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军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鼠疫
  • 3篇疫源
  • 3篇疫源地
  • 3篇宿主
  • 3篇DNA条形码
  • 2篇蚤类
  • 2篇鼠疫自然疫源...
  • 2篇自然疫源
  • 2篇自然疫源地
  • 2篇寄生蚤
  • 1篇形码
  • 1篇硬蜱
  • 1篇软蜱
  • 1篇鼠疫宿主
  • 1篇宿主动物
  • 1篇体表
  • 1篇田鼠
  • 1篇条形码
  • 1篇啮齿
  • 1篇啮齿动物

机构

  • 7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7篇王建军
  • 4篇刘俊
  • 4篇张忠兵
  • 3篇常子丽
  • 3篇刘芳
  • 3篇范蒙光
  • 3篇杨秀峰
  • 2篇马志东
  • 2篇李建云
  • 2篇杨志羡
  • 1篇赵成祥
  • 1篇李振林
  • 1篇郭威
  • 1篇武正华
  • 1篇胡艳红
  • 1篇杨晓娟
  • 1篇李科
  • 1篇王浩辉
  • 1篇刘云霞
  • 1篇王姝懿

传媒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内蒙古主要蚤类宿主及其寄生蚤地区分布被引量:6
2008年
杨秀峰王建军刘俊刘云霞
关键词:宿主动物寄生蚤蚤类鼠疫自然疫源地疾病预防控制媒介昆虫
内蒙古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及体表寄生蚤类名录被引量:2
2009年
通过对内蒙古现有的蚤标本及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对4个类型的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及其寄生蚤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体表寄生着多种寄生蚤,但迄今仅发现部分蚤种具有鼠疫流行病学意义。呼伦贝尔高原蒙古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于1923年仅自旱獭体中检出鼠疫菌,至今并未从寄生蚤中检出鼠疫菌。而在其他疫源地的主要宿主体表的多种寄生蚤中检出了鼠疫菌。
杨秀峰刘俊王建军
关键词:自然疫源地寄生蚤
内蒙古蚤类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研究内蒙古4型疫源地蚤类中自然染疫蚤的种类,分析该地区蚤类的鼠疫流行病学意义。方法收集整理历年鼠疫自然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和检测中检出鼠疫菌的蚤种种名和检出地点。结果内蒙古发现的122种(亚种)蚤类中,从30种(亚种)蚤体中检出鼠疫菌。结论 4型疫源地中3个疫源地的主要媒介蚤种都可自然感染鼠疫菌,几乎所有次要媒介蚤中都检出鼠疫菌。
刘俊王建军杨秀峰
关键词:蚤类鼠疫流行病学
DNA条形码鉴别内蒙古地区啮齿动物被引量:4
2013年
为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啮齿动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检测了内蒙古地区7种啮齿动物的59条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用MEGA5.0软件计算GC含量、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构建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所有序列富含AT,大部分鼠种都有特定的氨基酸组分。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6%,不同鼠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NJ进化树能清楚的区分7个不同的类群。所以认为通过COI基因应用DNA条码技术可以鉴别内蒙古地区的啮齿动物。
常子丽刘芳王建军李建云胡艳红武正华王浩辉李科杨志羡马志东范蒙光张忠兵
关键词:DNA条形码啮齿动物COI基因
布氏田鼠疫源地鼠疫宿主动物DNA条形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鼠疫宿主动物进行分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 采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高原布氏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7种啮齿动物,包括布氏田鼠、达乌尔黄鼠、达乌尔鼠兔、蒙古毛足鼠、五趾跳鼠、长爪沙鼠和大沙鼠,提取肝脏组织,进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 (CO Ⅰ)基因序列分析,用MEGA 5.0软件计算GC含量,通过双参数(Kimura-2-parameter,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共获得61条CO Ⅰ基因序列片段,每条序列长度657 bp.五趾跳鼠、布氏田鼠、长爪沙鼠、达乌尔鼠兔、蒙古毛足鼠、大沙鼠、达乌尔黄鼠的GC含量分别为(46.945±0.109)%、(43.836±0.000)%、(40.313±0.084)%、(47.514±0.073)%、(41.838±0.073)%、(40.335±0.000)%、(39.467±0.032)%,除大沙鼠和长爪沙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上述7个鼠种在第1位密码子处GC含量分别为(57.534±0.000)%、(55.251±0.000)%、(54.338±0.000)%、(57.078±0.000)%、(55.308±0.057)%、(53.881±0.000)%、(56.164±0.000)%,除布氏田鼠和蒙古毛足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述7个鼠种在第3位密码子处GC含量分别为(40.835±0.328)%、(33.790±0.000)%、(24.136±0.253)%、(43.455±0.218)%、(27.740±0.207)%、(24.201±0.000)%、(19.772±0.097)%,除大沙鼠和长爪沙鼠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鼠种的GC含量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鼠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3,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34 8,NJ系统发育树能清楚的区分7个不同的类群
常子丽张忠兵刘芳王建军马志东李振林赵成祥杨晓娟范蒙光
关键词:DNA条形码鼠疫
内蒙古部分蜱类标本的鉴定及其医学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医学节肢动物中蜱作为主要的媒介生物不仅叮咬人和动物,吸食其血液,也是许多严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内蒙古有关蜱类的系统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姚文炳等为代表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内蒙古蜱类的研究论文,这些文献资料散布在各种期刊和书籍中,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在研究与蜱类有关的疾病中也收集了内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蜱类标本1000余份,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和检视标本发现内蒙古蜱类共有2科7属27种,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部分蜱类标本的鉴定结果,并列出了内蒙古蜱类的分布和宿主。另外,对内蒙古蜱传疾病的研究做了回顾。
王建军郭威刘俊张忠兵
关键词:宿主
DNA条形码鉴别内蒙古地区大沙鼠
2014年
目的探究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鼠疫宿主动物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检测了内蒙古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内形态上鉴定为8种啮齿动物的78条线粒体COⅠ基因657bp的片段序列,经过双参数法计算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NJ)构建分析系统发育树。结果除大沙鼠外,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6%,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1%,而14只大沙鼠种内遗传距离高达8.1%,而分成2组后种内遗传距离最大为0.1%。NJ进化树能清楚的区分不同的鼠种。结论通过COⅠ基因应用DNA条码技术可以对内蒙古的鼠疫宿主动物进行鉴别,同时认为乌兰察布长爪沙鼠疫源地的大沙鼠可能存在2个亚种。
常子丽范蒙光张忠兵刘芳李建云王姝懿王浩珲杨志羡王建军
关键词:DNA条形码CO大沙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