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金花

作品数:21 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献血
  • 14篇献血者
  • 5篇无偿
  • 5篇无偿献血
  • 4篇血清
  • 4篇全血
  • 4篇无偿献血者
  • 4篇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4篇HCV
  • 4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阳性
  • 3篇隐匿性
  • 3篇铁缺乏
  • 3篇无偿献血人群
  • 3篇献血人群
  • 3篇基因
  • 3篇核酸
  • 3篇核酸检测

机构

  • 21篇江苏省血液中...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淮安市中心血...
  • 1篇常州市中心血...
  • 1篇南京市第二医...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作者

  • 21篇王金花
  • 11篇蒋昵真
  • 10篇林红
  • 8篇胡文佳
  • 6篇朱绍汶
  • 6篇邵雷
  • 5篇黄成垠
  • 4篇许剑锋
  • 4篇陈显
  • 3篇汤心怡
  • 3篇陈妍
  • 3篇王亚武
  • 3篇朱楠
  • 3篇朱姗姗
  • 2篇缪锡凤
  • 2篇王跃帮
  • 2篇孙宁
  • 2篇李玲
  • 2篇朱胜江
  • 2篇毛平

传媒

  • 7篇中国输血杂志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地区女性全血献血者铁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调查女性全血献血者铁营养状况,评估铁缺乏情况。方法 2017年5月和2018年2月,随机采集220例女性献血者血样,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女性献血者血清铁4项。结果 多次献血的女性献血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初次献血者。除了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初次献血者和多次献血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3项血清铁指标在2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初次献血者的铁缺乏率为11.9%,多次献血者铁缺乏率为22.4%,且2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育龄女性(30—45)岁献血者的铁缺乏率最高为16.7%,但与其他年龄组铁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铁缺乏情况在多次献血的女性全血献血者,尤其育龄女性中更普遍,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多次献血的女性献血者检测血清铁蛋白浓度并进行铁的相关知识教育和辅以铁剂补充。
陈妍王金花邵雷徐晓珺朱绍汶林红
关键词:铁营养铁缺乏
离心前保存和冷冻保存时间对HCVRNA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标本离心前保存和冷冻保存时间对丙型肝炎病毒(HCV)核糖核酸(RNA)含量的影响。方法:筛选高、低载量的HCV RNA反应性标本各一个,接驳混匀其血浆和浓缩红细胞,从混匀好的2个血袋中各留取48支试管,每12管为一组,分为离心前保存0、4、8、24 h组,比较离心后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挑选HCV RNA反应性标本一个,从其浆袋中留取32支试管冷冻保存,每8管为一组,分为冷冻保存1、7、30、40 d组,比较各组间HCV RNA检测结果。结果:4℃保存条件下,高、低载量组在离心24 h内各个时间段的HCV R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高载量组HCV RNA含量明显高于低载量组(P<0.01);-20℃保存条件下,40 d内不同冷冻保存时间HCV RNA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核酸检测标本4℃保存可在24 h内离心,-20℃保存可在40 d内完成检测。
朱楠胡文佳朱姗姗王金花蒋昵真冯晨晨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
2018年江苏地区全血献血者铁营养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估江苏地区全血献血者铁营养状况。方法 2018年1—2月以及5月随机抽取全血献血者血液样品,采用生化指标评价铁营养状况。HemoCue测定血红蛋白(Hb),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铁4项,包括血清铁(SI),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Tf)和血清铁蛋白(SF)。结果共调查995名全血献血者。Hb、SI、TIBC、TF和SF水平分别为140 g/L、19.2μg/L、69.4μg/L、2.1 g/L和134μg/L。铁缺乏检出率为7.8%(男性:SF<30μg/L,女性:SF<10μg/L)。男性和女性献血者铁缺乏率分别为3.3%(19/583)和14.3%(59/412),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6.6%献血者具有较高的SF水平(SF>300μg/L)。献血者年龄与铁缺乏率之间无关联性。初次和再次献血者铁缺乏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再次献血者献血次数和献血频率与铁缺乏之间没有关联性。结论江苏地区全血献血者铁营养状况男性优于女性,建议高SF男性献血者缩短献血间隔期,提高临床供血量。育龄女性献血者需关注铁营养状况。
李玲王金花邵雷陈妍朱绍汶林红
关键词:铁营养状况铁缺乏流行率
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浓度及参考区间的调查
目的调查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Hb)浓度平均水平并建立参考区间。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参考区间建立方法,使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江苏地区562位无偿献血者(...
冯涛冯雅颂叶霞艳朱瑞王金花朱绍汶林红
文献传递
合格血小板献血者铁储备状况调查
目的血小板献血者在间隔期为每2周1次,且全年捐献最大次数时,容易发生铁缺乏(iron deficiency,ID)。本实验对捐献血小板的合格献血者进行铁储备情况调查。方法共计搜集成功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血清500份(445...
朱绍汶王金花邵雷蒋昵真林红
文献传递
