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楠

作品数:15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4篇遥感
  • 3篇土壤
  • 2篇地质
  • 2篇遥感监测
  • 2篇土壤监测
  • 2篇协调度
  • 2篇流域
  • 2篇黄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NPP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群
  • 2篇承载能力
  • 1篇地表覆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资源
  • 1篇定量遥感

机构

  • 14篇中国地质环境...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自然资源...

作者

  • 14篇杨楠
  • 5篇王轶
  • 5篇李瑞敏
  • 2篇刘永生
  • 2篇孟晖
  • 2篇殷志强
  • 1篇付小林
  • 1篇杜培军
  • 1篇孙红福
  • 1篇宋志
  • 1篇仝晓霞
  • 1篇李亚民
  • 1篇陈绪钰
  • 1篇朱琳
  • 1篇李二珠
  • 1篇韩鹏
  • 1篇乐琪浪
  • 1篇于洋
  • 1篇雷少刚
  • 1篇李春燕

传媒

  • 4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中国地质
  • 1篇测绘通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通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演变趋势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演变趋势,有助于揭示人类活动或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育和管理提供依据。本文以淮安市为研究区,通过在时间维上拓展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估的遥感指数法,计算了2000—2018每年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并利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和Hurst趋势性分析方法分析了时空演变趋势,结合中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解译探索了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①淮安市大部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的增长趋势持续性较弱,而水土保持增长趋势持续性较强;②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区域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等植被覆盖区域,减少区域主要发生在建筑用地等非生态用地区域;③淮安市耕地和林地等植被覆盖区域占比基本不变,甚至随着建筑用地占比的增加而稍有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植被活力的增强,具体表现为植被绿度和植被生产力的增加。
孙灏胡佳琪崔雅静杨楠蔡创创
关键词:遥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MANN-KENDALL检验
保定—沧州地区土壤地球化学公里网格样方代表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土壤中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一定变异性。在开展土壤地质环境调查监测时,有必要进行单点采样的科学性分析。对于在1 km2的区域内,如何实现科学、有效和合理地采样来获得区域内土壤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个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保定—沧州平原地区,选择36个县市,在每个县市的大片农田区以十字形方式采集9个单点样,通过不同的样品组合方式,来研究其结果之间的差别。结果显示:不同的混合方式,元素浓度含量的相对偏差大部分小于15%,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因此在1 km2区域的中心采集一个单点样,即可基本代表该区域内土壤元素的含量组成。
刘永生王轶杨楠李瑞敏
关键词:土壤调查土壤监测
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被引量:42
2018年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从起步到现在经历了理论到实践,单要素到综合评价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约束条件。本研究在对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划分了承载能力主要发展的3个主要阶段,即萌芽奠基阶段、应用探索阶段和蓬勃发展阶段;详细讨论了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现状及评价、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进展;最后从基础理论、技术方法、情景模拟和实践应用等四个层次指出了未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认为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有效手段。
殷志强李瑞敏李小磊孟晖刘琼杨楠王轶仝晓霞李春燕高萌萌
关键词:承载能力
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的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从限制性与安全性角度出发,构建了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系统中人口与GDP这2个指标相结合,引入系统协调度概念,构建了空间协调度与整体协调度定量化表达模型,并首次提出利用地质环境-社会经济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结果来表达地质环境承载能力的方法。该研究成果能够在空间布局上有效呈现出承载本底与承载对象间的承载状态。同时,该研究思路可用于其他有关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中,亦可支撑地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红线划定等领域的研究。
李亚民杨楠李瑞敏付小林孟晖
关键词:地质环境承载能力协调度
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57
2022年
