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德斌

作品数:26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麻醉
  • 6篇手术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腰椎间盘突出...
  • 4篇依托咪酯
  • 4篇镇痛
  • 4篇突出症
  • 4篇椎间盘
  • 4篇椎间盘突出
  • 4篇椎间盘突出症
  • 4篇妇科
  • 3篇术后
  • 3篇静脉
  • 3篇腹腔
  • 3篇腹腔镜
  • 2篇星状神经节
  • 2篇星状神经节阻...
  • 2篇腰麻

机构

  • 24篇桂林医学院附...
  • 3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25篇蒋德斌
  • 15篇庾俊雄
  • 10篇林高翔
  • 8篇熊威威
  • 6篇刘志贵
  • 6篇谭永星
  • 5篇骆喜宝
  • 2篇赵振海
  • 2篇徐恒
  • 2篇蒋奕红
  • 2篇叶元
  • 2篇曾洪华
  • 2篇梁维
  • 1篇尹哲
  • 1篇石泉
  • 1篇刘莉
  • 1篇屈常伟
  • 1篇耿宛平
  • 1篇高延永
  • 1篇唐仁明

传媒

  • 4篇华夏医学
  • 2篇广西医学
  • 2篇海南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全科护理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中华护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注射液对鼻内镜术术后的镇痛效果及超前镇痛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术前给药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各40名。Ⅰ组于术前15 min缓慢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mg,Ⅱ组不给药,分别观察术后2、4、8、12 h和24 h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Ⅰ组术后2、4、8、1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但术后24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注射液术前给药可有效缓解鼻内镜术术后疼痛。
蒋德斌庾俊雄谭永星林高翔
关键词:布托啡诺鼻内镜术术后镇痛超前镇痛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 36例ASAⅠ~Ⅱ级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按出生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后、皮肤切开前后心率(HR)及血压(BP)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结果 K组患儿气管插管后HR及BP显著上升,术中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水平,苏醒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长;F、R组患儿麻醉诱导后HR及BP下降不显著,术中低于麻醉诱导前水平,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比K组短。而R组比F组麻醉苏醒时间及恢复室停留时间更短。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手术的麻醉方法更安全适用。
刘志贵骆喜宝蒋德斌林高翔熊威威梁维
关键词: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芬太尼先天性肛门闭锁
依托咪酯脂肪乳在肝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脂肪乳靶控输注在肝叶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丙泊酚进行比较。【方法】择期行肝叶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I~II),随机分为依托咪酯脂肪乳组(E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E组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脂肪乳进行麻醉诱导并维持,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维持脑电波双频指数(BIS)40~60。手术结束前10min停用依托咪酯脂肪乳或丙泊酚。记录两组麻醉前、插管前1rain、插管后1min、3rain、5min、切皮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B1S,并记录苏醒时间、合并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插管前1rain及插管后3rain、5rain,两组的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插管后3min、5min及手术切皮时,P组HR显著下降(P〈0.05)。诱导后各时间点的BIS值均随着麻醉的加深呈进行性下降,与诱导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组麻黄素、阿托品的使用率高于E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E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苏醒时间显著长于P组(P〈O.05)。【结论】在肝叶切除手术中,依托咪酯脂肪乳较丙泊酚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苏醒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增加。
刘志贵屈常伟蒋德斌骆喜宝
关键词:肝切除术依托咪酯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及丙泊酚伍用曲马多在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丙泊酚-曲马多组(PT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M AP、HR及SpO2变化、麻醉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都能满足手术要求,但镇痛PT组优于P组(P<0.05)。术后下腹痛,PT组小于P组(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丙泊酚伍用曲马多的不良反应小,更适合于人工流产术麻醉。
庾俊雄蒋德斌官学海
关键词:丙泊酚曲马多人工流产术麻醉
