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相斌

作品数:21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突变
  • 5篇卒中
  • 5篇腓骨
  • 5篇腓骨肌
  • 5篇腓骨肌萎缩
  • 5篇腓骨肌萎缩症
  • 5篇基因
  • 5篇基因突变
  • 5篇肌萎缩
  • 5篇肌萎缩症
  • 4篇蛋白
  • 4篇突变分析
  • 3篇认知功能障碍
  • 3篇卒中后
  • 3篇献血
  • 3篇献血反应
  • 3篇反应蛋白
  • 3篇高敏
  • 2篇蛋白类
  • 2篇血管

机构

  • 21篇邯郸市中心医...
  • 4篇中南大学
  • 3篇邯郸市中心血...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医院

作者

  • 21篇王相斌
  • 15篇郭鹏
  • 10篇宋福聪
  • 9篇冯文霞
  • 4篇李霞
  • 4篇唐北沙
  • 4篇张保刚
  • 4篇夏昆
  • 4篇尤素伟
  • 3篇郭皓
  • 3篇王静
  • 3篇吕洲
  • 3篇郝彦开
  • 3篇马晓伟
  • 3篇孙国栋
  • 3篇燕锋
  • 2篇胡志强
  • 2篇刘新平
  • 2篇张璇
  • 2篇李涛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尤瑞克林(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循环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枝循环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
吕洲王相斌冯文霞郭鹏李霞马晓伟
关键词:尤瑞克林脑梗死侧枝循环
腓骨肌萎缩症SIMPLE基因突变分析
2010年
目的探讨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polysaccharide-induce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factor,LITAF/SIMPLE)基因在中国人腓骨肌萎缩症的突变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reaction,PCR)、DNA直接测序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已经排除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Cx32、NEFL、GDAP1、Hsp22、Hsp27点突变的6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腓骨肌萎缩症家系先证者和27个散发病例共33例患者进行SIMPLE基因突变分析,对10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结果 1例散发患者检测出一个新的SIMPLE基因单核苷酸改变(G269A),位于3号外显子的G→A,导致所编码的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组氨酸(A90H),7例健康对照者等位基因同样具有此改变,说明为一种多态;另1例患者发现A274G,国外学者已证实为人群中常见的多态。结论 SIMPLE基因突变可能在我国腓骨肌萎缩症患者中少见;SIMPLE基因G269A为新发现的多态。
郭鹏宋福聪王相斌唐北沙夏昆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基因突变
A型肉毒毒素注射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究不同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对偏侧面肌痉挛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邯郸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60例偏侧面肌痉挛随机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采取不同注射次数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进行电生理检测,分析其对患者脑干和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首次治疗组和重复治疗组在注射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 33%和90. 00%,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药物注射前,两组患者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注射后,两组的患侧CMAP,瞬目反射波幅R1、R2和R2’较注射前均显著的下降(P<0. 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的差异(P>0. 05)。结论重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且重复注射不会对患者的脑干和神经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尚可。
张璇王相斌王静马晓伟
关键词:A型肉毒毒素注射次数安全性
颈动脉支架术后支架自膨胀率与斑块性质的关系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术(CAS)后支架自膨胀率与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30条)颈动脉狭窄行CAS患者,术前依据超声检查将斑块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并于术后3 d及1、3、6、12个月分别测量支架近心端、中间段、远心端内径。结果在CAS术后3个月内支架内径均持续增加,以术后1个月最明显(P均<0.05),6个月后支架各段内径的变化则较小(P均>0.05);至术后12个月,与术后3 d比较支架近心端自膨胀率为3.8%±3.4%,中间段为11.4%±5.8%,远心端为11.1%±3.5%。术后3 d及1、3、6、12个月,软斑块及纤维斑块支架中间段内径均较钙化斑块大(P均<0.05),软斑块与纤维斑块支架中间段内径无显著差异。结论CAS术后支架各节段内径在术后1个月持续增大,以中间段最明显;自膨胀程度与术前斑块性质有关,软斑块组自膨胀程度最大,纤维硬斑块组次之,钙化斑组自膨胀程度相对较差。
王相斌胡志强郭鹏冯文霞宋福聪吕洲李霞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粥样斑块颈动脉狭窄
无偿献血中采血不足量原因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索采血不足量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2011-2015年共有375 305名无偿献血者在邯郸市中心血站街头献血车上进行献血,对在献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采集不足量的原因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出现采血不足量的为1 031人,占献血总人数的0.27%。其中献血反应导致的采血不足量为476人,占总体采血不足量人数的46.17%,静脉穿刺技术导致的采血不足量为555人,占总体采血不足量人数的53.83%。献血反应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初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高温月份(5~10月)高于其他月份(11月~次年4月)(P<0.05);采血量≤100 ml、101~250 ml、251~350 ml,献血不足量比例分别为25.84%、57.77%、16.39%(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静脉穿刺导致的采血不足量,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5),脑力献血者高于体力献血者(P<0.05),初次献血者高于再次献血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和提高静脉穿刺术水平是减少采血不足量的主要措施。
郝彦开郭皓燕锋孙国栋王相斌
关键词:献血反应静脉穿刺技术
有氧运动对改善献血者血管弹性相关因素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干预对改善献血者血管弹性、减少献血反应的原因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由于血管细、弹性差、既往曾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200例,根据有氧运动干预情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无偿献血者给予有氧运动干预,对照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处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血流速度、血管粗细、血管弹性、献血反应发生及采血不足量情况。结果干预前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28±0.06)cm,对照组为(0.27±0.05)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无偿献血者血管管径为(0.48±0.06)cm,对照组为(0.29±0.05)cm,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血液流速加快、血管外观变粗、血管弹性增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99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2例出现献血反应,无1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对照组有67例符合献血标准的献血者参加献血,有12例出现献血反应,3例出现采血不足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明显改善献血者BMI、血压、心率,扩大血管管径,增强血管弹性,有效降低献血反应及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郝彦开郭皓王相斌任洁李涛孙国栋燕锋
