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亦白
- 作品数:15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 2010年
-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9月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儿80例,死亡3例,病死率3.75%,手术效果满意。
- 薛亦白
-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外科治疗婴儿低温体外循环手术效果
- 一种心包穿刺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包穿刺针,包括针筒、内筒、限位圆盘、外壳和活塞;所述内筒设置在针筒内,针筒的右端固设有限位圆盘,限位圆盘的右侧固设有外壳;针筒与内筒之间的腔体由隔板隔开有注射腔和吸液腔;在注射腔的右端连通有注射导管...
- 薛亦白
- 文献传递
- 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效果研究
- 2015年
- 目的 研究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抽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退行性二尖辩关闭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治疗,其中同期接受瓣环成形术45例,观察和记录手术结果,术后随访1 ~3(2.0±0.5)年,观察和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二尖瓣反流改善及随访结果.结果 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收缩末期内径、左心房容积、二尖瓣反流分级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3年,死亡2例;二尖瓣重度反流1例,中度反流2例,无狭窄发生.结论 缘对缘瓣叶缝合技术治疗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近期疗效明确,安全性高,联合瓣环缝合术能有效提高远期效果.
- 薛亦白
- 关键词:近远期疗效
- 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对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封闭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的封闭效果。方法对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住院期间,对照组2例突发脑卒中,1例肾功能衰竭,其余血压稳定,症状缓解后出院。实验纽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4.7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9.34±5.79)min,1例术后突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均治愈出院;实验组治疗后3、5d及l、2周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层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薛亦白
- 关键词:STANFORD主动脉夹层
- 心脏直视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探讨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心脏直视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行心脏直视术的300例患者临床资料,整理临床资料分析术后感染率及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300例患者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7.33%,其中切口浅表感染11例、切口深部感染6例、导管相关性感染4例、纵膈感染1例,分别占50.00%、27.27%、18.18%、4.55%;22例感染患者局部分泌物共检出病原菌22株,以革兰阴性菌14株为主,占63.64%;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术后ICU住院时间>2d、有外物置入时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有外物置入是与心脏直视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脏直视术后感染主要以手术部位切口浅部感染为主,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 吕勇胡振东马玲波薛亦白周家旺彭冉
- 关键词:心脏直视术后
- 心脏手术后切口压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手术后切口压迫装置,包括背布带、肩系带和腰系带,背布带顶端均匀设置有一排背系孔,肩系带一端通过肩系绳与背布带上的背系孔连接,所述肩系带上设置有按摩装置,肩系带上端设置有肩带长度调节扣,所述背布带侧...
- 薛亦白
- 文献传递
- 一种心脏康复治疗床
- 一种心脏康复治疗床,包括床体和床腿,所述床体上对应人体心脏位置处设置有倾斜活动板,倾斜活动板内侧连接有合页,合页另一端与床体连接,床体上对应倾斜活动板设置有通孔,通孔内穿设有与倾斜活动板底面铰接的升降杆,升降杆与设置在床...
- 薛亦白
- 文献传递
- 三尖瓣置换术32例临床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32例三尖瓣置换术(TVR)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2009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三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6例,Ebstein畸形1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4例,胸外伤后1例,均行TVR。结果:术后1例(3.1%)因突发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余均治愈出院。结论:三尖瓣病变可继发于多种疾病,严格掌握TVR适应证,行TVR治疗三尖瓣病变的疗效满意。
- 薛亦白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三尖瓣置换术
- 左房黏液瘤26例外科治疗分析
- 2010年
- 目的总结左房黏液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通过病史、体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进行确诊后,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左房黏液瘤摘除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例。结果25例治愈,1例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左房黏液瘤的外科治疗安全,效果好,把握手术时机,一经确诊应尽快手术治疗,避免肿瘤破碎、脱落造成栓塞,切除黏液瘤要彻底,切除范围要足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薛亦白
- 关键词:左房黏液瘤外科治疗二尖瓣成形术
- 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的体会。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经右侧腋下直切口,第3、4肋间进胸体外循环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患儿年龄(3.02±1.35)(7个月至6岁)岁,体重(14.24±2+39)(6~35)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06例,房问隔缺损(ASD)94例,法洛四联症(TOF)35例,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O)2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PECD)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15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21例。结果术后1例死亡,死因为低心排。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2例,右肺膨胀不全8例,肺部感染5例,右膈神经麻痹1例。结论右侧腋下直切口在治疗某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破坏胸骨连续性,胸骨畸形发生率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良好。
- 薛亦白刘国玲
- 关键词:腋下直切口小儿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