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丽
- 作品数:32 被引量:2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苗圃课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直肠阴道瘘行转流性肠造口术15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转流性肠造口术在直肠阴道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2013年5月共收治15侧直肠阴道瘘患者,13例行转流性肠造口术,其中7例在全麻下行横结肠单腔造口术,3例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3例在局麻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结果7例患者术后3~6个月后瘘口愈合,不需二次手术修补,直接行造瘘口还纳术;3例患者术后6个月行经阴道、经肛门直肠、经会阴等修补手术,皆获得成功。2例患者中1例术后半年,1例患者术后1年癌肿原位复发,均术后第二年死亡;1例患者术后6个月瘘口仍较大,约0.8cm,待1年后再行瘘口修补术。结论转流性肠造口术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围术期处理易于掌握,患者易于接受,减少医患矛盾和纠纷,明显地提高后期的瘘口修补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借鉴和推广。
- 孟庆成王芳丽吉小昌王德仲丁步国王立勇
- 关键词:直肠阴道瘘妇科手术
-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经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的混合痔患者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20年12月于航天中心医院行PPH手术治疗的41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为病例组,否则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复发及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411例患者中,共有52例(12.7%)复发,18例(4.4%)出现术后肛门功能障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痔核环形脱出是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痔核环形脱出是PPH术后复发及术后肛门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操作中遇到痔核环形脱出的患者应更加注意手术操作中切除的组织量、缝合的高度和深度、结合其他的手术方式等,采取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个性化治疗,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临床受益。
- 王芳丽杨瑞李文强孟庆成曲军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复发影响因素
- 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被引量:43
- 2020年
- 肛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存在临床诊疗方案繁多、认知不统一等问题,缺乏业界公认的诊疗规范,多数研究仅限于理论探讨,临床指导意义较弱,导致肛瘘术后复发率较高。北京肛肠学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征询了国内肛肠领域30余位专家的意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反复推敲,形成了《肛瘘的诊治专家共识(2020版)》。本共识提出了肛瘘的治疗原则,指出了传统挂线、肛瘘切开术、Lift术式、瘘管填塞术及近年兴起的视频辅助下肛瘘切除术(VAAFT)等多种术式的优缺点,以指导肛肠专业医生的临床实践,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肛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
- 陈希琳冯六泉姜国丹李东冰李建平李恒爽李进军林林孙亚玲谭嗣伟王晓锋王霆王万民朱慧卿张书信张树荣张淑伶张卫国赵燕孟庆成周海洋赵雪松苗春红王芳丽冷涛谢振年吴宝音杨士斌任毅康春博陈朝文段宏岩贾山荣文舟王正亮邹贤军
- 关键词:肛瘘肛瘘切开术
- 迈之灵在铜离子电化学疗法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迈之灵片在ECTCI术的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将行ECTCI术的痔患者31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59例,对照组15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当日开始口服迈之灵300mg,2次/天,直至术后10天;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在疼痛、坠胀感症状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水肿症状积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在出血症状积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迈之灵片具有良好的改善微循环,提高静脉张力,减轻静脉瘀血,减轻炎症反应,防止水肿,有效减轻疼痛。
- 李东冰谢振年王芳丽苗春红郝丽丽
- 关键词:迈之灵铜离子电化学混合痔围手术期
- 非环形PPH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环形脱出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非环形齿线上痔及直肠黏膜部分切除钉合术(PPH术)+外痔切除术与普通PPH术+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内痔环形脱出的疗效。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731医院及内蒙科尔沁右翼中旗医院收治的以内痔环形脱出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患者4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5例(行非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和对照组224例(行PPH术+外痔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限制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轻微并发症和需二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的痔出血均无复发,但观察组有2例痔脱出复发,对照组有1例痔脱出复发。结论对混合痔内痔区的环形脱出,非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的治愈率接近普通环形PPH术+外痔切除术,但前者的需二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 李东冰谢振年杨士斌王芳丽曹威崴仪秀丽
- 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7
- 2013年
- 目的:观察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PPH结合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对手术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均无复发病例,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在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肛门坠痛及水肿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PPH结合外痔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治疗环状混合痔方面,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疗效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小勇张淑伶谢振年王芳丽
- 关键词:混合痔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
-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4年
- 摘要目的探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舒泰清)A剂、B剂药物溶于125ml温水内,2~3次/d餐后冲服,连续用药1~2周。结果共治疗458例,实际治疗453例,显效286例(63.1%);有效118例(26.1%);无效49例(10.8%);总有效率89.2%。用药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未见新发的结肠黑变病等副作用。结论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和结肠黑变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孟庆成王立勇吉小昌康春博王芳丽田国强
- 关键词:电解质慢性功能性便秘
-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治疗肛裂并发痔118例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肛裂并发痔患者23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118例(男40例,女78例),年龄平均35±3岁,病史9.52±2.3年。对照组118例(男45例,女73例),年龄平均36.9±4.1岁,病史8.92±2.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姜海鹏谢振年李东冰王芳丽郝丽丽
- 穴位强化埋线配合肛门局部手术治疗便秘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为了探讨穴位强化埋线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STC)或混合型便秘(MC)的疗效.观察组STC和MC各62例,采用大肠俞、天枢、中极、足三里穴位埋线部分配合肛门局部手术,对照组STC和MC各62例,121服中药四磨汤治疗,MC62例实施肛门局部手术。每天记录排便时间及排便量,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6个月时观察组124例中治愈52例(41.9%),显效5例(4.0%)。对照组单纯STC及MC中无显效及治愈病例。结果表明.穴位强化埋线法治疗STC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配合肛门局部手术可治疗MC,临床疗效满意。
- 李东冰苗春红李权吴丹明蔡亭谢振年王芳丽周海祥张丽谭敬范秦澎拜
- 关键词:便秘穴位埋线手术
- 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治疗蹄鉄形高位肛瘘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既能治愈马蹄形高位肛瘘又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括约肌和肛门皮肤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94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在肛门控便能力、痊愈、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0.05)。结论: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既能保证必要的显露,又避免了瘘道的大范围切开,维护了括约肌的功能。
- 李东冰谢振年王芳丽蔡亭贾小强曹威巍郝丽丽
- 关键词:肛瘘大便失禁切开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