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中的效果观察
- 2024年
- 目的:观察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治疗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Anorectal malformation,ARM)患儿术后排便功能障碍(Function defecation disorder,FDD)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ARM患儿62例,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接受生物反馈技术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肛门直肠测压,两组均治疗3 m,比较两组出院6 m后肛门直肠测压指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出院6 m后,观察组平均及最大静息压、初始排便阈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ntala评分及儿童生活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门直肠测压联合生物反馈技术可改善ARM患儿术后FDD,提高初始排便阈值,提升肛门功能及生活质量。
- 徐美汉李周旋陈快樊纬陈小清
- 关键词: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排便功能障碍肛门直肠测压生物反馈技术
- 胸腔镜膈疝修补术50例经验回顾
- 陈快陶俊峰樊纬刘智文徐美汉黄金狮陶强
- 婴幼儿肠神经元发育规律的临床研究及干预措施的疗效评估
- 2023年
- 探讨婴幼儿肠神经元发育规律,并对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症患儿开展早期干预,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选择80例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5月-2023年5月,分析其肠神经元发育规律,对存在肠神经元发育异常的60例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则分别采取排便训练、人工扩肛、清洁灌肠、口服微生态制剂等措施,比较患儿排便功能、直肠肛管测压、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比较不同月龄幼儿肠神经元发育情况,显示0~3月排便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其余月龄幼儿,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排便功能优良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肛管波相运动频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观察组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低于对照组,肛管波相运动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3%,观察组显示更低水平(P<0.05)。结论 婴幼儿肠神经元发育与月龄呈现明显正相关,早期对其采取相应干预有利于改善其排便功能,减少相应并发症的发生。
- 徐美汉李周旋陶俊峰刘智文樊纬
- 关键词:婴幼儿
- 先天性无肛并直肠尿道瘘的腹腔镜辅助治疗效果评估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无肛尿道瘘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至2018年3月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先天性无肛并直肠尿道瘘男性患儿93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在腹腔镜辅助下游离直肠至瘘管颈部,膀胱颈部瘘和前列腺部瘘采用腹腔内结扎直肠尿道瘘管,尿道球部瘘经会阴部扩大盆底隧道导入丝线于会阴部结扎。切断瘘管后直肠盲端自盆底隧道拖出与会阴皮肤切口缝合形成肛门。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98~205(136±32) min,术中出血量2~5 mL。术后6~24 h开始进食,导尿管留置7~10 d。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至5年,依据kelly评分随访患儿肛门功能1年以上,优61例(5~6分),良26例(3~4分),差6例(0~2分),肛门功能较满意。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对于治疗无肛直肠尿道瘘是安全可行的,能准确辨别盆底肌群中心,有效保护横纹肌复合体,有助于建立排便功能,是值得选择的治疗方式。
- 樊纬黄金狮陈快陶俊峰刘智文徐美汉曾祥勇万颢李辉兵杨治陶强
- 关键词:腹腔镜患儿
- 新生儿期经会阴肛门成形并直肠内瘘修补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70例治疗经验及中长期疗效随访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经会阴肛门成形并直肠内瘘修补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的效果。方法对70例患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的新生儿,均采用经会阴肛门成形并直肠前庭瘘修补术(一期手术),收集患儿术前外瘘口直径、MRI测得的直肠盲端至皮肤距离、手术年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肛门功能情况等数据,评价该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儿术前外瘘口直径为(1.9±0.2)mm,直肠盲端至皮肤距离为(17.0±6.2)mm,手术年龄为(2~25)d,手术时间(60.6±11.7)min,术后住院时间(7.2±2.3)d;术后短期并发症:创面感染6例,无直肠回缩,无肛门狭窄,瘘管复发4例,再次手术后治愈;术后远期随访情况:共随访患儿66例,其中2级及以上便秘3例,无2级及以上污粪(大便失禁),直肠脱垂3例(2例手术治疗),其余患儿均获得较好控便功能评分,会阴体长度较为理想。结论经会阴肛门成形并直肠前庭瘘修补术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有良好的肛门外观及排便功能。
- 万颢陶强黄金狮陈快刘智文樊纬
- 关键词:肛门闭锁直肠前庭瘘
- Ⅰ型食管闭锁治疗中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对Ⅰ型食管闭锁患儿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应用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辅助治疗的6例Ⅰ型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男3例,女3例,出生后行胃造瘘手术并完善食管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诊断Ⅰ型食管闭锁,检查3月龄以上患儿上、下食管盲端相距仍大于4个椎体间隙,分别于上、下两盲端食管内行张力延长。结果 6例患儿分别给予36 d、42 d、69 d、28 d、55 d、64 d食管内张力延长后顺利完成胸腔镜下食管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疗17 d愈合,全部患儿治愈出院。随访2个月至1年11个月,吻合口狭窄3例,行1~5次食管扩张。结论食管内张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的治疗中疗效确切,能避免食管吻合前胸腔内手术操作,达到依靠本身食管完成食管端端吻合的目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樊纬黄金狮陈快陶俊峰刘智文徐美汉万颢李辉兵陶强
