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琴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 半胱胺修饰的CdS纳米粒子荧光猝灭法测定锰离子被引量:11
- 2008年
- 常温下在水溶液中制备了半胱胺修饰的CdS纳米溶胶,并用原子力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以修饰的纳米粒子为荧光探针,建立了荧光猝灭定量检测锰离子的新方法。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缓冲液浓度及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纳米粒子浓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锰离子的线性区间为0.05340~77.62mg/L,检出限为0.01678mg/L。方法经济、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比较低、检测范围宽。
- 叶敏张友玉杨琴张雨琴谭平姚守拙
- 关键词:硫化镉锰离子荧光猝灭
- 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和FTIR-ATR研究牛血清白蛋白在羟基磷灰石、TiO_2表面的吸附被引量:1
- 2007年
- 用电化学石英晶体阻抗法(EQCI)和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FTIR-ATR)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纳米生物活性材料TiO_2和羟基磷灰石(HAP)上的吸附行为,获得了BSA吸附过程中电极表面的质量变化和电极/蛋白质界面双电层中电容变化以及BSA构象变化等信息。以2步骤连串反应机理分析BSA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BSA在2种电极表面的吸附过程均分为吸附和重排2个过程,BSA在TiO_2上吸附速度慢于在HAP上的吸附,且难达到稳定状态。根据Sauerbrey方程结合Martin方程估算了BSA在TiO_2和HAP上饱和吸附时的表面质量覆盖度,分别为1.12×10^(-6)和1.09×10^(-6)g/cm^2。红外谱图结果还表明,生物材料的表面组成对蛋白质吸附动力学和蛋白质结构变化均有影响。BSA在HAP表面吸附时的响应更大,并对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影响更大。
- 杨琴刘美玲张友玉谢青季姚守拙
-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TIO2羟基磷灰石吸附动力学
- 压电-红外光谱-电化学联用技术研究邻氨基苯酚聚合过程及其膜的性质被引量:3
- 2007年
- 建立了一种现场压电传感-红外反射光谱-电化学三维联用技术,并应用该技术现场监测了聚邻氨基苯酚在金电极上的沉积过程,研究了邻氨基苯酚的电氧化和电聚合性质以及聚邻氨基苯酚聚合膜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化学性质,同步获取并讨论了聚合膜质量、离子掺杂行为和聚合膜的化学结构变化等信息。结果表明,该技术有望广泛用于多种电极表面过程研究。
- 张友玉王美玲刘美玲杨琴谢青季姚守拙
- 关键词:邻氨基苯酚
- 光谱法研究呋苄西林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紫外、荧光、红外光谱法研究了磷酸缓冲液中呋苄西林钠(FBS)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FBS与BS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FBS对BSA内源荧光有猝灭作用,静态猝灭是引起BSA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按照Stern-Volmer方程和双对数方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温度下FBS与BSA反应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常温(26℃)下,分别为1.04×105和1.09;实验结果还表明,FBS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BSA的二级结构,使其构象发生变化。
- 杨朝霞张友玉杨琴姚守拙
- 关键词: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荧光猝灭牛血清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