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戟
- 作品数:9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油田开发效果综合评价方法新探被引量:6
- 2006年
- 为提高已开发油藏的经济效益,及时有效地评价其开发效果是十分必要的。在建立科学、全面、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赋权法为依据,提出将合理反映主观认知程度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反映指标重要性的相似权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偏好系数科学合理地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尝试用未确知测度模型对油藏进行评价、排序,用置信度识别准则代替最大隶属度识别准则,减少误判。首次在辽河油区特殊岩性注水油藏的评价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与模糊层次评判、灰色聚类分析等评价模型比较,具有分辨率高、识别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可信度。对其他驱动类型的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刘秀婷程仲平杨纯东杨军杨戟王胜义夏广军
- 关键词:综合评价未确知测度
- 用新模型综合评价油田开发效果的探讨被引量:16
- 2006年
- 针对目前各种评价方法常用最大隶属度识别准则不适用性及权重确定问题,在对模糊层次评判和未确知测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以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赋权法为依据,提出将合理反映主观认知程度的层次分析法和客观反映指标重要性的相似权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偏好系数科学合理的确定出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尝试用模糊评判模型对油藏进行评价、排序,以标准区间值识别准则代替最大隶属度识别准则,减少误判。该评价方法首次应用于某油区低渗透注水油藏的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与灰色聚类分析等评价模型比较,具有权重确定合理、识别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可信度,对其他驱动类型的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刘秀婷杨军杨戟李焕宝阎卫军张新军
- 关键词:综合评价
- 稠油油藏油井出水生产动态特征研究
- 综合运用静、动态资料分析了边底水、管外窜槽及汽窜导致的稠油油井出水生产动态特征,总结了油井出水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此规律具有普遍性,可应用于油田没有监测及作业资料时判断油井出水原因及出水层位,为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
- YANG Ji杨戟
- 关键词:稠油油藏油井
- 菱形井网深部调剖见效特征
- 2015年
- 通过菱形井网分析深部调剖前后的压力、流线、饱和度和不同部位油井的生产曲线变化,认为主向角井增油量小是符合基本渗流规律的,综合理论计算和实际统计结果,得到了不同部位油井的受效顺序和受效方式,并建立了反九点井网深部调剖效果评价方法。经过与实际深部调剖井组效果进行对比验证,证实所提出的理论与实际状况符合度较高。
- 杨戟
- 关键词:深部调剖见效特征流线数值模拟
- 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综合评判体系新探讨被引量:8
- 2008年
- 辽河油区目前面临资源接替紧张、大多数油田进入递减阶段、开发形势十分严峻的现实,科学合理地评价具有挖掘潜力油藏的开发效果,对油区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分析该油区开发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最具有挖掘潜力的复杂断块油藏的评价标准,并尝试应用模糊评判和未确知测度模型对其开发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复杂断块油藏综合效果评价体系,应用效果较好。与实际开发对比,评判结果具有科学合理的优点。该评价体系提高了复杂断块开发效果综合评价的可信度,为该油区下步充分挖掘油藏潜力指明了方向,对其他类型的油藏开发效果评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刘秀婷杨纯东杨戟官志锐王胜义关佩峰李心武
- 关键词:综合评价复杂断块
- 水驱油藏多目标井网优化方法新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从传统的水驱砂岩油藏采收率与井网密度关系式入手,引入水驱油藏的特征参数对其修正的基础上,结合经济指标应用最优化理论推导并建立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适合混合井网特点的水驱油藏合理井网密度确定模型.提出混合井网加密调整潜力量化方法。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将其应用于某油区典型水驱单元的测算。测算结果为:合理单井动用储量为14.49×10^4t/口,具有33口加密调整潜力,其中直井28口,水平井5口。
- 刘秀婷杨军杨纯东杨戟官志锐王胜义
- 关键词:水驱油藏合理井网密度极限井网密度
- 数值试井技术现状及发展
- 从渗流模型及数值求解方法两方面概述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现状,针对油藏数值模拟在软件技术上的成熟性,提出了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应用于试井分析,建立数值试井方法和理论这一新方向,并提出了数值试井技术在地质、采油及油藏工程方向上的具...
- YANG Ji杨戟
- 关键词:采油工程试井分析数值模拟控制系统
- 一种产量预测新方法的研究及探讨被引量:2
- 2006年
- 油田产量预测在油田长远开发规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Arps递减曲线及历年新井产量组成为基础,首次建立了产量预测新模型——无因次产量组成递减率法作为产量预测的新方法,即以各年老井、新井无因次产量递减率分别作为老井、新井规划产量递减率的依据,进而达到预测老井及新井产量的目的。为验证该方法的科学合理性,将其应用于辽河油区某油田“十一五”规划中,并与典型的常规预测方法对比分析,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 张顺利刘秀婷王胜义杨军杨戟
- 关键词:无因次
- 石油-稀释剂混合物粘度及质量分数模型的建立
- 2002年
- 粘度模型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程序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纯原油而言 ,已经建立了几个精确模型。在这篇文献中 ,深化了一种在早期出版物中出现的简单相关模型。不仅能预测稀释原油混合物的粘度 ,而且还能对使原油粘度降低到可开采粘度的稀释剂的质量分数进行预测。在深化粘度模型中 ,把纯原油及稀释剂的粘度作为边界点 ,并建立质量分数的n(粘度降低参数 )次幂 ,用来解释随稀释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原油粘度急剧降低的程度。模型以三种不同原油及 5种不同稀释剂的 99个数据点为基础而建立 ;粘度范围为 10 -1~ 10 6mm2 /s。模型重新计算了粘度及质量分数值。并且与Cragoe、Chirinosde等方程进行了对比 ,结果吻合程度非常高。粘度与质量分数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 12 %和 5 % ,对深化模型以外的预测数据表明实验数据与预测数值有很好的吻合性 ,2 5℃ ,6 0 3℃和 82 6℃混合物的粘度平均绝对偏差在 10 %以下。
- A Miadonye刘秀婷杨军杨戟
- 关键词:混合物粘度提高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