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小华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移植瘤
  • 6篇小鼠
  • 5篇血管
  • 5篇血管生成
  • 5篇血管生成抑制
  • 5篇血管生成抑制...
  • 5篇抑制剂
  • 5篇制剂
  • 5篇顺铂
  • 5篇肿瘤
  • 5篇肺癌
  • 4篇苏拉明
  • 4篇小细胞
  • 4篇化疗
  • 4篇非小细胞
  • 4篇TNP-47...
  • 3篇选择素
  • 3篇皮素
  • 3篇槲皮素

机构

  • 14篇湘南学院附属...
  • 1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23篇王小华
  • 13篇张忠山
  • 12篇李国亮
  • 10篇张平
  • 8篇曹苏娟
  • 7篇贺兼斌
  • 7篇欧立文
  • 6篇伍鑫
  • 4篇周意华
  • 3篇谢开红
  • 2篇王铮
  • 2篇龙治峰
  • 1篇袁才佳
  • 1篇蒋显勇
  • 1篇曾小春
  • 1篇段宝春
  • 1篇宋杰涛
  • 1篇杨祚升
  • 1篇陈晓利
  • 1篇易艳军

传媒

  • 9篇湘南学院学报...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癌症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世界肿瘤杂志
  • 1篇美国中华临床...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2010年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后,治疗组胸腔内注入顺铂和香菇多糖,对照组胸膜腔注入顺铂,每周1次,连续2~3次,4周后评价疗效、生活质量改善和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差异。结论香菇多糖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效果好,毒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曹苏娟李国亮张忠山王小华伍鑫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香菇多糖顺铂
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抗肿瘤研究和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新生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前提条件 ,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来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抗血管生成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的新策略。TNP - 4 70以其高效低毒的特性被认为是目前最具有前途血管生成抑制剂 ,并于 1 992年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各种人类癌症 ,近年来研究TNP - 4 70的文献较多 ,现对其抗肿瘤作用机制。
王小华张平
关键词:TNP-470血管生成抑制剂抗血管生成疗法肿瘤转移
复发转移乳腺癌6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复发转移乳腺癌病人,采取化疗,结合手术、放射治疗、术后辅助化疗。结果46例伴有内脏转移的多个部位以上复发转移病人,经化疗病灶缩小明显(PR)14例,病情稳定(SD)16例,病情进展(PD)16例,临床获益(CR+PR+SD)65%(30/46),1年生存率65%。22例单个复发转移病灶化疗后PR 20例,PD 2例,临床获益90%(20/22),2年无瘤生存率90%。结论乳腺癌复发转移应以化疗为主,配合手术、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张忠山李国亮谢开红周意华曾小春王小华
关键词:乳腺癌复发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CEA、CYFRA21-1检测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断21-1(CYFRA21-1)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对1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水平进行检测,并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CEA、CYFRA21-1水平在NSCLC化疗前后有明显变化(P<0.05);肺癌组化疗有效者(CR+PR)2种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下降(P<0.05),病情稳定(NC)和进展者(PD)二者水平无变化(P>0.05);CEA对于肺腺癌,CYFRA21-1对于肺鳞癌化疗前效果的评定具有一定的价值。结论检测CEA、CYFRA21-1水平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疗效的判断。
谢开红李国亮张忠山王小华周意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标记物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记物CEA、Cyfra21-1、NSE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病理分型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96例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前,30例健康人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结果肺癌组治疗前CEA、Cyfra21-1、NSE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3种肿瘤标记物在肺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中的水平有差异(P均<0.05);肿瘤标记物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呈升高趋势,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也增加;3种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与各单项指标检测比较,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增高(P<0.05)。结论血清CEA、Cyfra 21-1、NSE联合检测用于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参考价值,并有助于肺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评估。
谢开红李国亮张忠山王小华周意华
关键词: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标记物