矿区生态环境的科学有效监测是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前提,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已经成为矿区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遥感技术在数据、算法、算力方面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国内外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研究的进步,涌现出了一系列优秀的研究成果。从矿区地表要素类型识别以及矿区植被、土壤、水体、大气、生态系统的参数反演与监测方面归纳和剖析了矿区生态环境定量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新兴遥感数据的应用提升了监测的时空分辨率,矿区地表要素识别以及参数反演方法得到了优化改进,提升了识别和反演的精度;深度学习和遥感云计算平台在矿区应用中崭露头角。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①深度学习在矿区地表要素识别的应用尚未完全展开,缺乏矿区遥感地表分类体系标准与大规模高分样本库,矿区地表要素识别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②矿区定量遥感参数反演的广度有待拓展,反演与监测方法研究有待深入;③矿区多要素参数的中高分辨率、长时序、高频次同步观测与协同分析的研究还相对缺乏。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①构建矿区遥感地表分类体系与大规模高分样本库,跟踪最前沿的深度学习算法,实现矿区地表典型要素的高精度识别;②研究矿区场景下的定量遥感物理机理建模方法,拓展遥感反演的矿区要素参数,提升反演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③融合矿区多源大数据,实现参数的中高分辨率、长时序、高频次的体系化同步定量遥感反演与监测。
张成业李军雷少刚杨金中杨楠
关键词:遥感监测定量遥感生态环境
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被引量:19
2018年
通过对城市群型地区的分析,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要充分考虑资源流动性。选用中原城市群9座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参考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利用外来资源依赖指数对研究区的资源依赖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对比郑州市2004—2014年考虑与不考虑资源流动性的评价结果,表明只有在考虑资源流动性时,评价结果才能真实地反映区域发展状态;2)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水和能源资源比较紧张,但通过外来资源的供应,可基本上满足区域的发展需求,然而各核心城市的环境情况均不容乐观;3)研究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漯河、许昌、新乡、郑州、济源、焦作、洛阳、平顶山、开封;4)根据外来资源依赖指数可知,9座核心城市的粮食资源均可自给自足,开封、新乡等地的能源资源需外部供应,郑州、开封等地的水资源需外部供应,综合来看,水资源比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大。
于洋于洋韩鹏杨楠郭昀昊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中原城市群层次分析法
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模型的地下水资源与经济承载协调关系被引量:4
2020年
如何分析区域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协调理论,构建了基于双曲距离协调度的资源-经济系统的协调分析模型方法。根据该模型对全国依赖地下水资源且开发程度较高的514个县的地下水资源和经济数据进行了协调关系分析,评价了各县地下水资源禀赋与其承载的经济体之间的协调关系水平,结果显示2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匹配程度及空间上具有较大差异性。东北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下水资源与经济协调的正向区间,区域经济发展仍具有一定潜力,华北及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负向协调区间,经济的发展超越了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王轶李瑞敏高萌萌刘琼殷志强李小磊杨楠
关键词:地下水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初探以及在“以水四定” 中的运用被引量:14
2021年
在水资源趋紧和水需求增长的背景下,水成为经济发展的约束资源,亟待“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为将“以水四定”与农业、生活、工业、城镇发展相对应,本文将“地、人、产、城”分别定义为耕地面积、人口规模、工业增加值总量、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水资源承载评价方法,引入了“综合定额”的概念,力求揭示耕地与主要农作物、工业与耗水行业的内在联系与计算规则。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的评价结果显示,浪费情景处于超载,节约情景有较大盈余,倒逼节水行动。在水资源承载最大规模下,全国仍有超载区,耕地超载呈中部“塌陷”,人口超载呈环状“倒塌”,工业超载呈区域性“沦陷”,城镇用地超载呈沿海少点“亏空”,该区域需要从水资源总量、结构、效率等方面提升承载规模。
宋志乐琪浪陈绪钰杨楠黄天驹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
黄河流域近十年 NPP 变化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基于BEPS生态过程模型计算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平均最高及最低气温及降水数据,采用Sen+MK趋势分析方法对黄河流域2010~2020年NPP变化趋势情况进行连续监测,利用复相关系数探究气温和降水对NPP的驱动影响情况,并通过土地覆盖类型变换侧面反应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河流域2010~2020年NPP呈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黄河流域NPP受降水驱动较为明显的地区主要为内蒙古及山东沿海地区,内蒙古、山西、陕西3省交界处主要受到平均最高气温驱动,青海柴达木盆地等地则主要受到平均最低气温驱动;其中,黄河流域NPP的低值区域受气象因子驱动明显,NPP高值区域面积有所扩大,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植被类型大量向对NPP增长有利的方向转变,表明黄河流域整体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杨楠王凌雨朱琳张晓瑞孙红福王维实夏佳微
关键词:NPP气象因子黄河流域环境遥感监测
保定—沧州地区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土壤区域监测点网络密度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对土壤地质环境开展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布设土壤监测点时,经济合理的土壤监测密度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保定—沧州地区土壤地质环境监测点网络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保定—沧州地区,64km2/个土壤监测点的土壤地质环境监测密度能有效保留土壤地球化学环境信息。
刘永生杨楠王轶李瑞敏马忠社
关键词:土壤监测空间自相关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