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群

作品数:42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绍兴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胶囊
  • 8篇吡唑
  • 6篇色酮
  • 6篇托法
  • 6篇枸橼酸
  • 6篇环加成
  • 6篇加成
  • 6篇苯腙
  • 5篇山楂
  • 5篇山楂叶
  • 5篇包合
  • 4篇喷雾干燥
  • 4篇肿瘤
  • 4篇肿瘤细胞
  • 4篇肿瘤细胞抑制
  • 4篇总黄酮
  • 4篇细胞
  • 4篇细胞抑制
  • 4篇缓释
  • 4篇黄酮

机构

  • 40篇绍兴文理学院
  • 11篇太极集团有限...

作者

  • 40篇杨群
  • 10篇张锴
  • 8篇张娜
  • 7篇杜轶君
  • 5篇张锴
  • 3篇孙小红
  • 3篇王国夫
  • 2篇陈小慧
  • 2篇胡绍泉
  • 2篇葛建
  • 2篇王丽虹
  • 2篇杨雨晨
  • 2篇邱桂佳
  • 2篇徐英楠
  • 1篇孙春燕
  • 1篇罗超
  • 1篇朱雅玲
  • 1篇金自学
  • 1篇方晟
  • 1篇宋江平

传媒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房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中成药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山楂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缓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楂叶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缓释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胶囊由固体分散体和润滑剂组成,所述固体分散体由主药山楂叶提取物与缓释辅料组成,缓释辅料包括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泊洛沙姆188、乙基纤维素-聚维酮PVPK...
杨群张锴杨雨晨徐蒙蝶俞洁琼
文献传递
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制备与体外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及其胶囊,提高其溶出度。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 30)为载体,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测定溶出度,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考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分散状态,测定比表面积;制备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胶囊,考察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与阿司匹林原料药、阿司匹林物理混合物相比,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中药物的溶出度均有显著提高,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溶出越快,但药物和载体比例达1∶6以上时,溶出度增加不再明显。阿司匹林以无定型或分子形式高度分散在载体中,药辅比在l∶6时,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比阿司匹林原料药的比表面积增大3.2倍;制成固体分散体胶囊后,30 min时药物累积溶出度达99.8%。结论该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胶囊质量可控。
张锴王丽虹管勇军杨群
关键词:阿司匹林固体分散体喷雾干燥法胶囊溶出度X-射线衍射
基于PBL和SRT的药剂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被引量:4
2018年
探讨了当前药剂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大学生科研训练(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教学创新模式的基本内容,系统介绍了笔者近几年来基于PBL和SRT的药剂学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以及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体会和成果,对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杨群张锴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训练药剂学创新教学模式
广藿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广藿香油(Oleum Pogostemonis)-β-环糊精包合物,并进一步制备胶囊。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广藿香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对包合物指标的影响,优化包合条件。结果表明,广藿香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为1∶7、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3 h时,包合物收率为90.84%、包合物含油率为14.93%、广藿香油收率为92.63%,综合评分结果最高。对包合物用薄层色谱法(TLC)进行验证,表明包合物已经形成。每50 g包合物中添加0.5 g硬脂酸镁,所得胶囊休止角最小,水分、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均符合《药典》规定。稳定性检测结果表明广藿香油-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对光、热、湿的稳定性明显高于广藿香油与β-环糊精的物理混合物。
鲍爱娜沈敏吴丹丹杨群
关键词:Β-环糊精包合物胶囊
含吡唑结构N-对甲氧基苯基取代马来酰亚胺α-松油烯环加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吡唑结构N‑对甲氧基苯基取代马来酰亚胺α‑松油烯环加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1‑异丙基‑4‑甲基‑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和对甲氧基苯胺分别溶解于丙酮溶剂中,在搅拌下将对甲氧基...
