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艳
- 作品数:128 被引量:2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离子液体微乳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离子液体微乳及其应用,该离子液体微乳以亲水性离子液体的水溶液作为亲水相,以亲脂性离子液体和/或油作为亲油相,并辅以乳化剂,按质量百分比,亲水相比例为10%‑70%,亲油相比例为3%‑60%,乳化剂比例为20...
- 崔秀明王承潇张定杨晓艳熊吟杨野曲媛
- 一种三七类甜蛋白基因PnTLP2及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七类甜蛋白基因<I>PnTLP2</I>,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编码如SEQ IDNO:2所示氨基酸序列的类甜蛋白;本发明采用分子生物学及反向遗传学相关技术证实<I>PnTLP2</...
- 刘迪秋李欣崔秀明白智伟曲媛王承潇杨晓艳
- 文献传递
- 一种玛咖变温干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玛咖变温干燥方法,属农产品初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将清洗净制的鲜玛咖在室温下沥干水分后进行变温干燥;本发明同传统晾晒法相比,使用热风干燥设备,采用由低温至高温的缓慢变速升温工艺,避...
- 杨野 代春艳崔秀明刘迪秋王承潇杨晓艳曲媛
- 文献传递
- 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9
- 2015年
- 三七是一种生熟两用的药物,由于其生熟功效不同,临床上一直以生三七和熟三七2种形式来应用。在此将对三七"生打熟补"物质基础及药理作用展开全面、系统的阐述,为三七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 武双崔秀明郭从亮杨野杨晓艳
- 关键词:药理研究
- 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与萌发的生理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以三七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对三七种子后熟及萌发过程中种子含水量、活力和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相比,5%含水量沙埋层积处理下三七种子含水量稳定,种子活力比其高51%,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较小,粗脂肪和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降低。随PEG 6000处理浓度的升高,三七种子的萌发特性指标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丙二醛含量,水溶性蛋白和总糖含量显著增加;萌发特性指标与渗透物质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P<0.01),与丙二醛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0,P<0.01)。综上所述,三七种子因具有脱水不耐受特性,最佳沙埋含水量为5%,成熟后萌发过程最大PEG 6000耐受浓度为15%。
- 廖沛然崔秀明杨野曲媛王承潇杨晓艳熊吟
- 关键词:顽拗性种子后熟过程萌发特性抗氧化酶
- 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联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降解三七茎叶总皂苷生成人参皂苷Rg_5的工艺。方法运用微波辅助技术使三七茎叶总皂苷降解生成稀有人参皂苷,HPLC法测定人参皂苷Rg_5含量,以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考察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结果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试验中各因素对人参皂苷Rg_5降解产率的影响程度一致,影响次序为微波温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温度150℃,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4.76%;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40 W、微波温度153℃和微波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的人参皂苷Rg_5产率为43.07%。结论 2种优化工艺方法各具优势,均对从三七茎叶中制备稀有皂苷具有应用价值。
- 刘慧颖王承潇杨野杨野崔秀明杨晓艳
- 关键词:响应面法总皂苷单因素试验
- 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玛咖多糖衍生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氧化还原响应性的玛咖多糖衍生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胶束一端是端羧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另一端是改性的活性玛咖多糖,中间通过二硫键链接,赋予胶束氧化还原敏感特性;玛咖多糖自身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
- 王承潇郭婷婷崔秀明杨野曲媛刘源杨晓艳刘迪秋
- 文献传递
- 嵌段共聚物结构特征对HMPSA黏附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为研究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征对HMPSA(热熔压敏胶)黏附性(如初粘力、剥离强度和持粘力等)的影响,以不同结构特征的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为骨架制备了相应的HMPSA。研究结果表明:SIS弹性体的Mr(相对分子质量)越低且SI(苯乙烯-异戊二烯)双嵌段比例越高,HMPSA的初粘力就越大,而持粘力也就越低,剥离强度则随SIS弹性体的Mr增加而增大;将HMPSA的流变性(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动态黏度等)与黏附性关联后,HMPSA的初粘力和低频区的储能模量呈负相关,剥离强度和高频区的损耗模量相关,持粘力和系统低频区的动态黏度成正比,说明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对HMPSA的黏附性影响显著。
- 李琳王承潇崔秀明杨晓艳杨野曲媛
-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热熔压敏胶结构特征流变性黏附性
- 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中药及其应用。其中,该中药的有效成分为酱头提取物。酱头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包括:将酱头用打粉机粉碎,过筛,粉末加入溶剂进行提取,过滤后收集提取液,继续加入溶剂,提取2‑3次,合并提取液,使用旋转...
- 杨晓艳邹玉林崔秀明向巧曲媛杨野王承潇
- 文献传递
- 人参皂苷Rb_(1)转化菌株筛选及转化产物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背景】许多微生物能够对皂苷类化合物进行生物转化,因此,通过微生物对皂苷类化合物不同位置结构的修饰能获得高活性的皂苷成分。【目的】从分离纯化的菌株中筛选能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药理活性较高的稀有人参皂苷。【方法】从三七根际土壤及三七茎中分离纯化了36株真菌,首先利用产β-葡萄糖苷酶的方法对菌株进行皂苷转化活性初筛,再以人参皂苷Rb1为底物进行皂苷转化活性复筛,通过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方法对转化产物进行分析。【结果】筛选出一株对人参皂苷Rb1具有较高转化活性的菌株F17,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对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菌株F17被鉴定为拟盘多毛孢属菌(Pestalotiopsis biciliata)。P.biciliata可将人参皂苷Rb1转化为人参皂苷Rd、稀有人参皂苷F2和C-K,转化路径为Rb1→Rd→F2→C-K。【结论】本研究为稀有人参皂苷F2和C-K的微生物转化提供了新的菌种来源。
- 李银飞梁应忠崔秀明邵琳娇娄灯吉杨晓艳
-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生物转化Β-葡萄糖苷酶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