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寅

作品数:11 被引量:145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鸟类
  • 2篇血细胞
  • 2篇细胞
  • 1篇淡水
  • 1篇淡水石斑鱼
  • 1篇冻灾
  • 1篇新纪录种
  • 1篇血细胞发生
  • 1篇中国西南部
  • 1篇中国新纪录
  • 1篇中国新纪录种
  • 1篇石斑
  • 1篇石斑鱼
  • 1篇石灰岩地区
  • 1篇鼠兔
  • 1篇鸟类群落
  • 1篇鸟类资源
  • 1篇爬行动物
  • 1篇爬行类
  • 1篇球虫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杜寅
  • 4篇舒晓莲
  • 4篇李一琳
  • 4篇周放
  • 2篇顾曙余
  • 1篇杨家新
  • 1篇曹伊凡
  • 1篇边疆晖
  • 1篇杨乐
  • 1篇丁力

传媒

  • 2篇动物学杂志
  • 2篇四川动物
  • 1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淡水石斑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观察被引量:8
2007年
淡水石斑(Cichlasoma managuense)外周血细胞可区分出红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外周血液中还存在少量未成熟的和正在分裂的红血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数量上,血栓细胞最多,而嗜酸性粒细胞则最少。
顾曙余杜寅丁力杨家新
关键词:血细胞显微结构
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地区受威胁动物的现状及保护被引量:11
2009年
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地区因其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条件,是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地区,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证文献,全面整理了该区受威胁的陆栖脊椎动物。中国西南部石灰岩地区现有陆栖脊椎动物37目143科1297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全球受威胁的物种有133种,占该区动物总数的10.25%;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动物共有305种;占该区动物总数的23.52%。该区受威胁的物种种类多,一些物种仍然缺乏有效的保护,通过分析导致该区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对今后该区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议。
舒晓莲周放李一琳杜寅
关键词:石灰岩地区喀斯特地区中国西南部
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被引量:9
2009年
先后于1989年10月和12月、1990年3~4月和7~8月、1991年4~5月、1994年4~5月、2003年1月和2008年5月对广西北部湾涠洲岛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在该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186种,隶属16目52科。其中,旅鸟117种,冬候鸟48种,留鸟14种,夏候鸟7种。13种鸟类被IUCN列为受威胁物种,包括黑脸琵鹭(Plataleaminor)。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中日候鸟保护鸟类93种,中澳候鸟保护鸟类30种。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是沿太平洋西海岸迁飞候鸟的重要中途停歇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舒晓莲李一琳杜寅周放
关键词:鸟类候鸟
淡水石斑鱼血细胞发生的观察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对淡水石斑鱼血涂片及头肾、肾、脾和肝脏器印片的光镜观察,发现血细胞的发育大致经过3个阶段,即原始阶段、幼稚阶段、成熟阶段。试验对脏器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红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并进行了分类统计。试验结果表明头肾、肾和脾是淡水石斑的主要造血器官,肝组织印片上未观察到原始阶段血细胞,提示肝脏不是淡水石斑鱼的造血器官。
顾曙余杜寅
关键词:淡水石斑鱼血细胞血细胞发生
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被引量:5
2010年
2008年5~6月对广西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两栖类7种,爬行类16种,隶属于3目11科。与18年前的调查结果对比,生境的变化使岛上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范围和多度发生一些改变。2008年初的冰冻灾害使涠洲岛的两栖爬行类损失较大。涠洲岛与邻近大陆的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相似,无特有种。
李一琳周放杜寅舒晓莲庞万伟
关键词:两栖类爬行类冰冻灾害
北仑河口红树林区鸟类群落研究
2008年7月至2010年1月对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区鸟类群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鸟类群落集团结构的季节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越冬鸟类群落的影响。   1、根据鸟类取食行为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夏季和冬季鸟...
杜寅
关键词:鸟类群落海平面上升
文献传递
高原鼠兔寄生艾美耳球虫(顶复器门,艾美耳科)二中国新纪录种被引量:3
2011年
记述从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新鲜粪便收集的艾美耳属Eimeria球虫二中国新纪录种:E.worleyiLepp,Todd&Samuel,1972和E.klondikensisHobbs&Samuel,1974,高原鼠兔是其寄生新宿主。鼠兔标本保存于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孢子化卵囊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曹伊凡杜寅杨乐边疆晖
关键词:高原鼠兔艾美耳球虫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鸟类区系的影响被引量:89
2009年
近百年来,气候系统变暖是毋庸置疑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第4次评估报告中指出,最近100年中(1906~2005年)气温上升了约0.74℃。已经有充分的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鸟类分布,种群动态以及物候等方面产生了影响。根据作者以往研究经历以及对近20年来中国鸟类分布变化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已知受气候变暖而改变分布范围的鸟类共120种,其中东洋界鸟类88种,古北界鸟类12种,广布种鸟类20种。因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中国鸟类区系的变化速率加快。本文初步探讨气候变化对我国鸟类产生的影响,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杜寅周放舒晓莲李一琳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鸟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