骨髓转移癌2例临床及骨髓涂片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2例骨髓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骨髓转移癌的实验诊断水平,帮助临床早期干预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1月经骨髓形态学检查发现的2例典型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骨髓涂片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找到原发肿瘤并经病理活检检查确诊,1例为前列腺癌,1例为鼻咽癌;2例患者均有血象异常(贫血、外周血涂片出现幼红、幼粒细胞)及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骨髓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骨髓穿刺过程中可见骨髓稀释和干抽现象,2例患者涂片均找到数量不等的癌巢和单个散落的癌细胞,多见于片尾及边缘。结论骨髓涂片检查是骨髓转移癌的有效诊断方法之一,对不明原因的贫血、骨痛及发热者,应考虑骨髓转移癌的可能。
蒋显勇陈晓利易艳军袁才佳李红全黄明王小华
关键词:骨髓转移癌骨髓细胞学检查癌细胞
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对肺腺癌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观察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对肺腺癌LA795细胞的T739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接种LA795肺腺癌细胞T739小鼠随机分成5组:A对照组、B顺铂组(DDP)、C槲皮素组、D苏拉明组、E槲皮素+苏拉明组。用药16d,观察药效、不良反应及肿瘤生长情况,于接种后24d处死各组小鼠,收集移植瘤标本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增殖核抗原(PCNA)的表达,原位凋亡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结果:①B、C、D、E各用药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瘤质量明显低于A组(P<0.05),其抑瘤率分别为23.03%、39.77%、34.40%、54.70%,联合用药组抑瘤作用明显者增强(P<0.01)。②光镜观察:B、C、E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D、E组肿瘤间质中血管数减少。③免疫组化:D、E组MVD值明显低于A、B、C组,各用药组都能减少VEGF、PC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差异显著性;各用药组的凋亡指数都比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④不良反应:B组有不良反应。结论:槲皮素联合苏拉明可明显抑制肺腺癌细胞在小鼠体内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其微血管形成、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贺兼斌张平王小华欧立文龙治峰
关键词:腺癌苏拉明肿瘤移植
胃癌组织中Tiam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Tiam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胃癌和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iam1蛋白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Tiam1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U=4.964,P<0.01);且随着TNM分期的升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肿块大小的增加及浸润深度的增加,Tiam1蛋白染色阳性率逐渐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i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结论 Tiam1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曹苏娟李国亮张忠山王小华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
TNP-470联合CTX对小鼠LA795肺腺癌生长和转移抑制作用
目的:为了探讨TNP-470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本实验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TNP-470单用或联合CTX对小鼠LA795肺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方法:将40只接种高转移性LA795肺腺癌细胞的T7...
王小华
关键词:TNP-470环磷酰胺P-选择素凋亡
文献传递
支气管哮喘气道IL_4和IL_(12)动态变化及对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哮喘)炎症促进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炎症抑制因子(IL-12)的变化趋势,相互关系及对气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用卵蛋白(OVA)敏原制备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在激发后1、8、24、48、96h及7、14d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与嗜酸细胞数(EO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BALF中IL-4、IL-12的浓度。结果OVA激发后,气道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EOS计数1h上升,8h后迅速上升,24h达到高峰期,96h后开始回落,7~14d回落到略高于对照组;炎症细胞总数1h上升,8h后迅速上升,24~96h处于高峰期,7d回落到接近8h水平,14d接近基础水平。BALF中,IL-4在1h上升,8~96h处于高峰期,7~14d回落到基础水平;IL-12在1h上升,8处于低水平,24h上升,48~96h处于高峰期,7~14d回落到基础水平;EOS与IL-4有正相关性(r=0.74,P<0.001),与IL-12无相关性(r=-0.13,P>0.05),与IL-4/IL-12有密切相关性(r=0.85,P<0.001)。结论哮喘气道中存在IL-4/IL-12比值失衡,IL-4/IL-12比值对哮喘气道炎症反应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欧立文张平杨祚升龙治峰贺兼斌王小华
关键词:气道炎症反应IL12IL4细胞总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