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岳 作品数:25 被引量:13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西省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白祯祥从痰热郁结论治乳腺结节经验 被引量:2 2020年 白祯祥老师认为,乳腺结节与精神因素、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其病位多在肝、脾、肾,病因多责之于痰热郁结,以外科内治法"消法"为治疗总则,运用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法,自拟消核汤治疗乳腺结节,临床屡获奇效。 杨婷子 石岳 杨小红关键词:乳腺疾病 中药疗法 名医经验 从“方证思想”谈粉刺性乳痈各期的证治转化 被引量:2 2017年 粉刺性乳痈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病程长,易反复,甚则对乳腺外形有较大的破坏性。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在粉刺性乳痈的治疗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方证思想"的理论探索,以粉刺性乳痈的临床问题、临床特点为切入点,辨证论治,方证相应,阐述了其在成脓期、溃脓期及恢复期的病机转化,并初步探索粉刺性乳痈的各期辨证及治法方药。 杨瑞 石岳关键词:辨证论治 粉刺性乳痈 白祯祥论治乳腺癌内分泌患者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 2022年 白祯祥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乳腺癌内分泌患者之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其重视病证合参与方证思想,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主要在于脾肾气虚兼肝肾阴虚,其中气虚责之脾肾、阴虚责之肝肾,治疗上强调气阴双补,以黄芪为组方之要,巧用归经药以直达病位,并重视结合药理研究成果。其自拟方药健脾补肾汤可达补气益阴清虚热、补肾柔肝调气血、软坚消肿助抗癌之功,临床疗效较好。 杨小红 石岳 杨婷子 石鹤关键词:乳腺肿瘤 内分泌治疗 名医经验 医案 石岳运用中医药治疗乳头溢液经验 2024年 介绍石岳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乳头溢液的临床经验。石教授认为乳头溢液的发生责之肝与脾,总以木郁土窒为基本病机。肝木郁遏,不得舒伸;脾土窒塞,痰浊内陷,脾失收摄之职,乳汁不当出而自出。其临证主张以疏肝健脾、化痰止溢为治法,有气郁化火征象则辅以清肝泻火之法,以疏肝止液汤为主方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郭宁 程璐瑶 石岳 杨小红 何帅纬关键词:乳头溢液 中医药治疗 名医经验 白祯祥教授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经验 被引量:9 2019年 白祯祥教授认为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多与脾胃虚弱及肝脏失常有关,其病性虚实夹杂,但总体以虚为主,治疗当以"健脾胃,益气血,疏肝郁,通乳络"为原则,采用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疏郁通乳之法,自拟通乳方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杨婷子 石岳 杨小红 白祯祥关键词:产后缺乳 气血虚弱 辨证治疗胆道系统感染38例观察 1997年 辨证治疗胆道系统感染38例观察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030012)石岳胆道系统感染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祖国医学属“胁痛”、“黄疸”等范畴,临床以右上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常有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为特点,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辨证论治治... 石岳关键词:胆道感染 中医药疗法 辨证论治 辨证治疗臁疮108例 被引量:7 2005年 石岳 白祯祥 孟小英关键词:臁疮 辨证分型 内治法 外治法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Nrf2/HO-1信号通路与临床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22年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氧化应激广泛存在于临床疾病中,氧化应激常存在于心脑血管疾病、衰老、糖尿病、癌症等系列疾病中,Nrf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还原敏感性转录因子,而HO-1是Nrf2调控的下游关键靶基因之一,两者在维持氧化还原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抗氧化治疗中发现,药物通常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从而发挥作用,本文对临床疾病与Nrf2/HO-1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概述。 郭瑞俊 郭佩俊 韩云彪 吴芃 杨小红 石岳关键词:氧化应激 衰老 益髓升白方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评价中药汤剂(益髓升白方)对乳腺癌化疗后患者出现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入组研究对象50例,为2022年4—9月山西省中医院乳腺科收治住院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辨证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根据随机数表法并结合患者是否能坚持长期口服中药汤剂的意愿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益髓升白方(每日一剂,早晚分服,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同样自化疗后第1天开始口服中药制剂养正合剂(3次/d,20 ml/次,14 d为1个疗程)。若两组患者出现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时,应予升白针对症处理,此外不得使用其他升白药物。通过记录两组患者化疗后第1、7、14天的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数值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综合评价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结果 外周血象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WBC及NE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天,研究组的WBC平均数值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E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14天,研究组的WBC及NE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均有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患者口服益髓升白方在提升WBC和NE数值方面及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的疗效较好,具有临床可行性。 杜悦 杨小红 郭娜 石岳 张彭博关键词:乳腺癌 骨髓抑制 中医药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7 2011年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徐雅莉 孙强 单广良 张瑾 廖海波 李世拥 姜军 邵志敏 蒋宏传 沈念春 石岳 尉承泽 张保宁 陈妍华 段学宁 李波关键词:乳腺癌 病例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