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竹
- 作品数:1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及B族维生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体检正常的健康人,观察组中Hcy水平高者再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两组均接受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A组同时服用维生素B6、B12、叶酸,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同时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服用叶酸及维生素B6、B12能有效降低Hcy、PWV及CIMT(P<0.05),观察1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与未服用B族维生素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血浆中Hcy浓度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在脑血管病危险人群中广泛开展Hcy的浓度筛查,超过正常值者积极予B族维生素干预,将会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 王艳竹任志军万婷玉李孟修王丹
- 关键词:脑梗死半胱氨酸维生素类
- 高血糖致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改变2例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高血糖致脑基底节区影像学改变的临床表现、疗效及其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择2例典型患者进行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影像学改变的回顾性分析,并学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糖尿病患者,1例为非酮症高血糖,1例为酮症高血糖,临床表现不同,1例表现为偏侧舞蹈症,1例表现为肢体抽搐、偏侧肢体运动障碍。影像学改变有特征性,早期CT表现为对侧纹状体高密度影,MRI表现为病灶区T1高信号,T2等信号,边界清晰,无水肿征象。结论高血糖致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学改变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偏侧舞蹈症,发病部位以纹状体为主,CT早期表现为高密度影,易与脑出血相混淆,MRI异常信号有助于早期诊断,降低误诊率。
- 王艳竹万婷玉
- 关键词:高血糖中枢神经系统CTMRI
- 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s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丙戊酸钠注射液,首剂以15mg/kg剂量缓慢静脉推注,推注时间5分钟。然后以1mg/(k·hr)的速度静滴。对照组使用地西泮注射液,首剂以10mg缓慢静脉推注,推注时间5分钟。随后以地西泮100mg溶于生理盐水500ml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结果两组控制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呼吸、意识的影响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丙戊酸钠治疗sE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万婷玉王丹王艳竹任庆华李孟修
-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
- 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炎性因子及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进展性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抗凝方案将其分为双抗组29例接受常规双抗抗凝治疗(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联合组31例使用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治疗,分别检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评价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血清IL-6(216.94±24.87)pg/mL、TNF-α(1.01±0.24)pg/mL、hs-CRP(3.29±0.97)mg/mL、CSS评分(10.67±1.96)分均显著低于双抗组,Barthel评分(84.26±10.98)分显著高于双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双抗抗凝方案能够抑制进展性卒中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对进展性卒中预后有明显改善效果。
- 李孟修王艳竹任志军文晓燕
- 关键词:进展性卒中依达拉奉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炎性因子
-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2年
-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且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健康,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一直缺乏有效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实验室检测指标。B型脑钠肽(BNP)是一个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激素,广泛分布于脑、脊髓、心肺等组织,以心脏含量最高。
- 王艳竹任志军万婷玉李孟修任庆华王丹
- 关键词:脑梗塞利钠肽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在缺氧/复氧条件下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AQP4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QP4的关系以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以LDH漏出率及MTT降解率作为细胞受损指标,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验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AQP4蛋白的表达变化及葛根素的干预效果。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损伤不明显,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AQP4蛋白在缺氧时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氧后表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P<0.05)。葛根素干预组AQP4蛋白表达丰度与缺氧/复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表达变化与细胞损伤有明显相关性,葛根素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改变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 王艳竹刘群孟繁峥江汉秋黄庆梅王丹
- 关键词:WESTERN星形胶质细胞葛根素
- 体外缺氧/复氧对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影响及葛根素干预的实验研究
- 目的:观察缺氧再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AQP4 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QP4 的关系以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 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5%CO2+95%N2 混合气体造成缺氧...
- 王艳竹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AQP4葛根素
- 文献传递
- 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比较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比较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管理模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差异,观察卒中单元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09~2010年收治的急性卒中病人180例按卒中单元模式治疗,对照组为2009年以前我科普通病房收治的卒中患者,对两组患者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单元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管理模式降低急性脑血管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从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在我国推广卒中单元管理模式意义重大。
- 王艳竹黄庆梅王丹任志军万婷玉李孟修方文兵
-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血管病并发症
- 体外缺氧/复氧对星形胶质细胞AQP4表达的影响及葛根素干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形态和AQP4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葛根素对其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AQP4的关系以及葛根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用5%CO2+95%N2混合气体造成缺氧,以LDH漏出率及MTT降解率作为细胞受损指标,应用RT-PCR技术检验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各个时间点AQP4mRNA的表达变化及葛根素的干预效果。结果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环境下损伤不明显,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损害加重。AQP4mRNA在缺氧时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复氧后表达升高并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P<0.05)。葛根素干预组AQP4mRNA表达丰度与缺氧/复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星形胶质细胞AQP4mRNA表达变化与细胞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葛根素对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是通过改变AQP4的表达来实现的。
- 王艳竹刘群孟繁峥江汉秋黄庆梅王丹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AQP4葛根素
- 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通过比较卒中单元与普通病房管理模式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NIH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社会功能(OHS评分)的差异,观察卒中单元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2间我科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卒中单元管理,另选取2009年以前我科普通病房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普通病房管理。对两组患者1个月内的NIHSS评分、BI指数、OH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卒中单元组NIHSS评分、BI指数、OHS评分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卒中单元模式管理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 任志军王丹王艳竹任庆华方文兵
- 关键词:卒中单元脑梗塞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