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HN)、福建厦门(XM)和韩国济州岛(HG)3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谱系结构和群体扩张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石斑鱼3个地理种群(88个个体)共检测出18个多态位点,共有7种单倍型;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且单倍型在群体间分布不均,韩国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中国海南和厦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距离最远的韩国群体和中国海南群体遗传分化最高(F_(ST)=0.177 5),地理距离最近的中国海南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分化最低(F_(ST)=0.013 4)。Mantel检验结果显示,3个褐石斑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相关,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 IBD)是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F_(ST)=0.097 1)。褐石斑鱼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图表现为简单星形结构,符合群体扩张的历史特征。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也证实西太平洋海区褐石斑鱼群体存在扩张的历史特征。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区的褐石斑鱼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种质资源极易受到渔业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衰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急需加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在确定大獭蛤(Lutm r ia m ax im a jonas)生态冰温的基础上,研究降温方法、暂养时间、温湿度控制、氧气供应等条件对大獭蛤低温保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獭蛤的结冰点为-1.9℃,生态冰温为5.0^-1.9℃;在3.0~5.0℃温度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活3d后存活率为90%;维持一定的湿度和供氧是大獭蛤低温保活的重要前提条件。
分别于2008年月12月至2009年3月和2009年5月至8月,2次在北海市乔港镇沿岸浅海进行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Jonas)人工苗种自然海区沉箱式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培育工具为长方形聚乙烯水果框,规格为长×宽×高=50cm×35cm×15cm,放苗前框内装满中沙。试验用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5cm。分别经过2次75d和45d的中间培育,大獭蛤人工苗种增长至出苗规格2.5~3.5cm,成活率分别为42.56%、41.13%。在海水温度25.0~31.5℃和1000粒/筐养殖密度下,大獭蛤人工苗种的浅海沉箱中间培育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苗种活力强,养殖成活率高。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基地进行大獭蛤(Lutmria maxima Jonas)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在铺沙的池塘里进行,放养的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8mm,大獭蛤稚贝饵料为施肥繁殖的浮游藻类,以大部分大獭蛤稚贝壳长达到2cm为出苗标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盐度为20‰以上,放苗量为375万粒/公顷的条件下,大獭蛤稚贝经过45~60d即可以培育成壳长为2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