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I-Ⅱ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麻醉(CS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各30例,CSA组选择L2-3,头向置管,分次给药后调节麻醉平面至T6。CSEA组选择L2-3一点法穿刺腰麻后置管,调节麻醉平面至T6,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SA组麻醉效果好于CSEA组(P<0.05),CSA对循环的影响小,头痛、腰痛发生率低。结论连续蛛网膜下隙阻滞用于妇科手术麻醉效果好,肌松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庾俊雄林高翔谭永星叶元徐恒蒋德斌熊威威
关键词:妇科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被引量:1
2010年
庾俊雄林高翔谭永星叶元蒋德斌熊威威
关键词: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腰-硬联合麻醉
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俯卧位骶管注射药物 (0 .5 %布比卡因 2ml+康宁克通A 40mg +生理盐水 7ml)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将 5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组 (2 6例 )和腰大肌间沟注射治疗组 (2 4例 ) ,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俯卧位骶管注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腰大肌间沟注射治疗。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888,P <0 .0 5。
庾俊雄蒋德斌唐仁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利多卡因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2025年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联合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2019年7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单纯利多卡因凝胶治疗,B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C组采用利多卡因凝胶+电针治疗;对比分析疗效。结果C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曲马多用量显著少于A组和B组(P<0.05);A组、B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曲马多用量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C组VAS、NRS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B组VAS、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电针治疗PHN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刘辉梅刘芸李基有蒋德斌李亚琴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利多卡因电针
门诊全身麻醉下胃肠镜检查术对成人不同年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目的观察门诊无痛胃肠镜丙泊酚麻醉后及离院时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年龄对门诊麻醉后认知恢复与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拟行无痛胃肠检查,根据不同年龄(20~79岁)分为I^VI 6组,每组30人,共180人。应用警觉镇静评分及简易智能精神测量表对丙泊酚麻醉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后的麻醉清醒时间、离院时间、认知功能恢复时间及程度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所有年龄段患者麻醉后警觉镇静评分达5分时,记忆力及回忆力明显受抑制;在离院时,所有年龄段患者的记忆力完全恢复,但70岁以上患者的注意力与计算力仍受抑制;I^VI组患者结束麻醉后离院的时间逐渐延长。40岁以后各组患者自觉认知功能行为功能完全恢复时间大于实际离院时间。结论丙泊酚麻醉行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后认知功能部分受抑制;40岁以上患者应适当延长离院时间至其认知功能完全恢复。
蒋奕红刘莉倪旭青熊威威谭毅李爱国郑天衡蒋德斌
关键词:门诊麻醉丙泊酚麻醉安全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依托咪酯脂肪乳快通道麻醉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在依托咪酯脂肪乳全凭静脉麻醉中应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反馈调控依托咪酯脂肪乳输注速度,探讨依托咪酯脂肪乳快通道麻醉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ASAⅠ~Ⅱ级60例择期行全身麻醉患者以抽签形式随机分为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持续泵注依托咪酯脂肪乳、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诱导和维持麻醉。Ⅰ组根据BIS值反馈调整依托咪酯脂肪乳速度维持麻醉深度,使BIS值维持在40~50;Ⅱ组以0.6~1.2mg·kg-1·h-1持续泵注依托咪酯脂肪乳。记录麻醉诱导前、切皮前、切皮时、术中探查时、缝皮时、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BIS值、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麻醉时间(T1)、手术时间(T2)、BIS达90的时间(T3)、苏醒时间(T4)、拔管时间(T5)、PACU停留时间(T6);统计麻醉药用量;记录并发症。结果Ⅱ组切皮前、切皮时、术中探查时、缝皮时各时间点的BIS值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两组麻醉诱导前和拔管时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T3、T4、T5、T6均明显比Ⅱ组缩短(P<0.01);Ⅰ组依托咪酯总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 BIS监测下,依托咪酯脂肪乳用量少,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PACU停留时间短,能达到快通道麻醉要求。
黄志华熊威威蒋德斌唐娟石泉彭凌云蒋奕红
关键词:依托咪酯脂肪乳快通道全凭静脉麻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