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社荣

作品数:122 被引量:1,154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天文地球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矿业工程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建筑科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成油
  • 13篇煤成油
  • 11篇
  • 10篇地质
  • 10篇煤田
  • 9篇煤炭
  • 8篇矿井
  • 7篇盆地
  • 7篇自燃
  • 7篇煤矿
  • 6篇油矿床
  • 6篇煤层
  • 6篇勘探
  • 6篇矿床
  • 6篇含煤
  • 5篇油气
  • 5篇侏罗系
  • 4篇油田
  • 4篇水生
  • 4篇突水

机构

  • 105篇中国矿业大学...
  • 16篇中国环境科学...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北京城建设计...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市城建设...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北京市勘察设...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作者

  • 121篇胡社荣
  • 15篇彭纪超
  • 11篇李英杰
  • 8篇张渝
  • 7篇年跃刚
  • 7篇张运勋
  • 6篇金相灿
  • 6篇岳婷
  • 6篇胡小贞
  • 6篇郝国强
  • 6篇张学庆
  • 5篇李小飞
  • 5篇蒋大成
  • 5篇于明达
  • 5篇陈书琴
  • 5篇李泽光
  • 5篇褚福贺
  • 4篇许秋瑾
  • 4篇张喜臣
  • 4篇徐方

传媒

  • 8篇中国矿业
  • 7篇科技导报
  • 7篇煤田地质与勘...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5篇煤炭科学技术
  • 5篇中国煤炭地质
  • 4篇煤炭学报
  • 3篇科学学与科学...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科技术语研究
  • 2篇煤炭技术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给水排水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矿业安全与环...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煤田煤矿区水文地质研究进展及评述被引量:3
1992年
从导致矿区突水的因素和矿井突水空间方位两方面概述了典型矿区突水及防治方法;对中国煤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了分区描述;并以70年代中期为界描述了前后两大阶段煤炭系统水文地质勘探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炭系统今后开展水文地质研究时应重视和注意的一些问题。
胡社荣
关键词:煤田煤矿区水文地质
千米以上深矿井开采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67
2011年
要借鉴国外深部矿产开采的理论与技术措施的经验,厘清国外深部开采矿山(井)的基本情况应该是首要的问题;同样,研究中国大陆的深部矿产开采也是一样。通过国外超千米金属矿山和一些国家的煤矿开采情况的梳理,基本厘清了20世纪80年代初,联邦德国煤矿开采深度已达1443m;80年代中期,国外开采深度超千米的金属矿山至少有79座;到90年代,已达80多座;目前为百座以上。1977年,我国赵各庄煤矿开拓水平深度达1056.7m;1990年,开采深度达1056.8m,开拓深度达1154.5m。目前,山东省新汶孙村矿开采深度达1350m;国内开采深度超千米的矿井至少17座。这些深矿井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秦岭-大别山以北地区。这一研究,对于我国21世纪以来关于深部资源勘探与开采的设题研究的进一步决策,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胡社荣彭纪超黄灿陈培科李蒙
太行山东麓煤田含煤地层中铵伊利石矿物特征
2013年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等测试手段,发现太行山东麓煤田部分煤层及其夹矸中含有铵伊利石,并对样品中的铵伊利石进行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分析结果表明:X射线衍射谱图上,铵伊利石的基面衍射峰间距d(001)值高于普通伊利石的d(001)值(1.006nm),(002)衍射峰强度与(003)衍射峰强度相当,而普通伊利石的(002)衍射峰强度为24.4%,约为(003)衍射峰强度的1/3;对铵伊利石晶格常数进行了计算,太行山东麓煤田含煤地层中的铵伊利石空间群属于C2/m,晶胞参数a介于0.52133~0.52774nm,b介于0.89814~0.91693nm,c介于1.02538~1.05285nm,β介于101.127°~101.699°,z为2,体积介于0.47611~0.49224nm3,密度介于2545~2697e-/nm3;研究区铵伊利石类型为1M多型;红外光谱曲线中,铵伊利石中的NH+4变形振动峰范围为1427.58~1431.95cm-1;铵伊利石的NH+4的N1sXPS结合能为402.4eV。
郝国强胡社荣刘钦甫张运勋王玖玲
关键词:含煤地层矿物特征
中美大学地学教材编著特点与启示被引量:3
2014年
