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华

作品数:73 被引量:340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5篇缺血
  • 43篇脑缺血
  • 27篇鼠脑
  • 27篇大鼠脑
  • 26篇再灌注
  • 26篇灌注
  • 24篇缺血再灌注
  • 24篇脑缺血再灌注
  • 18篇再灌注损伤
  • 17篇大鼠脑缺血
  • 16篇脑缺血再灌注...
  • 10篇尤瑞克林
  • 10篇他汀
  • 9篇鼠脑缺血再灌...
  • 9篇大鼠脑缺血再...
  • 8篇缺血后
  • 8篇干细胞
  • 8篇大鼠脑缺血再...
  • 7篇血管
  • 7篇瑞舒伐他汀

机构

  • 5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3篇泉州医学高等...
  • 2篇泉州市第一医...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惠安县医院

作者

  • 53篇王杰华
  • 20篇李国前
  • 17篇洪诸权
  • 12篇杨小霞
  • 11篇潘莹
  • 9篇刘楠
  • 9篇张逸仙
  • 8篇陈荣华
  • 8篇杜厚伟
  • 4篇肖迎春
  • 4篇翁金森
  • 2篇林克旭
  • 2篇黄华品
  • 1篇刘晓东
  • 1篇张含
  • 1篇刘德山
  • 1篇许斐凡
  • 1篇吴志生
  • 1篇秦丹霞
  • 1篇贾小力

传媒

  • 7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吉林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3篇北方药学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09
  • 4篇2008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血栓通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36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于缺血2h后再灌注后24h后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VEGF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组脑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VEGF的表达有关。
王杰华潘莹
关键词:复方血栓通胶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ADSC治疗...
王杰华
文献传递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及bFGF和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脑缺血后微血管生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prague-Dar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局灶性脑缺血组(MCAO组)、溶剂对照组(vehi...
王杰华刘楠杜厚伟翁金森陈荣华肖迎春张逸仙
关键词:血管生成BFGFVEGF
文献传递
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对大鼠脑缺血后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ADSC治疗组(...
王杰华
关键词:脑梗塞神经功能突触素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探究于临床中治疗急性脑梗死使用尤瑞克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在泉州市第一医院经诊断并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80例,已通过条件筛查得出并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尤瑞克林行静脉滴注。随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氏指数(BI)评分以及椎基底动脉动脉血流速度情况、治疗前后日常情绪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BI评分相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案中添加尤瑞克林,能明显加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征恢复效果。
王杰华洪诸权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尤瑞克林
通心络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bF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模型组、生理盐水组、药物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三组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术后3 d、7 d、14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缺血皮质中bFGF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通心络胶囊组缺血皮质中bFGF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提高脑缺血大鼠脑组织bFGF的表达,从而减轻局灶性脑梗死引起的神经损伤。
陈淑增王杰华
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脑缺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跑台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后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训练(treadmill exercise)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缺血梗死灶周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其受体(IGF-IR)表达的影响。方法42只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
张逸仙刘楠杜厚伟陈荣华王杰华林克旭
关键词:脑缺血IGF-1IGF-1R
文献传递
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RhoA和Rock2表达的影响
2017年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移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RhoA和Rock2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和ADSC组。体外分离培养ADSC,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ADSC组于造模成功后经侧脑室注射ADSC悬液,模型组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各组大鼠分别于7 d和14 d处死取材,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脑皮质RhoA和Rho相关激酶2(Rho-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s 2,Rock2)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和ADSC组各个时间点大脑皮质RhoA和Rock2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增多(P<0.05);ADSC组各个时间点大脑皮质RhoA和Rock2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ADSC移植可抑制脑缺血损伤后RhoA和Rock2的表达,从而促进神经功能重塑。
王杰华洪诸权潘莹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脑缺血RHOROCK2
尤瑞克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IGF-1和IGF-1R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区脑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表达的影响,分析尤瑞克林的脑保护机制。方法:2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和实验组(n=8)。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接受相似手术处理,但是不插入线栓,实验组大鼠再灌注后5min给予尤瑞克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正常喂养。在缺血2h再灌注48h后断头取脑,采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阳性细胞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实验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IGF-1和IGF-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结论:尤瑞克林可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GF-1和IGF-1R的表达有关联。
王杰华李国前杨小霞洪诸权
关键词:尤瑞克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乌司他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药物治疗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各组缺血皮质中TNF-α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缺血皮质中TNF-α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明显下调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司他丁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可改善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
秦丹霞王杰华张含
关键词:乌司他丁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损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