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玉贵
-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TLC/FID方法测定催化裂化原料油的烃族组成被引量:8
- 2002年
- 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催化裂化原料油的薄层色谱图 ,提取了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方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经典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催化裂化原料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成 ,并与经典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比 ,饱和烃质量分数、芳烃质量分数和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6 14、0 .935 9和 0 .96 36。对子分析进行t检验的结果表明 ,本文建立的方法与经典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另外 ,薄层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
- 杜国华杨海鹰蔺玉贵顾洁
- 关键词:催化裂化原料油
- 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测定重油烃族组成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0
- 2001年
- 对应用棒状薄层色谱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TLC/FID)测定重油烃族组成 (饱和烃、芳烃、胶质 )时的影响因素作了探讨。研究发现 ,在点样及展开过程中 ,溶剂共挥发可引起样品损失 ;而且 ,由于TLC/FID的火焰温度远低于一般GC条件下FID的火焰温度 ,使不同化合物在FID上的燃烧转化情况有差异 。
- 杨海鹰顾洁蔺玉贵
- 关键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 快速蒸馏法及其在原油酸值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原油和馏分的酸值(TAN)是反映其加工过程中腐蚀性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实沸点蒸馏(TBP)方法未考虑石油酸在原油蒸馏过程中的分解,得到的馏分酸值严重偏低,影响了对馏分腐蚀性的判断以及相应防腐措施的制订。为此开发了一种原油快速蒸馏(RD)仪,采用短分馏柱、高真空度、高蒸馏速率对原油进行分段蒸馏切割,有效避免了原油中石油酸的分解,使各馏分酸值的加权值达到了原油酸值的90%以上。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种典型高酸原油酸值的分布规律,发现原油可馏出部分的酸值基本上都是随着沸点的升高而增高。另外,通过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分析表明,实沸点蒸馏过程中酸值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大分子石油酸的分解,而与石油酸的类型相关性较小。
- 田松柏章群丹蔺玉贵王小伟刘颖荣
- 关键词:原油
- 实沸点蒸馏对2种高酸原油腐蚀性的影响及表征被引量:3
- 2022年
- 高酸原油经实沸点蒸馏后酸值会发生较大程度的损失,哪些类型的石油酸发生了损失及高酸原油腐蚀性是否同等降低却不得而知。针对这一问题,对2种典型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前后的酸值和腐蚀性进行了考察,并对蒸馏前后高酸原油中的石油酸进行了质谱表征。结果表明:2种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后液相腐蚀速率减小,而气相腐蚀速率明显增大,说明大分子石油酸分解成了沸点较低的小分子石油酸;2种高酸原油的气、液总腐蚀速率降低都远小于酸值的损失,说明分解生成的小分子石油酸的腐蚀性更强;2种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前后石油酸的类型变化不大,但碳数分布变化明显,碳数越高的大分子石油酸分解越多。高酸原油的腐蚀性与酸值并非线性关系,石油酸的类型即脂肪酸和一环环烷酸含量可能是影响高酸原油腐蚀性的重要因素。
- 章群丹田松柏蔺玉贵刘颖荣
- 关键词:高酸原油实沸点蒸馏石油酸腐蚀性
- 光度滴定法测定石油馏分与石油产品中碱性氮含量被引量:1
- 2022年
- 石油馏分与石油产品中的碱性氮含量是石油炼制及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参数,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光度滴定法测定石油馏分中碱性氮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多种样品采用光度滴定法测定的结果与现行标准方法测定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测定苯胺的加标回收率为93%~110%。光度滴定法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扩大了样品适用范围,提升了试验环境友好性,为石油馏分及石油产品碱性氮含量的测定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分析方法。
- 杨孟智史军歌蔺玉贵韩熹微王玉睿涵
- 关键词:碱性氮石油馏分石油产品
- 润滑油基础油烃族组成的薄层色谱法测定被引量:9
- 2003年
- 采用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测定了不同来源、不同工艺的润滑油基础油 ,提取了薄层色谱图特征变量 ,以偏最小二乘法为数学工具 ,通过洗脱色谱法取得基础数据 ,建立基础油的薄层色谱 -烃族组成模型 ;采用该模型预测待测样品的烃族组成 ,并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比较 ,饱和烃和芳烃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7和0.9611;对子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表明 ,建立的方法与洗脱色谱法的测定结果相一致 ;另外 ,薄层色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 。
- 杜国华杨海鹰蔺玉贵顾洁
- 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烃族组成薄层色谱法偏最小二乘法
- TLC/FID测定重油族组成所用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01年
- 薄层色谱 -氢焰离子监测器 (TLC/FID)分析重油族组成时需要引入校正因子。以柱吸附色谱法为基准测定校正因子 ,并对校正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 杜国华杨海鹰顾洁蔺玉贵
- 关键词:重油族组成分析薄层色谱
- 不同石油产品密度换算表的选择
- 2020年
- 利用全自动密度仪对不同类型的石油产品进行密度测定和标准密度换算,采用最大差值法和密度比较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加氢裂化尾油、减压蜡油、回炼油、润滑油、常压渣油等,密度换算表应选择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D表,而黏度较小的催化裂化油浆和催化裂化蜡油应选择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B表。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换算密度与测试密度线性拟合标准密度的差值可知,测试温度越低,换算得到的标准密度越准确。密度换算表以及测试温度的正确选择可以提高石油产品密度测定的准确性,为炼化企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
- 史军歌杨孟智蔺玉贵高磊
- 关键词:石油产品
- 微流成像仪在油品颗粒物和不溶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2022年
- 采用微流成像仪建立了对不同类型油品中的颗粒物及不溶物质进行分析测试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重质油品中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粒形分布、相对计数、绝对计数等信息;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获得的信息量大;方法重复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加标回收率在97%~104%之间,均能满足分析要求。
- 史军歌郑俊麟杨孟智蔺玉贵
- 关键词:颗粒物不溶物粒度分布
- 金属分析用新型油样快速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蒸发-氧化法)被引量:2
- 2006年
- 提出了一种新型快速油样预处理方法。方法基于蒸发-氧化原理,可在1.5~4h内将油样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氧化物粉末,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原子吸收光谱(AAS)等检测方法相结合,可实现油品中金属含量的快速测定。
- 杨德凤范登利颜景杰蔺玉贵
- 关键词:金属干法灰化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