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海凤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周恩来
  • 2篇新型知识分子
  • 2篇知识
  • 2篇资本主义观
  • 2篇五四前后
  • 1篇多党
  • 1篇多党合作
  • 1篇多党合作制
  • 1篇多党合作制度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政治
  • 1篇政治结构
  • 1篇政治稳定
  • 1篇知识分子
  • 1篇人口
  • 1篇人口观
  • 1篇人口问题
  • 1篇排斥
  • 1篇曲折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湘潭大学

作者

  • 8篇段海凤
  • 3篇范伟
  • 3篇李中省

传媒

  • 1篇五邑大学学报...
  • 1篇陕西社会主义...
  • 1篇广东省社会主...
  • 1篇天水行政学院...
  • 1篇菏泽学院学报
  • 1篇云南社会主义...

年份

  • 2篇2011
  • 6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资本主义观
近代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受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民主制度和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从而出现了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变革。知识分子的观念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五四前后的二十余年是中国思想界冲突...
段海凤
关键词:新型知识分子资本主义观五四前后
文献传递
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价值视野
2010年
周恩来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我们党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成果。其中,周恩来同志关于文化统一战线的思想观点则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彰显着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完美统一。在宏观层面上它是由价值主义、价值客体、价值目标和价值路径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在微观层面的实际功能上,它又是涵盖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思想和文化价值等工具效用的集合。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价值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其文化统战思想内涵和作用的全面把握,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
段海凤范伟
关键词:周恩来
多党合作制度维护政治稳定功能的实现路径——从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入手的解析
2010年
多党合作制度特殊的执政——参政的政党合作关系结构及其独特的体系功能和运行功能为维护政治平衡、实现政局稳定开拓了道路。多党合作制度在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水平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参政水平的提高。这两方面的发展为多党合作制度本身的系统循环有积极意义,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段海凤李中省
关键词:多党合作制度政治稳定
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价值视野被引量:1
2010年
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包涵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彰显着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完美统一。对于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价值分析,不仅有助于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内涵和作用的全面把握,而且对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大有裨益。
段海凤范伟
关键词:周恩来
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价值视野
2010年
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包涵着丰富的价值意蕴,彰显着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完美统一。从宏观层面的形式结构审视,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是由价值主体、价值客体、价值目标和价值路径诸要素构成的系统:就其微观层面的实际功能而言,它又是涵盖政治价值、经济价值、社会思想和文化价值等工具效用的集合。对于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价值分析,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助于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内涵和作用的全面把握,而且对周恩来文化统战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大有裨益。
段海凤范伟
关键词:周恩来
曲折反复:建国后毛泽东的人口观
2010年
建国后毛泽东并非执意于增加人口,相反,他对人口众多的难题进行过诸多思考。毛泽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是与当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密切联系的。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现象也同样出现在了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上。建国初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是导致毛泽东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可以说,在当时坚决实行强硬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条件是不完备的。因此,在人口这一问题上责难毛泽东是有失公允的。
李中省段海凤
关键词:建国后毛泽东人口问题
近代中国新型知识分子的资本主义观——以五四前后为重点的研究
近代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专制制度和传统伦理道德,受到西方先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民主制度和理性主义、人本主义的猛烈冲击,从而出现了社会的大动荡和大变革。知识分子的观念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五四前后的二十余年是中国思想界冲突...
段海凤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分子资本主义观先进文化
伍廷芳与秘鲁排斥华工的交涉被引量:1
2010年
华工问题是晚清中外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秘鲁早期积极从中国引进华工,但到了20世纪初,秘鲁采取一系列措施排斥华工、华侨。1909年,伍廷芳奉命赴秘交涉秘鲁排华事宜,经过多次会谈,伍廷芳以自禁华工的代价,换取了对方废除排华苛例。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华工、华侨的权益,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中省段海凤
关键词:伍廷芳排斥华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