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万锋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重组人B型脑钠尿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本院2010年8月至2012年2月以来收治急性心梗合并心衰32例治疗效果。方法对其中14例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rh-BNP)设为A组,18例未使用rh-BNP治疗组设为B组。结果 A组无一例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心功能改善明显。复查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末容积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增加,B组最终两例死亡,与A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BNP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邓天明聂万锋
- 进展性脑卒中与血脂、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及降脂治疗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卒中(PS)与血脂、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及降脂治疗的关系。方法对45例PS及45例非PS(NPS)患者进行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检测,以及颈内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PS的影响。结果 PS组患者LDL-C水平明显高于NPS组(P<0.01)。PS组有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的比率(75.6%)显著高于NPS组(42.2%)(P<0.01);而降血脂治疗的比率(51.1%)显著低于NPS组(80.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035)、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OR=3.224)为PS的危险因素,降血脂治疗(OR=0.175)为PS的保护因素(P<0.05~0.01)。结论血LDL-C水平高及颈内动脉斑块和狭窄为PS发病的危险因素,降血脂治疗对PS具有预防作用。
- 杨宁梁兵蒲蜀湘聂万锋
- 关键词:进展性脑卒中血脂颈动脉狭窄斑块
- 二陈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二陈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叶酸片、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口服治疗,治疗组3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二陈丸口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Hb、AST、Cr、血糖)、血浆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ET-1、Hcy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效果确切,能有效降低ET-1和Hcy水平,减轻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艾聂万锋谭博张爱玲袁衬容苏锦波方婧菲黎月华洪霞
- 关键词:二陈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内皮素-1
-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及梗死边缘区Nogo-A蛋白表达的影响
- 聂万锋
- 文献传递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5例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多态性的基因位点进行检测,并于脑卒中发生12个月后进行相应的精神和智力检测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患者是否在脑卒中后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和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分析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与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2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基因型为II型86个,DI型83个,DD型36个。认知功能障碍组47例,认知功能正常组158例,2组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及程度、吸烟饮酒史、卒中病因学分型及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房颤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认知功能障碍组伴缺血性心脏病比例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0.05)。认知功能障碍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型DD频率和等位基因D的频率均明显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组(P均<0.0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携带DD基因和D等位基因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更高(P均<0.05)。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DD基因型是脑卒中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携带DD基因型的患者发生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性更高。
- 王艾聂万锋
-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型
- 运动训练对中枢抑制蛋白和脑可塑性的影响
- 2011年
- 运动训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促进再生和解除抑制两方面的作用。中枢神经抑制蛋白参与了中枢神经构建精确神经网络的过程,是功能重塑不可替代的因素之一。单纯抑制中枢神经抑制蛋白可能对功能重塑作用不大。运动训练可能限制中枢神经轴突抑制蛋白的表达,促进轴突再生从而促进脑功能重塑过程。
- 聂万锋蒲蜀湘
- 关键词:NOGOMAG脑功能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