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王先娥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平菇
  • 3篇玉米
  • 2篇提纯
  • 2篇平菇品种
  • 2篇向日葵
  • 2篇复壮
  • 2篇高产
  • 1篇袋栽
  • 1篇地块
  • 1篇地力
  • 1篇地势
  • 1篇玉米地
  • 1篇玉米青枯病
  • 1篇杂菌
  • 1篇杂菌污染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环境
  • 1篇增产
  • 1篇增产技术
  • 1篇制种

机构

  • 9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9篇王先娥
  • 5篇王克
  • 3篇傅玉红
  • 2篇武殿林
  • 2篇付玉红
  • 1篇王富荣
  • 1篇石秀琴
  • 1篇郑联寿
  • 1篇冯未娥
  • 1篇赵书平
  • 1篇郭玉宏
  • 1篇张素珍

传媒

  • 3篇山西农业科学
  • 2篇山西农业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食用菌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1
  • 1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生料栽平菇如何防止杂菌污染
1999年
防止杂菌污染是生料栽培平菇高产的重要环节,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净化栽培环境 即对栽培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理消毒灭菌治虫,清除引起污染的最大隐患。菇房可用硫磺或甲醛熏蒸。
傅玉红王克冯未娥王先娥
关键词:平菇生料栽培杂菌污染栽培环境
平菇品种的筛选提纯与复壮被引量:1
1999年
选择在我区表现较好的三个平菇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通过三种处理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孢子配对复壮效果好,但选育方法要求高,条件严格,操作技术较复杂;而以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株,产量虽比孢子选育稍低,但方法简便易行。
傅玉红王克王先娥郭玉宏
关键词:平菇提纯复壮
酒糟袋栽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对3个不同金针菇菌株,设7个不同培养料配方,采用3种不同栽培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酒糟为主料加玉米面配方,用整覆土墙式栽培法生产金针菇效果最好。不仅菌丝生长发育快,子实体形成早,返潮快,生物效率高,而且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技术易掌握,适宜推广。
傅玉红王先娥王克
关键词:金针菇酒糟袋栽高产技术
忻州地区向日葵综合增产技术调查被引量:4
1990年
1986年以来,我们对忻州地区全区的向日葵生产进行了调查,认为全区向日葵生产面临病害蔓延,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等严重问题。本文就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一、推广优良品种,建立无病和轻病区良种繁育基地食用品种目前尚无优良杂种应用,仍以老品种为主,所以当前在食用向日葵品种退化混杂、带菌严重的情况下,应首先在生产上做到异地调种,其规律是从高海拔、高纬度的轻病区调种到低海拔、低纬度的重病区。重病区的种子严禁在生产上应用。二、开发向日葵新产区。
武殿林杜宣文王先娥
关键词:向日葵增产技术
向日葵霜霉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向日葵霜霉病是山西省植物检疫对象.1986年在忻州地区首次发现.主要分布在忻定盆地向日葵春、夏播混种区.带菌种子、病株残体和病田土是该病的初侵染来源.春播向日葵发病较轻,但其病株产生的孢子囊可成为夏播向日葵的再侵染菌源.在夏播后多雨高湿的年份,向日葵幼苗再侵染很严重,发病率高达80%以上.播种晚,连作或相邻种植病害加重.当前生产用品种均不抗病,己筛选出5个高抗油用型杂交种可供生产试种.用瑞毒霉拌种,防治效果可达94%以上.
王富荣蔚志强石秀琴杜宣文武殿林王先娥
关键词:向日葵霜霉病病害
平菇品种的筛选提纯与复壮
1998年
针对我区引进平菇品种多,产量不高,品质欠佳,转代次数不明,适应性差等问题,我们从引进品种中选出表现较好的三个平菇品种进行提纯复壮,通过三种处理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孢子配对复壮得到的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抗性强,产量高,菇质好,但选育方法要求高,条件严格,操作技术就复杂;而上述组织分离去得到的菌株,产量虽比孢子选育稍低,但方法简便易行。结论:应定期对优良平菇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以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生育特性。
付玉红王先娥王克
关键词:平菇提纯复壮
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的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通过对玉米青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的研究 ,结果表明 :青枯病始发期一般在 8月下旬 ,盛期在 9月上中旬 ,不论何时播种 ,开始发病都是在玉米灌浆末至乳熟初期 ,高峰在乳熟后至蜡熟期。玉米灌浆乳熟期多雨高湿的条件有利发病 ;品种的抗病性与病害的发生流行关系密切 ;早播或早熟玉米发病重于晚播或中晚熟玉米 ;连作、密植、缺钾等条件下发病偏重。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导致青枯病浒的重要因素。
王先娥赵书平郑联寿
关键词:玉米青枯病发病规律品种抗病性
鲁单50号玉米正交制种技术
2001年
一、选好制种田 选择隔离安全、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地力均匀、排灌良好的地块,大面积连片制种.
赵书平王先娥张素珍
关键词:制种技术玉米排灌地块地力地势
玉米地套种平菇高产技术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付玉红王先娥王克
关键词:玉米平菇套作高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