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彦艳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新生儿高胆红...
  • 1篇盐酸氨溴索
  • 1篇茵栀黄
  • 1篇茵栀黄口服液
  • 1篇营养支持
  • 1篇早产
  • 1篇早产儿
  • 1篇照射
  • 1篇照射治疗
  • 1篇正压通气
  • 1篇治疗新生儿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通气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宿州市...
  • 1篇宿州市立医院

作者

  • 4篇柴彦艳
  • 3篇黄启凌
  • 2篇李莹莹
  • 1篇杨林风
  • 1篇丁伟
  • 1篇朱峰

传媒

  • 1篇淮海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分布,指导临床防治。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137例诊断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137例CAP共检出阳性病例112例,总检出率81.8%。病毒检出68例,占检出病例60.7%,其中RSV检出最多,为30例,占病毒检出病例的44.1%,细菌检出40例,占检出病例35.7%,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前两位,分别占细菌检出病例的22.5%和15.0%。肺炎支原体(MP)检出11例,占阳性病例9.8%,CT检出1例,占阳性病例0.9%。结论病毒是引起CAP主要病原,其中RSV最常见;hMPV检出明显呈增多趋势;G-杆菌略高于G+球菌。
杨林风黄启凌柴彦艳李莹莹丁伟
关键词: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
早产儿早期胃肠外营养支持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观察早产儿早期两种胃肠外营养(PN)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NICU的不能耐受完全胃肠道喂养的低出生体重4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2012年1月-12月入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为对照组,按传统胃肠外营养方法生后48-72 h内给予氨基酸,72 h后给予脂肪乳,剂量均自0.5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0.5 g/kg,直至3.5 g·kg^-1·d^-1。2013年1月-12月入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24例为观察组,生后24 h内给予氨基酸,剂量从2.5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0.5 g/kg,第3天达3.5 g·kg^-1·d^-1,48 h内给予脂肪乳,剂量自1.0 g·kg^-1·d^-1开始,每日增加1.0 g/kg,第4天达3.0 g·kg^-1·d^-1。比较2组患儿各营养指标,血生化改变,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恢复至出生时体重时间、过渡到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胆红素、胆汁淤积症及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采用胃肠外营养体重增长快,可以避免早产儿早期营养不良的发生,促进生长,不会增加胃肠外营养相关性并发症发生。
柴彦艳黄启凌
关键词:胃肠外营养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1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及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每次5 m L,每天2次,连用7 d,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 d、治疗后7 d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下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的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0,P<0.05);治疗组治疗3 d、7 d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柴彦艳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照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7.5 mg/kg,每6 h 1次,连用7 d。观察2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氧合指数(OI)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36 h及48 h的OI均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治疗后12 h的OI、机械通气使用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较单用NCPAP治疗NRDS疗效好、安全。
朱峰黄启凌李莹莹柴彦艳
关键词:呼吸窘迫综合征盐酸氨溴索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