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茂雪
- 作品数:34 被引量:7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动脉自旋标记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脑灌注减低与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至1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27例双侧烟雾血管病变患者资料,均为单侧大脑半球脑梗死或脑出血,其中男10例,女17例,年龄35~66(55±9)岁。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定性分析患者双侧大脑半球动脉通过伪影(ATA)的差异,定量计算双侧大脑半球在标记后延迟时间(PLD)为1.5及2.5 s的脑血流量(CBF)图原始灰度均值、其分布曲线的峰度及偏度。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ASL与病灶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双侧大脑半球ATA在不同PLD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1.5 s的CBF图像上,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17.50±5.88)低于非病灶侧(20.80±5.51)(P<0.001)。峰度及偏度在双侧大脑半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LD为2.5 s的CBF图像上,病灶侧大脑半球原始灰度均值及灰度分布的偏度与非病灶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病灶侧灰度值的减低与病灶的发生独立相关(ORPLD1.5=0.192,95%CI:0.047~0.783;ORPLD2.5=0.175,95%CI:0.050~0.615)。结论ASL检测到的灌注减低与烟雾血管病变患者发生脑血管事件具有独立相关性。
- 王茂雪杨咏波王毅周飞李茗张冰
- 关键词:动脉
- 癫痫脑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目的:意识障碍是癫痫发作的特征核心症状之一,被认为可能与脑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功能的受损有关。本研究主要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对意识障碍程度不同的4种类型癫痫患者进行研究,观...
- 王茂雪
- 关键词:癫痫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 儿童期失神癫痫静息态脑网络改变的脑电图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fMRI)脑网络分析技术对儿童失神发作时静息态脑网络的改变进行观察,旨在发现癫癎发作时患儿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方法根据病例选择标准,共纳入12例诊断明确的失神发作患儿,采用同步脑电图-fMRI技术采集17对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和无发放状态下fMRI数据;以独立成分分析法分别观察丘脑、默认网络、背侧注意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和感知觉网络等7个静息态脑网络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情况。结果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在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状态下丘脑表现为脑电活动同步性增强,且其强度与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890,P=0.000);默认网络(r=-0.706,P=0.000)、背侧注意网络(r=-0.829,P=0.000)、中央执行网络(r=-0.905,P=0.000)等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处理的静息态脑网络则表现为脑电活动同步性降低,并与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持续时间呈负相关。而低级的感知觉网络的改变与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本研究首次验证丘脑可能与儿童期失神癫癎弥漫性棘慢波综合发放有关,并首次提出,除默认网络功能外,儿童失神发作还可表现为注意力及执行控制能力等高级认知功能受损,而低级感知觉功能虽可能受累但不明显。这一发现有益于对儿童失神发作时意识受损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理解。
- 郑玲张志强王正阁王茂雪袁翠平沈连芳陈光辉杨昉谭启富焦青卢光明
-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儿童
- 3.0T高分辨MRI血管壁薄层扫描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
- 目的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原因和病理生理与外周大动脉狭窄不同,明确狭窄局部的性质能够进一步指导治疗。我们通过3.0T高分辨MRI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局部的特点,并回顾性分析药物保守治疗和介入治疗与局部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对MRA...
- 李敬伟王茂雪黄玉杰那世杰徐运
- 孕妇及胎儿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MRI表现被引量:2
- 2020年
- 孕妇,22岁,孕28周+2,因“孕24周产前超声提示胎儿小脑蚓部显示不清”就诊;12年前诊断为先天性小脑蚓部发育不全[又称朱伯特综合征(Joubert syndrome,JS)],幼儿期肌张力低下,发育迟缓,眼球震颤斜视,智力低下;无特殊家族史;与其夫及胎儿基因检测均为CEP290基因杂合突变。MRI:孕妇小脑下蚓部未显示,双侧小脑半球相邻中线不连续,轴位见“中线裂”征(图1A),第四脑室扩大,形态异常,小脑上脚增厚延长,轴位表现为“臼齿”征(图1B);矢状位显示小脑上脚垂直脑干,骑跨于第四脑室上部;胎儿颅后窝枕大池无明显增宽,未见小脑下蚓部,双侧小脑半球不连接,轴位小脑内见“臼齿”征(图1C)和“中线裂”征(图1D),矢状位示小脑上脚垂直脑干;提示孕妇及胎儿JS。
- 王茂雪严陈晨王正阁张冰张鑫
