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艳

作品数:25 被引量:8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大獭蛤
  • 7篇星虫
  • 7篇苗种
  • 6篇养殖
  • 5篇方格星虫
  • 4篇青蟹
  • 4篇锯缘青蟹
  • 4篇工厂化
  • 4篇工厂化育苗
  • 4篇贝类
  • 3篇人工养殖
  • 2篇盐度
  • 2篇幼体
  • 2篇稚贝
  • 2篇人工催产
  • 2篇种质
  • 2篇种质资源
  • 2篇文蛤
  • 2篇可口革囊星虫
  • 2篇混养

机构

  • 25篇广西海洋研究...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科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5篇蒋艳
  • 14篇蔡德建
  • 11篇杨家林
  • 9篇李琼珍
  • 8篇童万平
  • 8篇陈瑞芳
  • 8篇苏琼
  • 7篇彭慧婧
  • 5篇谢若痴
  • 5篇邹杰
  • 3篇聂振平
  • 3篇吴斌
  • 3篇刘旭佳
  • 3篇林彩华
  • 3篇曾梦清
  • 2篇赖彬
  • 2篇黄国强
  • 2篇蔡德健
  • 2篇刘伟南
  • 2篇王志成

传媒

  • 7篇广西科学
  • 5篇广西科学院学...
  • 3篇大众科技
  • 1篇中国水产
  • 1篇海洋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獭蛤工厂化育苗及人工养殖试验项目
童万平李琼珍苏琼谢若痴杨家林陈瑞芳蒋艳刘伟南蔡德建林彩华
该项目利用繁殖生物学原理,通过亲贝的选择与培养、亲贝的诱导产卵与受精、幼虫及幼苗培育、贝苗池塘中间培育、中培贝苗浅海养殖等手段,建立和完善大獭蛤工厂化育苗及人工养殖技术,为实现大獭蛤产业化打下基础。项目主要指标为:室内育...
关键词:
关键词:大獭蛤工厂化育苗贝类养殖
方格星虫催产技术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经2007~2010年对方格星虫进行亲体选择和多种方式催产试验,累计孵化出6亿多粒海球幼体,总结出:方格星虫亲体首次挑选时间选择5月下旬至6月初,可通过观察卵子数量进行挑选,依体色简单鉴别雌雄,雄雌比1~2:10,人工催产使用水泥池浅沙培育催产,暗光环境、升温环境和水温27℃以上易诱导产卵成功,产卵多在夜间进行。
邹杰彭慧婧杨家林蒋艳童潼蔡德建
关键词:方格星虫人工催产
大獭蛤工厂化育苗及人工养殖试验
童万平李琼珍苏琼谢若痴杨家林陈瑞芳蒋艳
大獭蛤(象鼻螺)是广西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浅海水域养殖新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推广前景广阔。为了解决大獭蛤苗种问题,实现该品种产业化,该项目对大獭蛤进行繁殖生物学及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通过室内育苗与室外...
关键词:
关键词:大獭蛤工厂化人工养殖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褐石斑鱼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2023年
为评估种质资源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评定为易危物种的褐石斑鱼(Epinephelus bruneus)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水平,采用PCR方法测定褐石斑鱼西太平洋海区的中国海南岛(HN)、福建厦门(XM)和韩国济州岛(HG)3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对其基因序列遗传变异、谱系结构和群体扩张历史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褐石斑鱼3个地理种群(88个个体)共检测出18个多态位点,共有7种单倍型;各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而且单倍型在群体间分布不均,韩国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中国海南和厦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低。地理距离最远的韩国群体和中国海南群体遗传分化最高(F_(ST)=0.177 5),地理距离最近的中国海南群体和厦门群体的遗传分化最低(F_(ST)=0.013 4)。Mantel检验结果显示,3个褐石斑鱼群体间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间存在显著相关,距离隔离(Isolation by Distance, IBD)是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褐石斑鱼群体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F_(ST)=0.097 1)。褐石斑鱼Cytb基因单倍型网络图表现为简单星形结构,符合群体扩张的历史特征。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结果也证实西太平洋海区褐石斑鱼群体存在扩张的历史特征。本研究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区的褐石斑鱼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种质资源极易受到渔业捕捞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衰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急需加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
