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中
- 作品数:26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SMP破坏准则在地基承载力计算中的应用
- 2013年
- 基于SMP破坏准则和佐武的平面应变条件,推导出了无黏性材料的平面应变破坏公式。通过引入黏聚力σ0,推导出了适用于黏性材料的平面应变破坏公式。将该公式引入到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当中,推导出了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将此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SMP破坏准则的地基承载力值比使用Mohr-Coulomb破坏准则计算的承载力值大。这说明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效应对于提高地基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可以很好地发挥土体材料的强度。
- 彭新坡刘航杨学中吴文奇
- 关键词:地基承载力中间主应力
- 北京地铁复八线车辆段大平台二层顶梁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与施工
- 八王坟地铁复八线车辆段工程十六区及五区二层平台结构的施工已于2005年完成,现由于调整户型布局,导致住宅结构框架柱位置调整,其中南北向预应力梁在上面住宅柱位调整后采用了“体外预应力法”加固,我们在原有二层平台结构加固图纸...
- 杨学中刘航李晨光杨铮
-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锚固节点
- 文献传递
- 预应力张弦桁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了解预应力张弦桁架结构的动力反应特性,以某工程为例,利用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了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总结了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特性,可为同类结构抗震分析提供参考。
- 杨学中刘航李晨光
- 关键词:张弦桁架时程分析地震反应
- 北京某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
- 北京市某既有建筑建于2006年,原设计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8度抗震设防。本文依据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抗震鉴定报告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加固方案,加固后的结构抗震性能达到了相应规范要求,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
- 刘浩刘航杨学中郭青骅
- 关键词: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
- 文献传递
- 东花市三期A区工程现浇预应力空心楼盖的设计与施工
- 现浇预应力空心板结构不仅自重轻、跨度大、使用空间开阔灵活,而且整体好,楼盖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这些优点正使其在多层大跨度的场馆(如奥运射击馆)和高层公寓及写字楼裙房内的活动设施(如室内篮球馆、游泳池、电影院、屋顶花园等)...
- 杨学中刘航李晨光吴文奇
- 关键词:施工工艺
- 文献传递
- 矩形预应力水池结构的ANSYS有限元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利用大型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对矩形预应力水池构筑物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实际工程分别分析和探讨了水池构筑物结构在满水状态以及满水与温度综合作用下是变形分布及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矩形预应力水池结构,提高了水池构筑物结构的分析和设计速度,在水池结构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航彭新坡杨学中吴文奇
- 关键词:ANSYS有限元
- 某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的预应力设计与施工
- 2011年
- 以事故调节池为例,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该水池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然后对其进行了预应力设计,最后介绍了该水池预应力施工中重点难点,以其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 杨学中
- 关键词:预应力ANSYS
- 大跨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及研究进展
- 大跨预应力钢结构由柔性的预应力拉索和刚性的钢结构杆件共同组成,为半刚性结构。在张拉施工阶段。由于尚未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索的预张力可能使结构产生较大变形,不当的施工方法可能导致结构偏离设计几何形态和内力分布。概要介绍了双...
- 刘航李晨光秦杰吴文奇杨学中
- 关键词:张弦梁结构弦支穹顶结构张拉施工
- 文献传递
- 北京规划展览馆加固改造技术
- 2007年
- 结合北京规划展览馆加固改造工程,介绍了从结构抗震鉴定及整体分析、加固方案设计到加固施工的全过程。同时就该工程特点,介绍了混凝土柱环裹碳纤维加固法、钢柱外包钢筋混凝土形成劲性混凝土柱加固法、混凝土梁粘钢加固法及钢梁加腋加固法等多种加固方法的综合运用。
- 梁晓宁吴文奇刘航杨学中
- 关键词:粘钢劲性混凝土柱
- 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连接节点构造的自复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并制作了两榀单层单跨框架结构试件,包括一榀现浇混凝土框架和一榀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其中,对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两次拟静力试验,第二次试验是在第一次试验完成后并更换结构的耗能钢筋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略低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但延性较现浇框架有较大提高,层间位移角超过1/50时,承载力仍无下降趋势;另外,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第一次试验后的残余变形约为现浇框架结构的15%,构件损伤轻微,结构可以实现自主复位;装配式框架结构在第二次试验中的承载力较第一次试验略有下降,残余变形有所增大,仍然具有一定的自主复位能力,结构损伤仍较轻微,说明其经过简单地更换耗能钢筋就可以实现抗震能力的基本恢复。
- 刘航李牧杨学中韩明杰田玉基
- 关键词:自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