胞瘤中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级别相关,分化程度越低,p53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检测p53有助于临床判断预后。
薛建荣秦坤明陈家康陆建吾文超勇
关键词:星形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