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颖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地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壳
  • 1篇地壳垂直位移
  • 1篇地壳运动
  • 1篇青藏
  • 1篇青藏高原
  • 1篇高程基准
  • 1篇高程基准面
  • 1篇GPS
  • 1篇GPS技术
  • 1篇冰川

机构

  • 4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王文颖
  • 2篇杨志强
  • 1篇付宗堂
  • 1篇陈建明
  • 1篇张祥松

传媒

  • 2篇西安地质学院...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4
  • 2篇199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的新近变化被引量:7
1996年
根据重复地形测量、文献记述以及访问当地群众,比较确切地重建了巴托拉冰川最近100多年来的历史变化。从上世纪下半叶至本世纪30年代,很多文献记录表明巴托拉冰川在前进。30年代以后冰川开始衰退,从1944~1954年该冰川退缩了300m(平均30m/a)。1954~1966年左右,末端大冰崖退缩了527m(44m/a)。1974年我们发现巴托拉冰川末端中部大冰崖在1966~1974年前进了90m(11 m/a),1975,1978和1980年再次测量,发现该大冰崖又分别前进了9.6,26.8和10m。1984年根据冰面地貌标志和粗略测量,Shroder et al.(1984)认为巴托拉冰川已衰退,与1974年大冰崖位置比较已退缩了100~250m。从1984~1994年冰崖继续呈现衰退和变薄。我们还发现:巴托拉冰川波动的一般趋势与喀喇昆仑山不同地段的其它冰川似乎呈现一定的相似性。
张祥松陈建明王文颖
珠穆朗玛峰高程与板块构造运动问题被引量:2
1993年
喜马拉雅山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碰撞而形成,这已被当代多数有关科学家所认识。一些测量数据也表明喜马拉雅山现在仍在快速隆升。而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的高程的测定,也成为当代地学界的热点。本文结合最新资料对精确测定珠峰高程的一些问题,诸如水准基面、峰顶标志和积雪等进行了讨论。
杨志强王文颖
关键词:高程基准面
青藏高原的地壳运动及其测量
1848—1852年,英国组织的印度测量队在乔治·埃佛勒斯和安德鲁·华夫的领导下,从喜马拉雅山的摩天群峰中,首次确定珠穆朗玛峰为地球上的最高峰.当时以印度洋为基准面所算出的珠穆朗玛峰的海拔为8840m(29002ft)....
王文颖
文献传递
GPS技术在测量喜马拉雅山地区板块运动和地壳垂直位移中的应用被引量:2
1993年
大量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一座年轻的快速隆升的山脉,而支持这种主张的定量数据却不多。本文在多次实地工作的基础上(尤其是1991年所进行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并结合有关资料,对喜马拉雅山的板块运动和垂直地壳位移作以阶段性的研究。
王文颖杨志强付宗堂
关键词:地壳GP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