- 关键词:食管闭锁吻合口
- 生物反馈联合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在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应用体会及疗效观察
- 2023年
- 评估使用生物反馈辅以肛门直肠测压技术治疗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患有功能性便秘的婴幼儿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各含有20例患儿的研究组、对照组(时间: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方法 电脑抽号法),研究组接受生物反馈联合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的不同。结果 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肛门直肠测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肛管静息压、直肠初始恒定感觉体积、初始排便感觉体积、最大忍受体积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的肛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生物反馈和肛门直肠测压技术的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婴幼儿功能性便秘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陈小清徐美汉李周旋樊纬陈快
- 关键词:生物反馈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疗效
- 经脐单切口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的比较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行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纵切横缝或菱形吻合)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51例的临床资料,2014年4月前采用三孔法(三孔组)29例,以后采用经脐单切口(经脐组)22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初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经脐组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手术时间为(84.7±19.7)min(n=9),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手术时间(124.2±30.9)min(n=13)。三孔组中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手术时间(77.1±28.6)min(n=16),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手术时间(115.7±19.2)min(n=13),2组差异无显著性(t=0.702、0.837,P=0.490、0.411)。2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后进食时间经脐组为(5.1±1.0)d,三孔组为(4.8±0.9)d(t=1.153,P=0.254)。住院时间经脐组为(11.8±2.8)d,三孔组为(11.1±2.6)d(t=0.891,P=0.377)。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十二指肠吻合术与传统三孔法同样安全有效,并且术后腹部切口隐匿。
- 张悦黄金狮樊纬陈快陶俊峰徐美汉马丽霜李龙
- 关键词:新生儿十二指肠腹腔镜
- 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江西省儿童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4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分为研究组(17例)和对照组(24例),分析研究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指标、手术并发症、中转开腹、肝脏纤维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异常比例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转开腹手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肝脏发生肝纤维化较对照组少,两组肝纤维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治模式在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应用,可以做到早干预,改善患儿肝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
- 杨治樊纬陈快刘智文徐美汉万颢
- 关键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婴儿
- 先天性腹壁缺损围生期的一体化管理和治疗
- 2023年
- 目的 总结分析先天性腹壁缺损围生期的一体化管理和诊治经验,探讨腹壁缺损在围生期的多学科诊疗制度,出生后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方式及临床实践。方法 江西省儿童医院与江西省儿童医院联盟内医院妇产科和新生儿科建立协作网,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主导的协作网内在我院接受诊疗的先天性腹壁缺损患儿56例,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其余患儿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随访6~24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出院后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腹壁缺损救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早期产前诊断咨询和围生期一体化管理流程的创建,针对患儿的全身情况、合并其他畸形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在多学科诊疗一体化管理等密切协作下能提高腹壁缺损的治愈率,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先天性腹壁缺损围生期的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 李辉兵曾祥勇樊纬陈快
- 关键词:先天性腹壁缺损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