大学教材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传授各专业学科知识的重要媒介,大学教材既要体现一个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又须符合教学规律。地球科学是与国内外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学科专业设置都有关联的重要基础学科群之一。中、美大学地球科学领域内新近出版且具有代表性的四本教材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国同类教材在编著特点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教材特点主要表现在专业知识覆盖面广、排版精致、生动及丰富的课外自学引导模式等方面,而国内教材则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介绍。这些差异性的分析或许可为提高国内大学地学教材编著质量和教学水平提供有益的启示。
马施民胡社荣邓小娟
关键词:地球科学
华北板块南部高变质煤条带成因机制
2015年
为确定华北板块南缘高变质煤条带形成机制与形成时代,通过研究华北板块南缘中二叠统山西组二1煤层煤级分布和岩浆岩空间展布特征,结合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历史,利用地质学"重力均衡"原理和日本岩石学家都城秋穗提出的"双变质带"理论,建立碰撞热流模型并合理解释导致高变质煤条带形成的热流来源,得出:1)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的俯冲作用,在华北板块南缘前陆盆地形成高温低压带,促进了煤化作用,形成高变质煤条带;2)结合地质资料和区域构造特征分析,发现高变质煤带走向与印支期构造走向(东—西)一致,该高变质煤条带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控制了华北板块南缘大部分煤变质作用,但是在晋城—济源一带其煤变质是由于印支期板块碰撞形成的异常热作用的结果。
彭纪超胡社荣
关键词:华北板块南缘
华北板块中南部高变质煤带成因与煤层气富集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为了查明华北板块中南部高变质煤带的成因机制和形成时代,通过分析晚古生代以来华北板块构造体制的转换、岩石圈减薄、岩浆活动期次和高煤变质带的展布特征,以及对全国高变质煤层发育区煤层气富集的阐述,得出华北板块的后缘形成高变质煤带是由于扬子-华北板块印支期碰撞拼贴形成,中部所谓东西向的高变质煤带,实际上是郯庐、太行山和山西裂谷带发育的岩浆岩体导致的;除了高变质煤带常是煤层气的有利富集区外,燕山期以来的岩浆活动区也是煤层气勘探的有利区域。将构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区域沉积、构造热演化结合起来研究,是解释华北板块中南部高煤变质带形成和煤层气富集区预测的有效方法。
胡社荣郝国强徐方彭纪超陈大野刘钦甫
关键词:煤层气
北京市中心区CFG桩复合地基场地区划被引量:1
2007年
本文通过对北京平原第四纪沉积规律的分析,结合北京市中心地区多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概化了北京市中心区地基土的11个层次。同时,综合北京市中心区的岩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面沉降以及断裂构造等因素将中心区CFG桩复合地基场地做了区划。这一成果为本区的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的设计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浩路永平胡社荣
关键词:CFG桩复合地基
煤成油研究历史和我国煤成油田勘探方向被引量:8
1998年
煤成油早期研究始于18世纪的俄罗斯学者罗蒙诺索夫。之后西方学者Rogers、Bertrand等先后发表过有关论述。近代我国煤成油研究可能始于1933年王竹泉、林文英、谢家荣等分别考察鄂尔多斯盆地和浙江长兴地区。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陆续在含煤岩系探获石油。80年代后,对煤成油的研究和认识获得较大的进展,形成了含煤岩系内能够形成油田的共识。我国一批科研机构、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在煤生油显微组分、模拟实验、有机地化、成烃模式、煤沼演化与煤成油田形成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创见性的认识,将我国煤成油研究推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含煤岩系内形成油田的主要贡献者是煤层还是泥岩?在低成熟条件下能否形成煤成油田?对此类争议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展开深入的讨论,煤成油研究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参19(梁大新摘)
胡社荣宋丽君张喜臣
关键词:煤成油勘探
黄县盆地古近纪煤中琥珀树脂体生烃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为揭示山东黄县盆地煤中琥珀树脂体的生烃特征、生烃潜力,讨论其生烃意义,应用荧光光度试验、开放体系下热模拟试验等方法对该区腐殖煤中琥珀树脂体的荧光特性、热解生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琥珀树脂体生烃能力极强,在模拟温度为320℃时,氯仿抽提物与原样质量之比高达0.851,远高于类脂组的其他显微组分;生排烃较早,镜质体反射率Ro<0.5%,已有相当量的烃类物质产生,Ro=0.71%处荧光由正到负变化;生烃带较宽,当模拟温度大于450℃、Ro>2.8%时,每克原样中总烃量仍可达到0.4 g。
席晋胡社荣郭彪王浩森汪恩满
关键词:古近纪生烃特征
基于MapObjects和ArcIMS的耕地后备资源GIS被引量:3
2006年
研究MapObjects和ArcIMS在耕地后备资源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实现系统结构,并在山东省进行实践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方便地显示地图和各种信息查询,可以推广到全国使用。
高强平胡社荣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MAPOBJECTS耕地后备资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