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通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安美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西安美术学院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选登
- 2024年
- 王龙辉颜瑜卢贞何军杨洋董文通强飞龙荆伟赵哲超郭沛珲乔迁吕书峰李伊凡黄倩韩震郑钰泷王慕蓝张潇娟陈琦赵思彤
- “城镇化”变革背景下的“新乡愁”绘画艺术实践
- 2018年
- 当下中国社会正在持续地高速运行和发展,无论城市亦或乡村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破旧立新改变着我们曾经的生存空间,甚至未来的生活方式,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我们的成长记忆正在不断地覆盖和抹去,逐渐崭新且陌生化。身为一名绘画艺术实践者折服于我们的高速发展,但也同时深感焦虑,我们正面临回不到过去,寻不到记忆,文脉被切断,灵魂在游荡,流离失所无法回返精神家园的命运,和欧洲依旧保留保护古老的城市建筑和文明相比我们正在建设一条崭新的不归路。所以这个时代提出了中肯的诘问,艺术表达绝不能仅是不疼不痒的形式上的矫揉造作,我们的语言表达要关切我们当下的存在状态,关切我们实际面对的问题。本文由德国艺术家基弗关于德国人的历史、过去和未来的言说开始,切入到笔者自身面对的生存问题的艺术实践《还乡拾遗》,用与绘画相关的艺术方式来进行一场关乎记忆、历史、传统的、民俗的、家族谱系的、村庄的历史考。
- 董文通
- 关键词:记忆乡愁绘画
- 绘画中个体生命性的建构
- 2019年
- 人类包裹着一种特殊的生命属性.这个生命属性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一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就存在于运动之中,生命还同时存在于空间之中,生命性的特征就是其运动的属性这个运动不仅包含简单的肢体、生理、心理层面的运动,还包含个体在社会中的活动.以及人身体层面的知觉、意识、思想:这个运动跟生存有着紧密联系,可以说吃、喝、睡、性、行均是同生命存活这一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董文通
- 关键词:生命性生命在于运动绘画心理层面
- 艺术创作与教学的启示——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新修订本)》
- 2019年
- 作为一位艺术实践者和艺术教育工作者经常为艺术家、艺术作品生成、作品接受层面和艺术教育传播等艺术本体以及艺术与社会关系问题所困惑,当阅读到《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一书时,上述问题得以形成有效的链接,勾连出一个有序的结构关系体,很快便进入艺术和社会关系的系统性构建上来。
- 董文通
- 关键词:艺术创作文学场修订本艺术作品社会关系教育工作者
- 现当代绘画场域的自主性再造研究
- 现当代绘画场域的自主性再造涵盖多个维度,包含现当代绘画的历史维度、绘画实践的内部关系维度和绘画与社会的关系维度,本文着重于探讨绘画的场域关系中所暗含的自主性问题在实践创作中的意义,并通过艺术家案例及具体的个体实践经验进行...
- 董文通
- 文献传递
- 胜物而不伤——论视知空间与绘画空间的对应关系
- 本文以中国哲学《庄子》中“胜物而不伤”的哲学观点和西方现象学哲学作为理论依据,对绘画的空间秩序建构予以分析研究。由绘画的空间建构主体----“身体空间”入手,围绕“真正伟大的绘画作品”如何建构为目标,通过对绘画空间秩序建...
- 董文通
- 关键词:绘画艺术艺术创作庄子哲学
- 文献传递
- 原乡——绘画实践者的身体历史场的回溯与绘画场的再造
- 2019年
- 作者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作为自我剖析对象,用具体的绘画行动来应对存在的现实困境。其自身的处境,可梳理为身体与异乡、乡土与自我、身体与经验、绘画与原乡等问题,最终将艺术实践的目标定在乡土、乡亲、乡遗的艺术观照上。在绘画的内部的场域的构建中,作者介入到故乡村庄的社会结构,通过在场的方式来构建绘画,将眼光越过具体的现实的事物的物理表象,去强化事物内部所潜在的情境,提炼能够还原物象的空间,以及空间在时间中消损的状态和形式要素。
- 董文通
- 关键词:身体异乡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