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鹏
- 作品数:30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韶关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屈大均佚著《罗浮书》的发现与辨析
- 2009年
- 清初宋广业编《罗浮山志会编·纂辑书目》列有屈大均《罗浮书》一著。笔者所见有关屈大均的研究资料,以及各类禁书资料皆未言及此著。今对《罗浮山志会编》(以下简称《会编》)引录的资料真伪作一辨析。
- 王富鹏
- 关键词:屈大均伪作
- 曹寅与王士禛关系考被引量:2
- 2007年
- 清朝初期三藩之乱以后社会由乱而治,朝廷的统治策略和文化政策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因着这种变化,王士禛和曹寅在康熙诗坛上也占据了特殊的地位,产生了特殊的影响。他们二人都是贯彻康熙文化政策的重要人物。考察二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曹寅的社会地位与社会交际。
- 王富鹏
- 关键词:赵执信交游文化政策
- 沈用济选刻《岭南三大家诗选》考述被引量:1
- 2016年
- 沈用济编《岭南三大家诗选》鲜有知者。沈选虽然缘于王隼选本之不足,但选诗的起因,却是受梁佩兰之托。沈选分屈大均《道援堂集》、梁佩兰《六莹堂集》和陈恭尹《独漉堂集》,分别单独刊行。三者当中可以确信已经刊行且存世的只有屈大均《道援堂集》十卷,其馀二者,当亦刻成印行。沈用济选三家诗始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康熙四十五年夏前全部选就,之后陆续刊出。惜在乾隆时期曾遭禁毁,故罕见于世。
- 王富鹏
- 关键词:屈大均
- “岂不怀匡济,天运当何如”──论天然禅师的安攘匡济情怀与通脱的应世方式
- 2010年
- 清初岭南佛门领袖天然禅师,年轻时抱有强烈的报国安民的情怀。虽然在明亡之前即已剃度,但安攘济世之心并未泯灭。甲申、乙酉之后,身为僧人的他,并未真正弃绝世事。他的一些行为仍与变乱的时局密切相关。其后,他在诗歌中不断地抒写着故国丘墟之感。其沧海桑田之作俨然前明遗民。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拒绝与新朝官员的交接。甚至其诗歌中还有一些肯定新朝官员的作品。可以看出天然禅师在应世方式上是相当通脱的。
- 王富鹏
- 关键词:明末清初
- 论《红楼梦》后四十回对甄宝玉的成功塑造被引量:5
- 2011年
- 甄宝玉的主要性格在前八十回远没形成。这一形象几乎可以说是后四十回的独立创造。由前八十回的任性纯真的少年转变成后四十回大谈仕途经济的"禄蠹",就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说是成功的。由曹雪芹人物设计的对称原则可知作为贾宝玉对称人物的甄宝玉不可能是对贾宝玉这一形象的机械重复,其主要性格应该表现出与贾宝玉完全相反的特征。甄宝玉的转变使曹雪芹的忏悔意识、补天思想以及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观念都落到了实处。甄宝玉经过家族败落和声色警示之后发生性格的重大变化,就如经过"成年考验"之后,完成了个人的社会化和成人化的过程。甄、贾宝玉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存在,是人理想的存在方式(既逍遥自放,又审情入世)在现实中的分解。敢于让人物性格作出完全逆向转变的作者非曹雪芹莫属。
- 王富鹏
- 关键词:甄宝玉忏悔意识后四十回
- 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评杜兴梅、杜运通《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
- 2012年
- 杜兴梅、杜运通教授的《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精品评注》精选了从先秦到清末有代表性的音乐文学作品418首(篇),从音乐与文学两个侧面逐一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与评介。该书内容丰富、主旨鲜明、评注结合、雅俗共赏,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它提供了该领域前所未有的一种新读本,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研究无疑是一次创新与突破。
- 王富鹏
- 关键词:音乐文学雅俗共赏
- 论贾宝玉的双性化性格特征及其实质
- 2000年
-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 ,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 ,从而促成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 ,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 ,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贾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 。
- 王富鹏
- 关键词:《红楼梦》
- 论《红楼梦》影子人物体系的建构与小说叙事结构的形成被引量:13
- 2016年
- 人物之间的相互影映是《红楼梦》人物体系设置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深刻地影响了小说的叙事结构。围绕着宝黛钗和王熙凤几位核心人物,小说设置了众多影身形象。小说以钗黛为两个中心分别建构了两大影子形象群。钗黛之上,秦可卿为其总影,而香菱又为全部红楼年轻女性之总影。通过这些影身形象,小说建构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人物体系。这个人物体系一定意义上建构了小说核心的叙事结构。
- 王富鹏
- 关键词:叙事结构
- 岭南三大家合称之始及序第被引量:4
- 2008年
- 近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说法,"岭南三大家"合称始于王隼编选《岭南三大家诗选》之前。文章详细追溯了屈大均、陈恭尹和梁佩兰三人合称形成的时间,纠正了这样一个似乎无可质疑的说法。屈、陈、梁三人的序第,自王隼选诗之后,即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分别以屈、陈、梁为首者各有其人。文章通过对数百年来不同说法的统计和归纳,得出的结论是首为大均,次为恭尹,梁殿其后。这一序第,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是综合数百年间人们多种评价的结果,而非个人的观点。
- 王富鹏
- 关键词: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
- 论梁佩兰的“独醒”与其仕清之选择被引量:1
- 2007年
- 梁佩兰为"岭南三大家"之一,年轻时即热衷仕进。他积极入仕新朝,与他对明末清初的局势的认识有着一定的联系。他认为满清军队已经基本上占领了全国,仅凭岭南一隅已不可能再有作为。甚至嘲笑一些抗清志士行为迂阔,于事无补。自己则希望趁各方政治势力都急需人才的时候,及早入仕。闲吟牡丹,不说兴亡是他对明末之事采取的态度。由于这种心迹不便宣讲,致使他产生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心迹是当时许多入仕新朝者所共有的,因人人讳言,反而使梁佩兰的这些作品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成了解读时人心态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 王富鹏
- 关键词:独醒孤独感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