- 关键词:胎儿磁共振成像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两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提高对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诊治的2例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因房颤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均于术后2个月左右出现症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咯血、进行性呼吸困难及胸痛;患者均曾于外院误诊为肺炎等其他疾病,抗感染治疗无效;其胸部CT均可见局部的渗出性实变,伴不同程度的小叶间隔增厚及小结节影。患者最终均经CT肺静脉成像确诊为肺静脉狭窄。复习了21例房颤射频消融致肺静脉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临床症状以咯血、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及咳嗽最为常见,胸部影像学以实变影、磨玻璃影、胸腔积液及小叶间隔增厚最为常见。结论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若出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表现为局部的渗出性实变伴小叶间隔增厚及小结节影,应高度警惕肺静脉狭窄可能。应用CT肺静脉造影增强结合肺静脉三维成像技术,可以清楚显示各肺静脉的开口直径及其分支,是评价和诊断肺静脉狭窄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无创检查方法。
- 余敏李燕苗立云马苗朱斌王茂雪蔡后荣
- 关键词:肺静脉狭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 基于TSE-XD-MV的鼻咽部扩散加权成像
- 2023年
- 目的 比较快速自旋回波扩散加权成像(TSE-DWI)、TSE-XD-DWI及TSE-XD-MV-DWI在鼻咽部成像中的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鼻咽部磁共振检查的55例患者,男性34例,女性21例,年龄54.65岁±14.73,其中25例鼻咽癌患者,30例鼻咽部粘膜正常患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TSE-DWI,TSE-XD-DWI及TSE-XD-MV-DWI三组鼻咽部DWI图像的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差异。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定性分析三组DWI图像的质量。结果 SNR结果显示MV组(6.29±3.30)图像优于其他两组,但与XD组(5.90±2.46)无统计学差异(P=0.237)。MV组图像的CNR明显高于其他两组(TSE:19.08±10.67,XD:25.70±10.64,MV:35.74±16.35),差异在每两组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定性结果显示MV组(4.75分±0.52)的图像质量多为4分及5分,明显优于其余两组(TSE:1.85分±0.49;XD:3.23分±0.67),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01)。结论 TSE-XD-MV-DWI在鼻咽部成像可以明显提高DWI图像质量。
- 王坤于雨洁王茂雪窦鑫周楠张记磊李茗
- 关键词:扩散加权成像快速自旋回波
-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n=14)、急性期(n=34)、亚急性期(n=20)、慢性早期(n=18)、慢性晚期(n=34)等5组,均进行颅脑常规DTI、DWI及MR等检查,比较各组健侧镜像区和脑梗死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和平均扩散率(MD)值,分析各组发病时间与FA指数(rFA)和MD指数(rMD)的相关性。结果:DWI所显示的病灶程度和范围均明显较常规MRI清晰、准确,且扩散加权成像对急性期组和超急性期组脑梗死灶的检出率均为100%,显著高于常规MRI序列。随着发病时间的升高,患者的MD值也随之升高;急性期患者和超急性期患者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低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5.023,t=-26.837,均P<0.05),而慢性早期以及慢性晚期的脑梗死区MD值均显著高于健侧镜像区MD值(t=13.253,t=55.434,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脑梗死区rMD值呈显著正相关(rs=0.987,P<0.001)。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患者的FA值也随之降低,其中超急性期rFA值最高,随后各期患者均依次降低;超急性期患者脑梗死区FA值与其健侧镜像区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1,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时间与其脑梗死区rFA值呈负相关(rs=-0.993,P<0.001)。结论:DTI能对患者的脑梗死损伤程度及临床分期作出精确判断,而DWI则能较为敏感地检测出超早期脑梗死灶,两者联合使用能够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 高敏王茂雪房海燕杨斯嘉于卉
-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加权成像
- 人工智能重建在头颅3D T1WI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索人工智能(AI)重建方式在头颅3D T1WI图像(T1WI)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进行头颅磁共振检查的52例患者。每例患者均采集压缩感知因子为3和6的3D T1WI(CS3、CS6),同时进行人工智能重建,生成AI3及AI6图像。在四组图像中勾画感兴趣区,计算图像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从灰白质对比、深部核团轮廓、舌肌肉噪声、视神经清晰度四个方面对不同序列图像进行定性评估。对图像的SNR及CNR差异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定性分析结果差异。结果在相同CS因子下,AI重建图像SNR、CNR明显优于的常规CS重建图像[AI3_(SNR)(20.63±6.90)vs CS3_(SNR)(17.12±5.27),P<0.001;AI3_(CNR)(12.93±4.79)vs CS3_(CNR)(10.94±3.70),P<0.001;AI6_(SNR)(20.60±7.46)vs CS6_(SNR)(12.33±3.22),P<0.001;AI6CNR(12.84±5.20)vs CS6_(CNR)(7.66±2.43),P<0.001]。图像定性分析中,AI重建图像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重建图像[(AI3(11.56±0.72)vs CS3(11.29±0.75),P<0.001;AI6(11.67±0.61)vs CS6(7.51±0.84),P<0.001)]。AI6图像的SNR及CNR均高于CS3图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3、AI6图像的总体评分明显高于CS6图像(P<0.01)。结论与CS3相比,AI6在保证头颅3D T1WI图像分辨率的基础上,同时可以缩短将近一半的扫描时间。
- 陈楚玥于雨洁王茂雪李茗田传帅王坤
- 关键词:压缩感知人工智能
- Characteristic of Bilateral Carotid Artery Intraplaque Hemorrhag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everity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A CARE-Ⅱ study
- 王茂雪张冰朱斌徐运赵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