王玮邓莉平杨群张娜
文献传递
枸橼酸托法替布长效缓释微球的研制、表征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制枸橼酸托法替布长效缓释微球,进行表征,研究其释药机制及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聚乳酸(PLA)、卵磷脂等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喷雾干燥法和乳化(W/O)-喷雾干燥法制备枸橼酸托法替布长效缓释微球;以2、48、144、240和336 h的释放度为指标,筛选长效缓释微球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法(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X-射线衍射法(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接触角测定法对微球进行表征;拟合释放动力学方程,考察释药机制;大鼠皮下注射枸橼酸托法替布长效缓释微球及其原料药,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大鼠体内血药浓度,考察药动学行为。结果最佳工艺为乳化(W/O)-喷雾干燥法;微球最佳处方组成为枸橼酸托法替布-PLA-卵磷脂=0.2∶2.0∶1.8;SEM结果表明,制得微球为圆球形,大小均匀;DSC和XRD结果表明,药物以分子或无定形形式分散于微球中;FT-IR结果表明,药物与载体材料发生了氢键结合;制得长效缓释微球在0.1 mol·L^(-1)盐酸溶液、水、pH 7.4磷酸盐缓冲液中接触角分别为20.5°、23.5°和20.45°,润湿性良好;制得长效缓释微球2、48、144、240、336 h释放度分别为4.65%、22.95%、50.73%、73.44%和98.02%;枸橼酸托法替布长效缓释微球和枸橼酸托法替布的ρmax分别为(13.04±1.41)和(32.12±3.32)μg·mL^(-1),tmax分别为(4±0.42)和(4±0.38)h,AUC0-∞分别为(2159.45±208.32)和(431.84±42.66)μg·h·mL^(-1)。结论该微球在336 h内呈良好缓释特性,释放速度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释放机制为降解控释机制,降低了血浓的波动,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杨群张锴李晓辉李若琼廖红德殷芳雪罗超
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差示扫描量热法药动学
含吡唑结构N-对甲基苯基取代马来酰亚胺α-松油烯环加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吡唑结构N‑对甲基苯基取代马来酰亚胺α‑松油烯环加成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1‑异丙基‑4‑甲基‑双环[2,2,2]‑5‑辛烯‑2,3‑二酸酐和对甲基苯胺分别溶解于丙酮溶剂中,在搅拌下将对甲基苯胺溶...
王玮邓莉平杜轶君杨群
文献传递
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控释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物控释制剂领域,针对枸橼酸托法替布普通制剂使用时血药浓度波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枸橼酸托法替布控释胶囊,胶囊内容物包括速释微丸和缓释微丸,速释微丸与缓释微丸的比例为(1‑4):(6‑9),速释微丸的填充剂包括微...
杨群张宇轩张锴李晓辉
文献传递
基于理化性质的枸橼酸托法替布处方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考察枸橼酸托法替布理化性质,为其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包装和储藏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药物在不同pH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P)及润湿性;对药物进行影响因素试验;测定药物的粒度、粒度分布、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图谱(XRD)、差示扫描量热图谱(DSC)和扫描电镜图谱(SEM)。结果枸橼酸托法替布在pH 1.0~8.0的缓冲液及水中的平衡溶解度为0.1834~22.5941 mg·mL^(-1),属高溶解性药物,其中在pH 1.0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最大;在上述各介质中,lgP为-1.34~1.28,属低渗透性药物,其中在pH 3.6缓冲液中的lgP最大;在上述各介质中,接触角均<90°,均易于被润湿;枸橼酸托法替布在高温、高湿及强光照射下均较为稳定;平均粒径为(29.85±0.17)μm;XRD、DSC及SEM结果均表明枸橼酸托法替布为结晶性药物,熔点为210℃;FTIR结果表明,枸橼酸托法替布在3375.44,3134.51,1732.54,1711.78,1625.24,1551.03,1529.52,1473.76,1448.28,1409.48,1348.17,1213.59,1170.22,1115.37,1077.68,1023.87,916.97,846.38,775.66,741.84,703.42,603.15,444.07 cm^(-1)有较强的红外特征峰。结论枸橼酸托法替布为BCSⅢ类药物,宜设计成胃内滞留型给药系统,有利于药物在上消化道溶解与吸收,以提高生物利用度;本研究使用的枸橼酸托法替布为稳定的结晶性药物,可满足一般制剂生产、包装、贮藏等要求。
杨群李晓辉胡海英张锴廖红德姚航宇吴邵杰张淑慧
关键词:平衡溶解度差示扫描量热法红外光谱法
喷雾干燥法制备丝瓜水固体粉末及其抑菌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选择喷雾干燥法将丝瓜水制备成干燥的固体粉末,优选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选择真菌类的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分别以丝瓜水粉末1×10-1、1×10-2和1×10-3 g/mL的稀释液,在25、35和45℃下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喷雾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3℃、进料速度20mL/min、喷雾压力70mm Hg、通针频率10次/min;丝瓜水粉末稀释液浓度为1×10-2g/mL以上时对黑曲霉有较强抑制作用,当浓度达1×10-1 g/mL时,抑菌效果非常显著;对白色念珠菌抑制作用相对较弱,浓度达1×10-1 g/mL时,有较强抑制作用。喷雾干燥法制备丝瓜水的固体粉末工艺简单、易行。
杨群张锴吴聪
关键词:喷雾干燥抑菌作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