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培炎
- 作品数:41 被引量:15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18)F-FDG PET显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positronemissioncomputedtomography,PET)显像在食管癌早期诊断以及临床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3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全身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显像,并与外科手术或内镜活检病理结果和CT检查结果对照。结果:46例患者中PET显像食管部位均有异常放射性浓聚灶,经病理确诊,46处食管浓聚灶均为食管癌原发病灶。其中28例为单发病灶,2例为食管多发灶,其余16例除食管原发病灶外,还有其他部位32个病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为远处转移病灶。与46例PET显像前CT结果相比较,PET共检出食管部位恶性病灶46例,检出率为100.0%,而CT仅检出34例,检出率为73.9%。46例中确诊有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PET检出18例,检出率为100.0%,而PET显像前CT仅检出6例,检出率为33.3%。27例手术治疗者PET分期与临床病理分期一致,而常规检查对食管癌临床分期高估5例,低估12例,PET显像改变了这1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结论:18FFDGPET显像对食管癌的诊断、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分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李群梁培炎高剑明谢方云邹德环
- 关键词:食管肿瘤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中的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全身显像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2589例^18F—FDG PET/CT显像患者中169例CUP患者的显像结果,通过分析病历记录、病理检查结果及临床随访确定最终原发灶诊断结果。结果169例CUP患者中19例失访,150例有完整资料。70例成功探测到原发灶,总检出率为46.7%(70/150),其中52例得到病理检查证实,18例为临床诊断;肺癌38例,占54.3%,鼻咽癌8例,占11.4%,消化系统肿瘤13例,占18.6%,其他肿瘤11例,占15.7%。3例临床怀疑转移瘤,^18F-FDG PET/CT未见明显恶性征象,经随访证实为良性病变。6例PET/CT诊断错误。15例患者没有确诊。56例未探测到原发灶,其中3例在随访过程中得到确诊,分别为鼻咽癌、膀胱癌、食管癌各1例。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诊断CU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王国慧梁培炎蔡燕君张伟光谢传淼吴沛宏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脱氧葡萄糖
- 鼻咽癌^(18)F-FDG PET/CT表现和血清EBV-VCA/IgA相关性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鼻咽癌患者18F-FDG PET/CT表现和血清EBV-VCA/IgA滴度水平是否具有相关性,以期能进一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113例鼻咽癌初诊患者首次放疗前的PET/CT资料,及同期采用免疫酶法测定的外周静脉血清EB病毒VCA/IgA结果。分析入选患者原发灶SUV值、原发灶大小、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和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 113例患者中,Ⅰ期2例,Ⅱ期13例,Ⅲ期61例,Ⅳa期24例,Ⅳb期13例。Spearman秩和相关结果显示:SUVmax、SUVmean与血清EBV-VCA/IgA之间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009和0.015,P>0.05。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具有相关性,N0~N3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5)。据病灶大小和远处转移与否分组,血清EBV-VCA/IgA在各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18F-FDG PET/CT确定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血清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之间存在相关,并且N0~N3期VCA/IgA抗体滴度水平逐渐升高;原发灶SUV值、原发灶大小及远处转移与EBV-VCA/IgA抗体滴度水平无明显的关联性。
- 孙新儒梁培炎胡莹莹张旭林晓平樊卫
- 关键词:18F-氟脱氧葡萄糖PET/CTEB病毒血清抗体
- ^(32)P近距离照射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剂量率效应被引量:9
- 2002年
- 梁培炎杨小春张伟光
- 关键词:小儿皮肤血管瘤剂量率效应
- 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诱导化疗联合大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采用诱导化疗联合大分割模式治疗食管癌的急性反应和近期疗效。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33例食管鳞癌患者先行多西他赛和顺铂诱导化疗2个周期,然后进行适形放射治疗,其中每次肿瘤区域的剂量为2.5Gy,临床靶区的剂量为2Gy;5次/周,共26次。结果:治疗结束时全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31/33),其中完全缓解(CR)率为60.6%(20/33),部分缓解(PR)率为33.3%(11/33)。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83.0%和51.1%。30.3%(10/33)的患者出现3级白细胞计数降低,15.2%(5/33)的患者出现3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均无4级急性反应。9.1%(3/33)的患者治疗后出现食管狭窄,需行食管扩张术。未发现放射性肺炎。结论:采用大分割放射治疗联合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是安全的,能提高部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急性反应小。
- 何振宇李群梁培炎徐俊杰
- 关键词:食管肿瘤
- SPECT/CT符合线路18F-FDG显像在乳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 应用先进的双探头符合线路ECT/CT机,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局部或全身18氟 氟代脱氧葡萄糖(18F FDG)显像和CT扫描,将病变的功能代谢图像与解剖图像同机实时融合,对病情进行准确的临床分期,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并对靶灶...
