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朝纲

作品数:26 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立项课题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肿瘤
  • 5篇直肠
  • 5篇细胞
  • 5篇结直肠
  • 5篇肠癌
  • 4篇预后
  • 4篇直肠癌
  • 4篇胃癌
  • 4篇结直肠癌
  • 4篇教学
  • 4篇腹膜
  • 3篇肿瘤细胞
  • 3篇胃肠
  • 3篇结肠
  • 3篇间质
  • 2篇形成性
  • 2篇血浆
  • 2篇循环肿瘤细胞
  • 2篇医学生
  • 2篇预后价值

机构

  • 26篇武汉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利川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杨朝纲
  • 13篇熊斌
  • 6篇王舒艺
  • 5篇丁锦丽
  • 5篇程艳香
  • 2篇王晓航
  • 2篇侯晋轩
  • 2篇蔡小鹏
  • 1篇毛明
  • 1篇聂强强
  • 1篇范静怡
  • 1篇彭春伟
  • 1篇王锡山
  • 1篇陈家宽
  • 1篇焦晴晴
  • 1篇钟君
  • 1篇向贤慧
  • 1篇陶慧慧
  • 1篇雷红
  • 1篇朱俊勇

传媒

  • 4篇中华普通外科...
  • 4篇医学分子生物...
  • 3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医学综述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慢性盆腔疼痛(CPP)是指一种病程超过6个月且症状呈非周期性的病症,病因极其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盆底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等。随着发病率的上升,探索有效治疗CPP的方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该文主要对盆底康复疗法在CPP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丁锦丽杨朝纲程艳香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盆底康复治疗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英文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和Scopus)和中文数据库(知网、万方和维普)发表的比较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治疗方法的文献。以行细胞减灭术加HIPEC的患者为治疗组,行手术治疗或全身化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Stata12.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纳入9项研究共1 94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 200例,对照组741例。综合分析显示,治疗组3年生存率(OR=5. 48,95%CI:4. 36~6. 87,P <0. 01)和5年生存率(OR=5. 57,95%CI:4. 29~7. 23,P <0. 01)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结直肠癌腹膜癌患者细胞减灭术加HIPEC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
黄思澔杨朝纲姜军熊斌
关键词:META分析
miR-149 rs229283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系统评价miR-149基因rs2292832位点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WangFang、CBM及其他公开数据库,查找关于miR-149 rs2292832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18年12月。按照纳人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包括2 412名胃癌患者与3 005名健康对照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miR-149基因rs2292832位点多态性的T或C等位基因与胃癌的易感性无关(T vs.C,等位基因模型:OR=0. 99 , 95 % CI= 0. 83 ~ 1. 19, P =0. 928),但TC基因型携带者的胃癌风险显著降低(TC vs.CC,杂合子模型:OR=0.79, 95 % CI=0.66 -0. 95, P=0.012)。种族分层分析表明:rs2292832多态性降低了高加索人群的胃癌发病风险(T vs. C,等位基因模型:OR=0. 68, 95 % CI=0. 56 ~0. 84, P <0.001;TT + TC vs. CC,显性模型:OR=0. 69, 95 % CI= 0. 50 ~0. 97, P =0.030;TC vs. CC,杂合子模型:OR=0. 68, 95 % CI =0.41 -0.9, P = 0. 035);但增加了亚洲人群的胃癌风险(TT vs. TC + CC,隐性模型:OR = 1.24, 95% CI = 1. 04 - 1.47, P =0.016;TT+ CC vs. TC,超显性模型:OR = 1.25, 95 % CI= 1. 09 - 1. 43 , P=0.001)。结论 miR-149 基因rs2292832位点多态性会增加亚洲人群胃癌的发病风险。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有限,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王优杨朝纲窦荣章王舒艺
关键词:胃癌易感性META分析
巨大乙状结肠间质瘤一例
2015年
患者,男,69岁。因“消瘦半年”入院。体检检查:躯干皮肤可见少量散在分布的点状皮疹,余未见明显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腹部至盆腔可触及一大小约13 cm ×12 cm巨大肿块,质稍硬,边界欠清晰,推挤不移动,按压无明显疼痛。CT检查提示下腹部至盆腔见一巨大厚壁囊状占位,边界欠清晰,大小约147 mm ×133 mm,内见液体及气体密度影,最厚处壁厚约47 mm,盆腔内可见多个结节影(图1、图2),其余相关检查未见异常。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肿瘤位于腹部及盆腔正中,累及空肠、结肠,大小约13 cm ×14 cm ×5 cm(图3),质软、固定,肠系膜及壁腹膜可见多枚葡萄样结节(快速冰冻切片提示胃肠间质瘤)(图4)。术后病理诊断:(起源于乙状结肠黏膜下层)原发性混合细胞型胃肠间质瘤(高度侵袭性),核分裂数〉5/50HPF,包膜完整;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Dog-1(+)、CD117(+);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示:c-kit 基因9,11,13,17号外显子和PDGFRA基因12,18号外显子,测序提示该送检样本c-kit基因9号外显子 Y503-F504insAY插入突变,其他所检测序列为野生型。出院后口服伊马替尼(400 mg/d )治疗,定期复查随访至今,未见转移复发。
杨朝纲熊斌
结直肠癌中Keratin 17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角蛋白17(Keratin 17,KRT17)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KRT17在CRC数据库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进一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KRT17蛋白在95对CRC临床样本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生物信息分析发现,KRT17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其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并预示较差的总生存期(P均<0.05)。免疫组化验证显示,与癌旁组织相比,蛋白在CR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t=45.704,P<0.001),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保持一致;KRT17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淋巴脉管浸润及神经侵犯显著相关(P_(均)0.05);生存分析显示,KRT17高表达组CRC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组(χ^(2)=8.510,P=0.004);进一步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KRT17高表达是影响CRC患者总生存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HR=2.015,95%CI:1.219~4.457,P=0.018)。结论KRT17在CRC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且其高表达预示着肿瘤进展及不良预后,有望成为CRC患者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纪慧芹杨朝纲邓双钟君
