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敏

作品数:2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肿瘤
  • 8篇癌组织
  • 5篇胃腺
  • 5篇胃腺癌
  • 5篇腺癌
  • 5篇内镜
  • 5篇肠癌
  • 4篇蛋白
  • 4篇胃腺癌组织
  • 4篇腺癌组织
  • 4篇结肠
  • 4篇PAXILL...
  • 4篇PTEN
  • 3篇桩蛋白
  • 3篇组织化学
  • 3篇胃肿瘤
  • 3篇免疫
  • 3篇免疫组织
  • 3篇免疫组织化学
  • 3篇结肠癌

机构

  • 22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5篇杨丽敏
  • 20篇王进
  • 5篇刘丽
  • 4篇李山林
  • 3篇甘冠华
  • 2篇宁寒冰
  • 2篇刘利敏
  • 2篇刘景华
  • 2篇周永静
  • 1篇程鹏
  • 1篇侯巧梅
  • 1篇贾莹莹
  • 1篇张连峰
  • 1篇赵丹
  • 1篇王海玲
  • 1篇高产
  • 1篇周霖
  • 1篇李涵

传媒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套扎术与β受体阻滞剂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内镜下套扎术(EVL)和β受体阻滞剂(βB)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至2015年5月EMBASE、PubMed、CENTRAL、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谷歌学术等数据库中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终点为首次曲张静脉出血、全因死亡、出血相关性死亡和主要不良事件。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比值比(OR)与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4篇RCT文献,总计1 2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βB相比,EVL治疗可减少首次曲张静脉出血的发生(OR=0.67,95%CI 0.49~0.91,P=0.010,I2=21%);两种方法治疗的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出血相关性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OR=1.14,95%CI 0.87~1.50,P=0.35,I2=0%;出血相关性死亡率:OR=0.72,95%CI 0.44~1.17,P=0.19,I2=0%);与非选择性βB相比,EVL治疗具有较低不良事件发生率(OR=0.43,95%CI 0.29~0.64,P〈0.000 1,I2=40%),但与卡维地洛相比EVL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OR=10.59,95%CI 2.37~47.27,P=0.002)。结论 EVL预防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较βB更有效,但两种预防措施的全因死亡和出血相关性死亡无明显差别。
甘冠华杨丽敏王进
关键词:内镜套扎术Β受体阻滞剂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USP22和Nanog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USP22和Nanog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USP22和Nanog在80例结肠癌组织,35例结肠腺瘤组织及40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USP22在结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结肠腺瘤和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P<0.05),但结肠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nog在癌旁正常组织,结肠腺瘤和结肠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SP22和Nanog的表达与Dukes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深度均有关(P<0.05);USP22和Nanog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9,P<0.01).结论:USP22和Nanog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结肠癌的细胞增殖、浸润和转移中有协同作用.他们有望成为结肠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贾莹莹王进杨丽敏
关键词:NANOG肿瘤干细胞结肠癌免疫组织化学
RIN1、SIA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Ras及Rab作用因子1(Ras and Rab interactor 1,RIN1)、SIAH2在胃癌组织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 I N1和S I A H2在80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RIN1和SIAH2蛋白阳性表达率胃癌中分别为61.2%和60.0%,正常胃组织中分别为32.5%和27.5%,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比较R I N1和S I A H2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中,RIN1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SIAH2表达与组织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浆膜浸润有关(P<0.05),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RIN1和SIAH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7,P<0.01).结论:RIN1、SIAH2过表达在胃癌组织的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二者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不良预后有密切关系,他们有望成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治疗靶点.
高产王进杨丽敏
关键词:胃癌免疫组织化学
我国农药登记制度中的环境风险评价之探究
随着农药技术的发展,农药给健康和环境带来的风险不断地增长,深深地影响到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和生态环境的考虑。农药登记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农药登记时进行环境和对于健康的风险评估。农药造成的环境风险正在逐步的增长,尤其是生态环境的...
杨丽敏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生态安全法律法规
胃错构瘤1例并文献复习10例被引量:3
2010年
错构瘤是指在发育中出现错误而形成的肿瘤,其主要组织学成分包括软骨、脂肪、平滑肌、腺体和上皮细胞,有时还有骨组织或钙化,极少恶变,可发源于任何组织,种类繁多。2009年6月16日作者收治胃错构瘤1例,并查阅国内近20年来文献报道的10例,报道如下。
王进杨丽敏李山林刘丽刘景华
木犀草素对D--氨基半乳糖(D--Gal)/脂多糖(LPS)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调控NLRP3/NF-κB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
杨丽敏
Paxillin、PTEN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因胃癌死亡的患者占恶性肿瘤死亡因为的首位,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的新发病例。近年来胃癌的发病有低龄化的趋势,但就其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而...
杨丽敏
关键词:桩蛋白PTEN磷酸水解酶胃肿瘤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CRC)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青年 CRC 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69例老年患者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老年人 CRC 相比,青年患者误诊率高,临床分期以Ⅲ、Ⅳ期为主,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较多见,组织学类型以黏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多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青年与老年 CRC 患者均以男性多见,临床症状均以便血为主,肿瘤发生部位均以直肠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人 CRC 具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浸润转移早等特点。因此,提高对青年人 CRC 的警惕性至关重要,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提高预后。
房春香王进杨丽敏
关键词:结直肠癌青年患者老年患者
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栓形成机制及抗凝治疗现状被引量:6
2016年
血栓栓塞作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肠外表现越来越受到关注,约1%-8%的IBD患者存在血栓栓塞,而进行黏膜活检证实的血栓发生率可高达41%.尽管已有较多既往研究证实血栓栓塞可威胁IBD患者的生命,但在日常临床工作中这种肠外表现仍常常被忽视.IBD患者合并血栓栓塞受多种因素影响,且与炎症状态相关,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旨在综述目前IBD患者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抗凝治疗的研究概况,呼吁在控制IBD炎症活动的同时,亦注重血栓栓塞的预防.
甘冠华杨丽敏王进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血栓抗凝治疗
调和益胃颗粒对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研究调和益胃颗粒对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乙醇诱导小鼠建立胃溃疡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胃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胃组织中p-NF-κBP65和p-IκBα蛋白表达。结果:调和益胃颗粒可有效减轻乙醇所致小鼠胃溃疡病理学变化,显著提高血清中SOD水平,并能降低MDA及MPO水平,并同时降低IL-6和TNF-α含量,减少胃组织p-NF-κBp65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调和益胃颗粒对乙醇诱导的急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抗炎与抗氧化相关。
杨丽敏周霖王肖辉
关键词:胃溃疡NF-ΚB小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