钟声平蒋艳陈秀荔赵永贞赵龙岩刘永宏黄国强
关键词:种质资源CYTB基因遗传分化
可口革囊星虫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通过亲体培育、海球幼体培育、不同附着底质对比等方法进行了可口革囊星虫(Phasocolosoma escu-lenta)的人工繁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亲体在第一次大量产卵之后,可二次或多次产卯,但后期产卵量较少;海球幼体经过12~14d的培育,开始营底栖生活;不同底质附着试验中,Ⅱ组(细沙含量30%)变态率相对最高(17.3%),I组(纯泥)变态率为15.0%,Ⅲ组(含沙量70%)变态率最低(8.6%),各组问差异显著(P〈0.05)。试验共获得附着变态的稚星虫(0.8~1.0mill)25.6×104尾,变态完成15d后,获得1.0~1.6mm的稚星虫10.1×10。尾。
曾梦清蒋艳蔡德建文雪游出超
关键词:可口革囊星虫亲体培育人工催产底质
方格星虫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过程水环境因子变化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2011年7月18日至11月8日,从广西海洋研究所竹林海水增养殖试验基地的5口中间培育方格星虫苗种的池塘采集水样,监测和分析中培过程中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及溶解性磷酸盐等水环境因子。结果发现,5口池塘水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水温21.133~33.170℃、盐度23‰~31‰、溶解氧4.926~8.873mg/L、pH值7.910~9.487、化学需氧量1.067~3.999mg/L、生化需氧量1.686~5.247mg/L、氨氮0.004~0.160mg/L、亚硝酸盐氮0.001~0.012mg/L、硝酸盐氮0.014~0.103mg/L、溶解性磷酸盐0.012~0.145mg/L,除了最大pH值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规定外,其它环境因子基本符合规定。
刘旭佳蒋艳蔡德建许明珠陈江虹黄国强
关键词:方格星虫水环境因子
盐度对大獭蛤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8
2004年
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海水养殖实验基地进行人工养殖大獭蛤 (L utraria maxima Jonas)的实验。实验把大獭蛤精、卵置于盐度为 2 1.3‰、2 4 .0‰、2 6 .6‰、2 9.3‰、31.9‰、34.6‰、37.3‰的海水中静水受精及孵化 ,从人工受精开始到 D型幼虫期连续观察盐度对胚胎发育情况。每个海水盐度设 3个重复 ,海水温度保持恒温 (2 8.7℃ )。实验结果表明 ,大獭蛤的受精过程和受精卵发育过程都受到海水盐度的影响 ,大獭蛤能正常受精的适宜盐度为 2 9.3‰~ 31.9‰ ,大獭蛤受精卵正常发育的适宜盐度为 2 6 .6‰~ 31.9‰。
李琼珍陈瑞芳童万平蒋艳
关键词:盐度大獭蛤胚胎发育人工养殖海水贝类
大獭蛤低温保活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6年
在确定大獭蛤(Lutm r ia m ax im a jonas)生态冰温的基础上,研究降温方法、暂养时间、温湿度控制、氧气供应等条件对大獭蛤低温保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大獭蛤的结冰点为-1.9℃,生态冰温为5.0^-1.9℃;在3.0~5.0℃温度条件下保活效果最好,保活3d后存活率为90%;维持一定的湿度和供氧是大獭蛤低温保活的重要前提条件。
杨家林蒋艳蔡德建
关键词:大獭蛤保活
大獭蛤人工苗种浅海沉箱式中间培育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分别于2008年月12月至2009年3月和2009年5月至8月,2次在北海市乔港镇沿岸浅海进行大獭蛤(Lutraria maxima Jonas)人工苗种自然海区沉箱式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培育工具为长方形聚乙烯水果框,规格为长×宽×高=50cm×35cm×15cm,放苗前框内装满中沙。试验用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5cm。分别经过2次75d和45d的中间培育,大獭蛤人工苗种增长至出苗规格2.5~3.5cm,成活率分别为42.56%、41.13%。在海水温度25.0~31.5℃和1000粒/筐养殖密度下,大獭蛤人工苗种的浅海沉箱中间培育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苗种活力强,养殖成活率高。
蔡德建蒋艳杨家林彭慧婧邹杰
关键词:大獭蛤苗种自然海区
大獭蛤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被引量:4
2009年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在广西海洋研究所古城基地进行大獭蛤(Lutmria maxima Jonas)苗种池塘中间培育试验。试验在铺沙的池塘里进行,放养的大獭蛤苗种规格为壳长0.2~0.8mm,大獭蛤稚贝饵料为施肥繁殖的浮游藻类,以大部分大獭蛤稚贝壳长达到2cm为出苗标准。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30℃、盐度为20‰以上,放苗量为375万粒/公顷的条件下,大獭蛤稚贝经过45~60d即可以培育成壳长为2cm左右的大规格苗种。
苏琼童万平李琼珍杨家林陈瑞芳蒋艳蔡德健
关键词:大獭蛤稚贝池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