关键词: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结直肠癌隐匿性腹膜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2023年
目的利用血液学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用于术前预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隐匿性腹膜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地收集2015年7月至2021年7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710例CRC患者的资料,基于手术时间按3∶1比例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并收集2019年7月到2021年7月在长江大学荆州市中心医院的193例CRC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验证集。通过套索-逻辑回归算法(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ve operator-Logistic,LASSO-Logistic)筛选出的预测因子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建立术前预测CRC隐匿性腹膜转移的诺模图。从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净收益等方面验证诺模图的性能和临床效益。结果从血液学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中筛选出6个预测因子: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影像学腹水、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D-二聚体。建立了结合血液学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的模型,并基于模型构建了用于术前预测CRC隐匿性腹膜转移的诺模图。诺模图在训练集、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6(95%CI:0.936~0.975)、0.891(95%CI:0.857~0.925)和0.901(95%CI:0.860~0.942),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分析曲线验证了模型较好的校准能力和临床净收益。在训练集中,采用约登指数获得分组的最佳截断值为206.6,此时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6.6%,Kappa值为0.753,说明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一致性,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性能。结论结合血液学参数和临床病理特征构建了预测CRC隐匿性腹膜转移的风险预测模型,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能力和临床净收益,能为CRC隐匿性腹膜转移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钟攀益张子龙窦荣章陶浩冉王首超胡应朝杨朝纲王舒艺王舒艺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前预测
不同治疗模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预后资料,按治疗模式分为3组:肿瘤细胞减灭术(CRS)+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全身化疗组;CRS+HIPEC组;单纯全身化疗组,比较不同治疗模式对患者的疗效。结果:CRS+HIPEC+全身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7.5个月,优于其他两组(CRS+HIPEC组:12月,单纯全身化疗组:8月)。多因素分析显示,腹膜癌指数(PCI)≥20分和细胞减灭的程度(CC)>1分是影响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腹膜转移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全身化疗是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最佳治疗模式,可给患者带来最佳的生存获益。
李仕卿彭茜杨朝纲王舒艺熊斌
关键词:腹膜转移癌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减灭术腹腔热灌注化疗
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590-3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590-3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利川市人民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97例CRC患者以及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浆样本,采用ExoQuick Exosome Precipitation Solution试剂盒从患者血浆中分离外泌体,分别用透射电镜、NanoSight纳米颗粒分析仪鉴定其形态和粒径,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CD63和TSG101的表达;采用RT-qPCR检测血浆外泌体中miR-590-3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miR-590-3p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结果从97例CRC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血浆分离的外泌体粒径主要集中在100 nm左右,Western blot检测可见CD63和TSG101表达,且CRC患者血浆中的外泌体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RT-qPCR检测结果显示,CRC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590-3p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7.163±0.147 vs 1.339±0.161,P<0.001),其表达水平与CR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生存分析显示,血浆外泌体miR-590-3p高表达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低表达组短(P=0.003)。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浆外泌体miR-590-3p高表达是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1.954,95%CI:1.271~3.524,P=0.032)。结论miR-590-3p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浆外泌体中表达上调,且与肿瘤进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能作为独立标志物用于CRC预后评估。
段吉舫杨朝纲向贤慧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泌体预后
原发性腹膜后巨大黏液型脂肪肉瘤一例
2015年
患者,男,58岁。因“右下腹疼痛半月余”入院。入院体格检查:右腹部膨隆,可触及一肿物。上至右侧肋弓下3cm,下达盆腔,质稍硬,活动度差,有轻压痛。辅助检查:外院腹部彩超检查提示:右侧腹混合性包块(腹膜后来源),右肾位置异常。腹部CT检查提示:右腹部可见一巨大肿块影,边界清晰,上缘达肝脏下方,下缘至右侧肾脏上方,大小约106mm×173mm×207mm,病灶内可见多个分隔。
杨朝纲熊斌
关键词:腹膜后黏液型脂肪肉瘤
改良无荷包吻合技术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无荷包吻合技术在上消化道重建手术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108例食管/贲门癌手术中应用改良无荷包吻合技术。距肿瘤上缘3 cm 处,打开食管/胃前壁,置入带线吻合器中心杆,以直角钳固定;距肿瘤上缘5 cm 处,以直线闭合器离断食管/胃;剪开食管残端一角,将吻合器中心杆拖出备用。结果108例患者均一次性吻合成功,其中发生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狭窄3例;无吻合口出血、胸胃综合征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8-10 d 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示:吻合口通过良好,可进半流质饮食。结论改良无荷包吻合技术是一种理想可行的吻合方法,优点突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侯晋轩杨朝纲毛明陈家宽
关键词:上消化道重建食管贲门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