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55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肠癌
  • 11篇直肠
  • 11篇直肠癌
  • 9篇肿瘤
  • 7篇细胞
  • 7篇肠肿瘤
  • 6篇直肠肿瘤
  • 5篇新辅助治疗
  • 5篇免疫
  • 5篇癌患者
  • 4篇调节性
  • 4篇调节性T细胞
  • 4篇直肠癌患者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免疫功能
  • 4篇节性
  • 3篇新辅助化疗
  • 3篇肿瘤标记
  • 3篇肿瘤标记物

机构

  • 12篇山西省肿瘤医...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陕西省肿瘤医...

作者

  • 16篇王海波
  • 12篇张毅勋
  • 12篇刘海义
  • 8篇卢艳军
  • 5篇李耀平
  • 5篇江波
  • 3篇侯生槐
  • 2篇冯毅
  • 2篇王晓娟
  • 2篇袁红琴
  • 2篇王文渊
  • 1篇郭凯庆
  • 1篇常冰梅
  • 1篇严虹霞
  • 1篇张玲
  • 1篇郝振文
  • 1篇郭棕亮
  • 1篇贾毅
  • 1篇张晓娟
  • 1篇苏文

传媒

  • 4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结直肠疾...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单纯新辅助化疗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31例Ⅱ、Ⅲ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化疗前后监测肿瘤标志物,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从而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结果31例患者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2例,疾病稳定13例,疾病进展3例。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损害、周围神经炎,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242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048、4.083,P值分别为0.049、0.048);而CAl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0,P=0.252)。化疗前后外周血B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4,P=0.044),其余双阳性T细胞、辅助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自然杀伤细胞、调节性T细胞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242水平,而对细胞免疫功能没有影响,仅降低B细胞功能。
张毅勋李耀平江波刘海义侯生槐卢艳军王海波
关键词:直肠肿瘤新辅助化疗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原发性回肓部鳞状细胞癌1例
细胞癌一般发生于鳞状上皮被覆的部位,如皮肤、口腔、唇、子宫颈、阴道、食管、喉、阴茎等处,而支气管、肾盂、胆囊等处虽不被鳞状上皮覆盖,但可以通过鳞状上皮化生发生鳞状细胞癌,少见于无鳞状细胞发生的部位。由于回肓部以腺上皮为主...
张毅勋王晓娟袁红琴王文渊李耀平卢艳军王海波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中期因子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中期因子(MK)是肝素结合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最初由日本学者在小鼠胚胎肿瘤细胞中发现.MK的生物学功能十分广泛,除了具有促进神经元生长、加强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参与创伤组织修复及介导炎症反应等作用外,还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不可分.目前研究发现,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MK基因和蛋白均过表达,在肿瘤诊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MK的分子构成、作用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诊断、进展监测和判断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海波刘海义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标记物
新辅助化疗对直肠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单纯新辅助化疗对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肿瘤标记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分析31例Ⅱ、Ⅲ期直肠癌单纯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化疗前后给予监测肿瘤标记物,通过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从...
张毅勋李耀平江波刘海义侯生槐卢艳军王海波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
脾多肽注射液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脾多肽注射液对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05/2015-12山西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进展期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配为脾多肽组(A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B组:40例),A组在常规治疗(B组)基础上术后给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10 d.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患者手术前3 d及手术后2 wk外周血中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以及CD4^+T细胞/CD8^+T细胞,观察免疫细胞比例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提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各免疫细胞比例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手术前对比,两组治疗后均出现CD4^+T细胞比例下降(A组:t=2.311,P=0.026;B组:t=4.909,P=0.000)、CD8^+T细胞比例升高(A组:t=2.415,P=0.020;B组:t=6.384,P=0.000),CD4^+T细胞/CD8^+T细胞下降(A组:t=3.267,P=0.002;B组:t=6.964,P=0.000),而NK细胞无统计学差异(A组:t=1.002,P=0.322;B组:t=0.511,P=0.612).术后2 wk患者两组之间CD4^+T细胞比例(t=2.231,P=0.029)、CD8^+T细胞比例(t=2.151,P=0.035),CD4^+T细胞/CD8^+T细胞(t=3.473,P=0.001)均有统计学差异,而NK细胞(t=0.220,P=0.827)无统计学差异.对于Treg细胞,术前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t=0.552,P=0.583),术后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t=69.408,P=0.000)与B组(t=39.521,P=0.000)患者手术后Treg细胞较术前均明显下降,A组较B组患者的Treg细胞比例下降明显(t=68.977,P=0.000).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能够提高进展期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同时降低患者围术期Treg细胞水平,这可能是脾多肽注射液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途径之一.
张毅勋王海波江波刘海义
关键词:进展期直肠癌免疫功能调节性T细胞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对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索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外周血CD4+CD25High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到12月108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直肠癌患者...
王海波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TNM分期调节性T细胞
文献传递
右美托嘧定治疗大肠癌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研究
2017年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是外科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急性脑功能衰竭的一种表现^([1]),尤其以老龄患者为著。大肠癌手术因其发病年龄较高,手术创伤较大,合并术后谵妄概率较其他疾病明显增多。
张毅勋王海波江波刘海义严虹霞
关键词:术后谵妄PODHG平均动脉压
原发性回盲部鳞状细胞癌一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女,77岁,主因间断右下腹痛3个月余入院。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腹平坦,右下腹部可触及大小约8 cm×7 cm×6 cm肿物,活动度可,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次/min,未闻及病理性肠鸣音。肛诊(膝胸位):视诊未见异常,指诊未触及肿物。胸片示,双侧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张毅勋王晓娟袁红琴王文渊李耀平卢艳军王海波
关键词:结肠肿瘤病理学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对外周血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密不可分,在这一过程中,对机体免疫功能起负向调节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Treg)可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新辅助治疗对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reg的影响。
刘海义王海波张毅勋冯毅卢艳军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新辅助治疗外周血免疫逃逸机制
中期因子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外周血中的中期因子(MK)在诊断疾病和对结直肠癌预后判断方面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结直肠肛门外科12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以7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外周血中MK蛋白以及癌胚抗原(CEA)的含量。两组样本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多组样本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及LSD-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结直肠癌实验组较健康体检对照组外周血MK蛋白含量明显增高(P〈0.01)。Ⅰ+Ⅱ期、Ⅲ期、Ⅳ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MK蛋白含量依次增高,分别为(431±88)、(498±71)、(600±78)pg/ml,对三者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外周血MK蛋白的诊断价值要高于外周血CEA,通过计算二者ROC曲线下方面积分别为0.878和0.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K蛋白在诊断结直肠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记物CEA。MK的升高也预示着结直肠癌患者较差的预后,表明外周血MK可能成为诊治结直肠癌的有效生物学标记物。
贾毅刘海义郭凯庆郭棕亮杨光郝振文王海波许奇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周血癌胚抗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