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 作品数:20 被引量:312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德军视角探析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
- 2018年
- 1940年5月,面对德军西线攻势,英法联军在法国东北部敦刻尔克进行了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撤退行动。联军海上成功撤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西线战局进程与联军这次撤退密不可分,德军首脑"停止前进"命令的下达促成了撤退决定性的成功,而这一命令的下达与当时德军对两线军事战略态势和军事政治方面的考量有重大关系,并对此后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 王毅
- 关键词:战争进程德军英法联军
- 基于PDI指数的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方向及成因被引量:10
- 2016年
- 以人均GDP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尺度方差、总体差异测度指数、区域特定方向差异指数对2000~2014年期间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表现的最佳尺度、方向性及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县级尺度方差最大,市级次之,区级最小,即尺度越小,尺度方差越大,县级尺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对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大;22000~2007年,湖北省区域经济总体空间分异程度不断增大,2007年以后逐渐缩小;3湖北省县级尺度水平经济差异的主要方向是中心与外围之间,中心与外围的差异以2007年为分界点呈先增大后缩小的趋势,沿江轴带与内陆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核心与边缘的差异趋势与中心与外围基本相同;4历史基础、经济区位是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产生和扩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经济全球化水平是重要的外在推手,区域发展策略的调整有助于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王毅陆玉麒丁正山余茂军车冰清
- 关键词:县域经济差异
- 南京大屠杀:历史与现实的审视——东京审判中威尔逊的证词分析
- 2018年
- 1946年7月25日-26日,罗伯特·威尔逊作为南京大屠杀案第一位证人,出席东京审判。他关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南京陷落后日军进行的毒品贸易、南京陷落前后人口变化及病患受伤原因的陈述与中国幸存者的证词、南京安全区档案、其他第三者证词等相互佐证,证实了日军在占领南京后犯下的谋杀和大屠杀平民、强奸、毒品贸易等滔天罪行,使世界人民了解到日军在战争期间的丑恶行径。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80年后的今天,随着日本"历史修正主义"思潮的不断高涨,基于历史事实研究南京大屠杀和审视日本国家战争责任尤为重要。威尔逊等西方人士的第三方史料无疑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有力佐证。
- 王毅
- 关键词: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
- 江苏省城乡空间融合的形态演化研究被引量:31
- 2017年
- 选取1980~2010年5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作为数据源,获取江苏省近30a的城乡建设用地变化数据,在空间分析和景观分析等方法支持下,分析城乡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揭示城乡空间融合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并归纳不同类型的城乡空间融合模式。结果表明:(1)城镇空间扩展方面,数量变化呈先平缓后急剧增长特征,空间形态变化首先以外部扩展为主,然后进入斑块边缘间的填充扩展的循环过程,苏锡常地区城镇空间的扩展最为密集;(2)农村地域变化方面,总量呈小幅增长态势,江苏北部沿淮河地区农村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密集,沿江地区逐渐形成农村建设用地的次级密集区;(3)城乡空间融合过程方面,城乡空间开始由离散扩展逐步向粘合扩展过渡,城乡连通程度逐步提高,苏南地区城乡粘合扩展最为明显;(4)城乡空间融合的动力机制和地域模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开发区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是江苏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依据空间形态变化特征和主要动力因素,江苏省具有3种城乡空间融合发展类型:枢纽链接模式、集聚吞并模式、融合扩展模式。
- 车冰清陆玉麒王毅
- 关键词:城乡融合建设用地
-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旅游意识的思考被引量:1
- 2012年
- 需要对中学生加强旅游意识教育。由于地理课程体系中旅游教育地位不够突出、教材编写存在不足、教学过程缺乏挖掘和旅游教育的实践性难以满足等原因,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旅游意识教育相对薄弱。提出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中学生旅游意识培养的对策,包括提高重视程度、挖掘和深化旅游知识、加强乡土旅游教育、完善中学硬件和软件设施等。
- 丁正山王毅
- 关键词:地理教学旅游意识
- 江苏省流动人口分布的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基于城乡建设用地的探讨被引量:12
- 2017年
- 基于乡镇单元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相应年份的城乡建设用地数据,运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城镇—农村尺度江苏省流动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揭示驱动人口流动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规模分布特征是具有较长大值右尾部的正偏分布,总体的集聚趋势增强,城镇和乡村集聚流动人口差距变大;(2)空间呈现高值集聚特征,热点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城镇,沿江地区流动人口高密度区域逐渐连绵化;(3)增长变化呈现长江以北地区城镇的流入人口增加、农村的输出人口减少,以及长江以南地区城镇的流入人口快速增加、农村的流入人口普遍增加的特征;(4)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乡镇企业繁荣、交通可达和政策导向是影响江苏省流动人口集聚的四大动力。
- 车冰清车冰清陆玉麒陆玉麒
- 关键词:流动人口城乡建设用地
- 城市门户性与中国门户群研究被引量:15
- 2017年
- 基于职能与区位二元视角,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14年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门户性、门户等级体系、门户群以及门户城市的空间结构与意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门户性在地带性尺度上呈"东中西"三级递减空间格局,东部地区门户城市空间集群趋势明显,中部、西部地区缺乏明显的高值集群。2中国门户城市划分为4个等级,高等级门户沿海、沿江、沿边指向性明显,低等级门户广泛分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3中国门户城市可划分为辽东半岛、京津秦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海峡西岸和珠江三角洲六大门户群,六大门户群的腹地范围差异较大且区域分工明显。
- 王毅陈娱陆玉麒车冰清丁正山余茂军
- 关键词:城市
- 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研究综述——基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研究
- 2017年
- 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历程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中外学者历来非常重视对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研究者多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方法对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宏观考察,并注重中外对比;从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侧重于对区域经济史进行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者主要是对微观个案以及企业史、劳工史进行考察。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不难发现,学术界对民国时期中国棉纺织业的研究开始较早,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但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王毅
- 关键词:民国时期棉纺织业
- 试论建国初期江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 2017年
- 江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当时全国的一个缩影,在改造过程中呈现出国家政权的强力保障作用,贯穿对富农的阶级斗争路线,以基点带全面形成农业互助合作网,注重农业增产和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的一致性等特点。增加农业产量和社员收益,做好分配工作和正确处理两种错误偏向则是在合作化过程中取得的宝贵历史经验。
- 王毅
-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历史经验
- 我国城市中心性与门户性统一测度--兼论我国城市体系等级结构
- 中心性与门户性是城市的两种基本属性.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城市中心性、门户性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的的空间格局,并基于中心性与门户性的综合水平,借助修正引力模型建构我国城市体系.结果 表明:①城市的中心性和...
- 王毅陆玉麒
- 关键词:城市中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