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跃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16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应用于污水深度处理的中试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污水深度处理反应器——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并对其性能和净水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常用的混凝剂PAC、硫酸铝相比,活化硅藻土对污水厂尾水中的SS、NH3-N、COD、BOD5、TP、TN、UV254等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更好且其处理成本也较低;当原水流量和水质变化时,一体化活化硅藻土反应器具有一定的抵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并能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基本达到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排放标准。
- 李尔曾祥英陈莉范跃华
- 关键词:污水深度处理中试
- 关于城市排涝调蓄计算合理性的探讨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软件对设计排水系统进行径流模拟演算,模拟出设计标准下的降雨过程线,得到排涝标准下的排涝泵站流量和调蓄池容积的对应关系。得出如下结论: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和自动化设计,可提高工作效率,为工程提供更可靠、准确的数据,将成为未来城市排涝调蓄科学和合理计算的一种趋势。
- 宋锟刘满范跃华
- 关键词:排涝标准流量过程线SWMM
- 水处理电絮凝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12
- 2006年
- 电絮凝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废水及给水处理中。本文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 余志范跃华
- 关键词:电絮凝化学絮凝水处理
- 微污染原水的处理技术发展与探讨被引量:34
- 2002年
- 饮用水水源污染的日益严重 ,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危胁 ,给传统净水工艺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出发 ,介绍了现有的微污染原水处理技术 :活性炭吸附技术、膜法深度处理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生物预处理技术、强化混凝技术、强化过滤技术等 ,分别阐述了各项技术的机理 ,并进一步从功能。
- 陈莉范跃华
- 关键词: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水资源污染
- 涡流电凝聚-气浮-接触过滤组合工艺处理洗车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涡流电凝聚-气浮-接触过滤组合工艺对洗车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操作电压(U)、电流强度(I)、电解时间(t)、pH值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在最佳试验条件U为25 V,I为0.6 A,t为10min,pH值为7~7.5下,水中CODCr的质量浓度从144.45 mg/L降到60.96 mg/L,浊度从39.06 NTU降低到4.61NTU,CODCr和浊度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7.8%和88.2%,处理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同时还将该工艺与化学混凝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该工艺处理效果优于化学混凝。
- 余志范跃华王仕汇陈威
- 关键词:洗车废水气浮
- 水务项目BOT的风险分析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将要建设大批的城市水务项目,所需资金巨大,单独依靠国家财政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其中一些项目采用BOT的建设方式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所谓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指项目所在地政府将项目在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授予公司或企业,以合同的形式许可其自行通过融资来建设、经营、维护项目,并允许这些公司和企业在特许权期限内,以经营收入的形式收回其对该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待特许期满后,该项目将无偿移交给政府。
- 李尔范跃华
- 关键词:水务项目BOT模式特许经营权基础设施
- 网桨搅拌机在氧化反应池中的应用
- 2014年
- 针对大容积反应池内混合不均匀、存在死区和水流短路等问题,根据紊流搅拌基本理论,介绍了网桨搅拌机的混合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以南京某日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站为例,结合项目特点,探讨了网桨搅拌机在实际工程中的设计计算结果及实际应用效果。
- 张勇李家祥时劲松范跃华
- 关键词:污水处理
- 用Autolisp语言编制絮凝-沉淀池设计程序
- 2001年
- 提出一种水处理絮凝-沉淀池设计的标准化方法,并用Autolisp语言编程,实现了计算机自动设计、计算、绘图的功能。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实现设计智能化。
- 陈莉范跃华
- 关键词:沉淀池AUTOLISP语言水处理构筑物计算软件
- 佛山水道支涌曝气复氧介绍被引量:3
- 2006年
- 提出了适用于佛山水道各支涌水体的多种曝气复氧布置方式,介绍了各种方式所适用的支涌水体范围及其优缺点,并以支涌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军桥涌为例,介绍了其所采用的曝气复氧布置方式J的具体布置情况。
- 李尔范跃华陶涛张闯谢荣焕彭闪江
- 关键词:曝气复氧布置方式
- 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标准化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 2001年
- 针对传统水处理栅条絮凝─斜管沉淀池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标准化方法该方法从能耗 分配的角度出发,考虑能耗分配适应絮体成长的需要利用CAD内嵌的Autolisp语言编程,实现了 计算机自动设计、计算及绘图的功能.此方法也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实现设计
- 陈莉范跃华
- 关键词:能耗分配沉淀池AUTOLISP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