单独抗-HBs阳性献血者HBV DNA阳性原因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分析乙肝血清学仅抗-HBs(+)的献血者HBV DNA(+)的原因。方法对ELISA法HBsAg(-)/HBV DNA(+)献血者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法乙肝血清学(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检测和HBV DNA定量检测,对乙肝血清学中仅抗-HBs阳性者进行随访。将化学发光法乙肝血清学均阴性或仅HBsAg阳性者定义为ELISA法乙肝窗口期者,同样进行随访,作为对照。结果 2010年6月—2018年5月期间共检出23例单独抗-HBs(+)且HBV DNA(+),对其中4名献血者进行了随访:有1例随访时出现抗-HBc,并且抗-HBs数值显著上升,HBV DNA检测阴性;其余3例的乙肝血清学模式不变,且抗-HBs变化不大,HBV DNA检测结果或阴或阳。作为对照的7例窗口期献血者经随访均发生乙肝血清学模式的改变,其中6例出现抗-HBs/抗-HBc,1例只出现抗-HBs;HBV DNA检测均转阴。结论单独抗-HBs(+)的献血者HBV DNA(+)可能为乙肝疫苗注射后的突破感染,也可能为隐匿性乙肝感染。
蒋昵真王金花陈晓莉
HCV感染献血者的血小板抗原(HPA)1-18等位基因多态性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HCV感染与血小板抗原基因之间的关系。方法提取114例抗-HCV ELISA双试剂检测均有反应性的献血者血清标本的RNA,做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随访后将其分为HCV持续感染组(39例)和HCV自限清除组(75例);提取人基因组,用PCR-SSP方法对人血小板抗原(HPA)基因进行分型;比较HCV感染献血者与本地合格献血者和其他地区合格献血者HPA基因分型情况,分析HCV感染与HPA分型之间的关联性。结果与合格献血者相比,HCV感染献血者的HPA分型有不同表现(P>0.05);HPA基因多态性在HCV感染不同转归献血者中明显不同(P<0.05)。HCV持续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HPA等位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差异(P>0.05);HCV自限清除组和对照组的HPA-3a和HPA-3b基因频率分别为:40.70%vs 61.00%和59.30%vs 39.00%(P<0.01)。结论HPA-3的基因多态性与HCV易感性和自限清除是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林红薛敏许剑锋胡文佳王金花刘衍春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献血者PCR-SSP
初次全血献血者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调查与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上含铁的蛋白质,携带氧至全身各处使人体器官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对于献血者来说,检测Hb,一方面是为了评估献血者健康,保证献血者献血后红细胞的流失不会引起症状性贫血,另一方面保证捐献的红细胞满足标准要求,使受血者获得足够的Hb。献血者贫血和铁缺乏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就被关注[1],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李玲王金花邵雷陈妍朱绍汶林红
关键词:初次献血者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铁缺乏
江苏地区全血献血者铁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铁储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全血献血者铁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铁储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江苏地区合格献血者血清铁蛋白(SF)浓度,根据SF浓度将所有受检者按照SF<10 ng/mL铁缺乏、10300 ng/mL铁过载分为4组,并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用PCR方法扩增HFE、GDF15和TMPRSS6基因,利用基因测序对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统计分析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前期试验对46例SF浓度>300 ng/mL献血者进行基因测序发现HFE rs2071303表现出多态性,其中正常基因型T/T占10.9%(5例),C/T杂合突变占36.9%(17例),C/C纯合突变占52.2%(24例),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另检出5例H63D突变杂合子,占10.9%,其余全为正常基因型。在所有受检者中,TMPRSS6 17号外显子检出4个SNPs位点,TMPRSS6 18号外显子仅检出2个位点且各有1例杂合突变,各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GDF15检出2个SNPs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在GDF15基因上还分别检出4个位点上的4例杂合突变。以上所有位点在性别、SF浓度分布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地区全血献血者HFE、GDF15和TMPRSS6基因均具有多态性。H63D突变和rs2071303突变位点与铁过载有相关性值得继续研究,而GDF15和TMPRSS6的基因多态性如何影响献血者铁储备水平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邵雷王金花林红
关键词:血清铁蛋白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
江苏省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保留与归队情况分析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对江苏省反应性献血者屏蔽、保留与归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观察保留与归队策略的可行性。方法 ELISA单试剂反应性/NAT(-)及ELISA(-)/NAT(+)的献血者标本,经确认为阴性者,血液淘汰,献血资格保留。屏蔽6个月以上的献血者可在省内任一家血站提出归队申请,经常规检测及江苏省血液中心复检合格后允许其归队。用χ2检验比较保留、归队后再献血的不合格率与普通献血者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单ELISA试剂(+)/NAT(-)标本1 615例,经确认阳性67例,不确定42例,阴性1 506例;ELISA(-)/NAT(+)标本831份,经确认阳性809例,阴性22例。共1 528例确认为阴性,保留献血资格。经保留的献血者中,89例再次献血,79例血液检测合格,不合格率11.24%,与普通献血者不合格率(1.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同期,全省共596例提出归队申请,218例被归队血站方淘汰,在余下的378份送检江苏省血液中心的标本中,有359份合格,符合归队条件。其中有332例在归队后献血,血液检测均合格。结论江苏省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合理可行,但献血者保留策略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蒋昵真胡文佳朱胜江朱姗姗王金花朱楠徐志华王秀明黄成垠
关键词:屏蔽归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