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红
- 作品数:4 被引量:84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三峡水库消落区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水淹耐受性及水淹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30
- 2011年
- 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是三峡水库消落区常见的4种一年生植物。该研究旨在验证这4种植物的种子能否耐受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水淹环境及种子在消落区变化的环境中能否成功地萌发。将消落区按照吴淞高程标准划分为9个高程梯度(145-150m、150-155m、155-160m、160-163m、163-166m、166-169m、169-172m、172-175m和>175m),实地播种这4种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并将种子萌发划分为"有泥沙淤积于种子表面"和"无泥沙淤积于种子表面"2组。观察在消落区水位变化(蓄水到退水)一个周期内种子能否耐受水淹及水淹对不同高程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发现:(1)稗、苍耳、合萌和水蓼的成熟种子(或果实)能够耐受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水淹环境并保持活力。(2)这4种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起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都随着高程的降低而逐渐缩短(p<0.01);高程169m以下,种子萌发的起始时间显著缩短(p<0.01)。总体来看,在同一高程区域内,合萌种子的萌发起始时间略长一些,苍耳次之,水蓼最短。(3)对稗、苍耳和水蓼的种子而言,萌发率随高程的降低总体上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合萌的种子萌发率随高程的降低总体呈下降的趋势。(4)水淹过程中产生的泥沙淤积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苍耳的种子萌发而抑制合萌的种子萌发。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一年生植物的种子(或果实)在三峡水库消落区变化环境中能够耐受水淹并成功地萌发,可应用于三峡水库消落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中。
- 申建红曾波类淑桐苏晓磊黄文军
- 关键词:植被恢复种子萌发水淹苍耳
- 植物水淹适应与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被引量:41
- 2010年
- 水淹会对陆生植物存活造成本质影响,特别是完全水淹对陆生植物的影响更为明显。水淹对陆生植物最为主要的影响是氧气不足,这主要是由氧气在水中的扩散速率较低引起的。同时,在水淹胁迫下植物对光和CO2的获取都会受到限制。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引起植物生物量减少,最终导致受淹植物死亡。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的能量来源,与植物在水淹胁迫下存活与否有着密切联系。植物水淹适应性与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在生理形态层面,植物通过伸长生长或抑制伸长生长、地上和地下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分配比例不同来应对水淹胁迫;在另一个层面,植物通过改变激素、酶和基因的表达,调整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方式,从而适应水淹环境。该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植物在水淹胁迫下生理形态、激素、酶及基因表达诸方面的变化来认识水淹耐受性与碳水化合物的关系,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几点建议。
- 施美芬曾波申建红类淑桐朱智刘建辉
-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水淹陆生植物
- 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8
- 2011年
- 通过对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南坡(海拔2 900~3 500 m)采矿、排渣(包含翻新土)边坡(简称挖、排坡)和对应同生境原生草地的土壤养分对比研究,揭示矿区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和土壤有机碳(简称SOC)空间分布格局,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挖、排坡土壤养分(包括SOC和pH值)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小,土壤有效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效氮、钾含量远小于对应原生草地。原生草地土壤养分随海拔、土壤层次(即深度)变化及坡脊坡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各层次土壤有效氮、磷、钾随海拔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坡脊小于坡谷;土壤SOC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起伏;2)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均与SOC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海拔、土壤深度及坡脊坡谷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及SOC含量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另外,干扰对原生草地土壤养分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 李武斌何丙辉王力申建红黄治清张兴华文基坚代万贵
- 关键词:矿山土壤养分生态恢复海拔土壤深度
- 储藏方式和时间对三峡水库消落区一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为了明确不同储藏方式和储藏时间对三峡水库消落区4种1年生植物稗(Echinochloa crusgalli)、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合萌(Aeschynomene indica)和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筛选出有利于其萌发的最佳储藏方式及时间,采取5种储藏方式(室温、冷藏、冷冻、干沙、湿沙)、8个储藏时间段(30、60、90、120、150、180、210、240d)对种子进行储藏实验。在光照培养箱昼25℃/夜20℃和周期性光照(昼12h/夜12h,光强100μmol·m-·2s-1)条件下进行种子萌发,每次萌发持续时间为30d。结果显示:(1)稗、苍耳和水蓼的种子在湿沙储藏条件下萌发起始时间缩短,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高于其它储藏方式;湿沙储藏条件下,稗的种子储藏90-180d萌发率达到80%以上,苍耳的种子储藏180d萌发率达(64±2)%,水蓼的种子储藏30-240d萌发率均超过90%。(2)冷冻储藏能有效地解除合萌种子休眠,显著提高其种子萌发率和发芽指数;冷冻储藏90-180d合萌的种子萌发率均超过80%,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果皮是限制苍耳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去除果皮对合萌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建议:采用种子来进行消落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时,稗、苍耳和水蓼的最佳储藏方式是湿沙储藏,合萌的最佳储藏方式是冷冻储藏。结合三峡水库水位调度原则,在适宜的储藏方式下,本实验中储藏120-180d的种子能够应用于消落区实地播种中。
- 申建红曾波施美芬刘建辉阿依巧丽
- 关键词:苍耳种子储藏种子萌发三峡水库消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