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袁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对丙泊酚作用下大鼠S1区神经元电生理影响
- 目的与背景:丙泊酚是目前临床最常用麻醉药之一,然其全身麻醉致意识消失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星形胶质细胞能够有效改善突触传递效率,对突触可塑性及多种神经递质及调质的调控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初级躯体感...
- 徐茂盛王袁喻田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丙泊酚突触后电流膜片钳
- 文献传递
- 依托咪酯对大鼠S1区和VPM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 背景与目的:
全麻药物导致意识消失的机制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认为皮层—丘脑与意识形成密切相关,意识消失可能是该区域内神经元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减弱和抑制性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的结果...
- 王袁
- 关键词:依托咪酯全细胞膜片钳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动物实验
- 文献传递
- 依托咪酯对大鼠S1区和VPM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的影响
- 背景与目的 全麻药物导致意识消失的机制逐渐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认为皮层—丘脑与意识形成密切相关,意识消失可能是该区域内神经元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减弱和抑制性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增强的结果.其中,...
- 王袁喻田
- 关键词:依托咪酯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动物实验
- 中央内侧丘脑核中NMDA受体参与丙泊酚致意识消失的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央内侧丘脑核(CMT)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在全身麻醉意识消失中的作用。方法 60只大鼠微注射模型随机均分为4组:NMDA10 mmol/L组、NMDA20 mmol/L组、NMDA40 mmol/L组及对照组(C组),丙泊酚麻醉后分别于前3组CMT内微量泵注10、20和40 mmol/L的NMDA以及等体积生理盐水(C组)。观察微注射后自主体动反应的发生率以及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并通过组织学对微注射位点进行定位。结果当注射位点在CMT中时,与C组相比,各浓度NMDA组大鼠麻醉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NMDA20mmol/L与40 mmol/L组恢复时间短于NMDA10 mmol/L组,且NMDA20 mmol/L与40 mmol/L组大鼠麻醉中自主体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均P<0.05)。当注射部位在CMT外时,各浓度NMDA组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注射部位在CMT内者(P<0.05),而各组间比较自主体动发生率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MT中的NMDA受体参与了丙泊酚所导致的全身麻醉效应。
- 张益罗竺欣王袁段自坤李佳
- 关键词: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二异丙酚NMDA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