- 邹德环朱旭生李群梁培炎
- 关键词:乳腺癌18F-FDGSPECT
- 文献传递
- 18F-FDG PET/CT和双髂棘穿刺活检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中的对比研究
- 樊卫张旭林晓平梁培炎胡莹莹
- ^(99m)Tc-HL91显像检测鼻咽癌灶乏氧状态与放疗疗效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利用99mTc-HL91乏氧显像探讨鼻咽癌(NPC)三维适形放疗(3DCRT)前、后乏氧程度及乏氧变化与放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38例NPC患者在3DCRT前、后按常规进行鼻咽、颈部99mTc-HL91断层显像;并对病灶的靶/非靶(T/N)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38例NPC患者中有32例NPC病灶乏氧检查阳性,阳性率约为84%。32例患者鼻咽病灶与正常鼻咽组织乏氧程度(T/N)值分别为1.89±0.95、1.06±0.18,P<0.001,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32例NPC患者在放疗前、后NPC乏氧病灶的T/N均值比较,P<0.001,有显著性差异;鼻咽病灶乏氧状态对放射治疗的响应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1,P<0.01;38例NPC患者在3DCRT放疗后近期疗效显著,肿瘤局部控制率较高,急性放射损伤并发症较少,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99mTc-HL91乏氧显像可检测NPC病灶的乏氧状态;鼻咽癌病灶乏氧状态与3DCRT的放疗疗效密切相关。
- 梁培炎李群张伟光杨小春蔡燕君林晓平
- 关键词:乏氧显像
- ^(18)F-FDGPET/CT对脑转移瘤所致交叉性小脑神经机能联系不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大脑转移瘤所致交叉性小脑机能联系不能(CCD)的18F-FDG PET/CT的表现以及探讨丘脑在CCD发生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脑转移瘤患者的18F-FDG PET/CT的表现,根据脑转移灶是否侵犯丘脑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CCD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脑转移瘤数量的患者CCD发生率。【结果】218例脑转移患者中,24例发生CCD,发生率为11.0%。单发脑转移患者47例,CCD发生3例;双发脑转移患者56例,CCD发生5例;多发脑转移患者115例,CCD发生16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丘脑受侵患者19例,CCD发生19例;转移瘤未累及丘脑者199例,发生CCD 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转移瘤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影响CCD的发生;脑转移瘤侵犯丘脑可导致CCD的发生,丘脑可能是CCD发生的关键部位。
- 张旭张亚锐胡莹莹林晓平李阮桦梁培炎樊卫
- 关键词:脑转移瘤丘脑脱氧葡萄糖
-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或细胞学、全面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局限期SCLC,在治疗前4周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5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一般特征信息,治疗前KPS评分,吸烟史,发病时是否体重减轻,治疗前同期LDH、NSE、OS和PFS。采用固定阈值法系统自动勾画病灶(原发灶+转移灶),所有病灶(原发灶+转移灶)勾画在1个VOI内,自动测量及记录该VOI内的SUV_(max)、SUV_(mean)及SUV_(peak),自动测量并记录病灶固定阈值为SUV_(max)的40%及50%的TLG及MTV,分别命名为TLG40%、TLG50%、MTV40%、MTV50%。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本组^(18)F-FDG代谢参数结果:pSUV_(max)中位数为11.4(1.7~24.6),SUV_(max)中位数为13.92(2.61~43.28),SUV_(mean)中位数为8.31(1.71~26.85),SUV_(peak)中位数为10.51(1.49~27.48)。TLG40%中位数340.22(16.58~2 827.26)、TLG50%中位数为215.645(1.70~2 270.36)、MTV40%中位数36.71(1.15~259.47)cm3、MTV50%中位数为19.65(0.93~1 900.00)cm3。局限期SCLC患者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G50%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3),但不是PFS预后影响因素(P>0.05)。pSUV_(max)、SUV_(max)、SUV_(mean)、SUV_(peak)均不是OS及PFS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体积代谢参数TLG50%是LD期SCLC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TLG及MTV)与局限期SCLC预后有关,可为临床医生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林晓平樊卫梁培炎胡莹莹张旭
-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18F-FDGPET/CT预后M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