关键词:有氧运动血管弹性献血反应
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分析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依据是否发生醒后脑卒中将患者分为醒后脑卒中组和非醒后脑卒中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交感神经兴奋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分析显示,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血糖变异性、电解质紊乱、25-羟维生素D_(3)、尿香草苦杏仁酸、儿茶酚胺是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交感神经兴奋性与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血糖变异性、电解质紊乱、25-羟维生素D3、尿香草苦杏仁酸、儿茶酚胺是醒后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王静吕俊丽连红亮郄新稳侯娇王相斌薛陆明王苏叶周慧尤素伟
关键词:交感神经
有氧运动对血压、心率不达标及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血压、心率不达标及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按照男女1.5:1比例随机选取2011—2015年在邯郸市中心血站街头献血车上献血但血压(130~159/85~99 mm Hg)、心率(91~100次/min)不达标的无偿献血者20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A1组和B1组,每组100例;另按照男女1.5:1比例随机选取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的无偿献血者20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A2组和B2组,每组100例。A1组和A2组无偿献血者给予常规干预,B1组和B2组无偿献血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有氧运动3个月。比较A1组与B1组无偿献血者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及干预后血压达标情况、心率达标情况、献血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A2组与B2组无偿献血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干预后献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前A1组与B1组无偿献血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1组无偿献血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心率及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A1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达标率高于A1组(P<0.05)。(2)干预前A2组与B2组无偿献血者PSQI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2组无偿献血者PSQI评分、SDS评分及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A2组(P<0.05)。结论有氧运动可通过降低血压、心率不达标无偿献血者的血压、心率而减少其献血反应的发生,通过改善伴睡眠障碍、抑郁情绪无偿献血者睡眠质量、抑郁情绪而减少其献血反应的发生。
郝彦开郭皓孙国栋任洁李涛王相斌燕锋魏淑梅杨玉巧
关键词:献血者献血反应有氧运动血压心率睡眠障碍
腓骨肌萎缩症1型和2型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特点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腓骨肌萎缩症(CMT)1型和2型患者的临床与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对临床诊断为CMT1型和CMT2型91个家系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PMP22、MPZ、SIMPLE、EGR2、RAB7、NEFL、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 CMT1起病较早,临床表现多见起始于下肌远端的无力萎缩,伴感觉缺失,神经系统检查可见小腿肌肉明显萎缩,膝、踝反射减低或消失,弓形足,神经电生理检查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病理改变可见髓鞘脱失,基因突变分析发现PMP22的大片段重复突变和MPZ基因突变;CMT2发病率较CMT1低,发病年龄比CMT1较迟,临床症状与CMT1相比,运动系统受累较感觉系统更明显,神经传导速度常在正常范围,病理改变呈轴索变性,基因突变分析发现MFN2、Hsp27及Hsp22基因突变。结论 CMT1与CMT2临床表现不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与临床特点一致,准确性高、损伤小,可早期诊断,值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有家族史的患者或高危亲属。
郭鹏张保刚王相斌宋福聪冯文霞唐北沙夏昆
关键词:腓骨肌萎缩症突变分析
α-突触核蛋白对帕金森小鼠β-arrestin 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帕金森(PD)小鼠β-arrestin 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运动能力相近的C57BL/6J小鼠2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只。采用脑纹状体注射α-syn预成型纤维法建立PD模型,造模4周后观察行为学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中脑星形胶质细胞α-syn、多巴胺受体(DR)、酪氨酸羟化酶(TH)、炎性因子、β-arrestin 2以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检测α-syn与β-arrestin 2的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α-syn对β-arrestin 2转录激活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造模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平均运动速度显著减小(t=9.415,P<0.001),运动轨迹集中在旷场四周且明显稀疏,通过爬杆所需时间显著延长(t=16.412,P<0.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脑星形胶质细胞α-syn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1.14±0.18比0.53±0.16),D1DR(0.67±0.13比1.15±0.11)和TH(0.46±0.05比0.81±0.06)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9.810、10.917、17.356,均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t=3.583、4.284、5.396、11.747、16.375、18.294,均P<0.001),中脑星形胶质细胞β-arrestin 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0.42±0.11比1.33±0.14)(t=19.795,P<0.001);FRET结果显示,α-syn与β-arrestin 2可能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α-syn基因敲除后,β-arrestin 2转录活性显著上调。结论α-syn可能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并通过减少多巴胺的生物合成及其生理功能参与PD的发病过程,且该作用依赖于负性调控β-arrestin 2。
郭鹏王相斌尤素伟崔学静薛陆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突触蛋白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