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洁

作品数:30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文化科学
  • 15篇艺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3篇音乐
  • 11篇高校
  • 8篇教育
  • 8篇表演
  • 7篇音乐表演
  • 7篇音乐表演专业
  • 7篇教学
  • 7篇表演专业
  • 6篇戏曲
  • 5篇花鼓
  • 5篇花鼓戏
  • 4篇音乐教育
  • 4篇应用型人才
  • 4篇应用型人才培...
  • 4篇课程
  • 4篇乐教
  • 4篇非物质文化
  • 4篇非物质文化遗...
  • 3篇地方高校
  • 3篇实践教学

机构

  • 29篇焦作师范高等...

作者

  • 29篇汤洁

传媒

  • 7篇教书育人(高...
  • 6篇中国戏剧
  • 4篇和田师范专科...
  • 2篇中国成人教育
  • 2篇四川戏剧
  • 2篇艺术评论
  • 2篇焦作师范高等...
  • 2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美与时代(创...
  • 1篇管理学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5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保护当代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的调查研究
2009年
皮影戏是东方民族一种优美的民间戏曲艺术,它历史悠久、形象美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曾辉煌一时的戏曲艺术正在慢慢地萎缩。下来,表明其具有适应民间文艺需求的方面,有其自身的生命力。那么,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更好地保护中国当代的皮影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抓住机遇,加快自身表现方式改革。第二,政府要加大支持投入,加强保护意识。
汤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戏曲艺术民间文艺
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中钢琴教学的思考
2005年
钢琴课是高师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音乐学院不同,应体现高师教育的本位性,在方法上,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探索精神,注重职能性与实用性。
汤洁
关键词:主干课程高师音乐教育即兴演奏钢琴基础钢琴课伴奏能力
论练习钢琴的有效方法被引量:1
2011年
钢琴课是一门技能含量相当高的课程。本文以现代教育理念及现代教育技术为基本依据,按照客观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从认真读谱、难点分解慢速练习、准确把握音乐形象等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练习方法,以提高钢琴练习效率。
汤洁
关键词:钢琴练习方法
地方戏曲走进高校课堂 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精华,是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点保护对象。我国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本地区本民族观众喜爱的戏曲剧种,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国民族艺术文化的发展过程。所以,在高校开设戏曲课程,可以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识,使学生了解民族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激起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汤洁
关键词:地方戏曲高校民族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艺术
民间信仰、仪式行为、仪式音声互动关系之研究——以博爱县北石涧村丧葬仪式为例被引量:1
2009年
博爱县北石涧村李氏家族对丧葬仪式,自古至今备加重视。在北石涧村的丧葬仪式中,佛、道并没有截然分开,而是呈现出互相沟通、互相融合的趋势,表现出佛、道兼具、合二为一的特点。丧葬仪式中的音声与整个仪式过程紧密相联,实现着生者、亡魂、神灵之间的对话,同时也沟通着生者之间的交流和亲友、邻里之间的和睦之情。通过对北石涧村丧葬仪式的实地考察,对信仰、仪式和音声进行重新阐述,以揭示其丧葬仪式符号所体现的象征意义。
汤洁
关键词:丧葬仪式民间信仰音声李氏家族互相沟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河阳花鼓戏传承被引量:3
2011年
河阳花鼓戏起源、创建于河阳(今孟州市),它由清同治五年(1866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的富豪刘同德及王世芝等人创建的河阳花鼓戏班所建,自我创建,自成体系,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据《孟县文史资料》、《孟县戏曲志》记载,
汤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鼓戏传承文史资料同治
地方戏曲文化进入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 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学院为例被引量:3
2015年
河南是“戏曲之乡”,有着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和种类繁多的戏曲剧种。明清以来,在河南有据可查的剧种就有矫中之多。到了80年代,有专业剧团演出的戏曲居蝌仍有31种,尤其悬可南豫剧,可嘶觉暑可南人的骄傲,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从宝岛台湾到鸭绿江畔,无处不有“豫剧迷”。
汤洁
关键词:戏曲文化专业课程体系高校戏曲剧种
河阳花鼓戏艺术探究
2011年
中原大地有着古老的戏曲文化,除三大剧种外,还有一些鲜为人知、濒临绝迹的稀有剧种,他们曾以灿烂多姿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熠熠闪光,河南省河阳花鼓戏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汤洁
关键词:艺术魅力花鼓戏戏曲文化剧种
应用型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被引量:3
2017年
在当前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发展背景下,本文提出加强实践教学比例、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实践教学等方面问题,对地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汤洁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
孟州土硪号子探究被引量:2
2012年
土硪号子发源于孟州市黄河两岸。据《宋史·河渠志》记载:"凡用丁夫数百或千人,杂唱齐挽,积置于卑薄之处,谓之埽岸",这种"杂唱"就是号子。土硪号子属于劳动号子的一种,属民歌的一个主要载体。土硪号子是为建造房屋打地基或加固河堤劳动中喊唱的号子。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完善起来。这类号子遍布全国,但以黄河下游筑堤劳作中流传的“硪号”最为壮观。千里大堤上响彻着成千上万的民工们唱的各种各样的“硪号”,构成了一幅有“声”有“势”、巨大无比、气势恢弘的音乐画面,这就是孟州的“土硪号子”。考察孟州土硪号子的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及其生存现状,对保护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汤洁
关键词:劳动号子黄河下游即兴创作口传心授历史渊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