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凤莲
- 作品数:88 被引量:647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观察被引量:14
- 2014年
- 使用供给、需求弹性理论分析出口管制政策对国际稀土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价格弹性低,出口管制政策提高了稀土价格;长期内,价格弹性提高,出口管制政策提高了其他国家稀土产量,稀土价格下降。稀土国际市场现实证实了以上发现。建议我国政府变出口管制政策为征收环境税政策,加大稀土应用研发技术投入并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杜凤莲王媛鲁洋
- 关键词:价格弹性出口配额关税稀土价格
- 家庭结构、儿童看护与女性劳动参与:来自中国非农村的证据被引量:99
- 2008年
-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儿童看护供给体制逐步由单位或者国家福利式供给转向市场提供,儿童看护方式的变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了影响。本文利用CHNS数据研究了在儿童看护提供机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儿童看护和家庭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儿童看护和家庭结构对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影响程度更高。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降低儿童看护成本、提高儿童看护服务的可获得性可以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率。
- 杜凤莲
- 关键词:家庭结构劳动参与率
- 失业持续时间与再就业者收入被引量:9
- 2006年
- 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者工资的影响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还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然而,在理论上,失业者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所以确定失业持续时间对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03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失业持续时间对中国城镇人口再就业后工资的影响,发现失业持续时间每延长10%,再就业后工资就下降0.46-0.55%。
- 杜凤莲程荣
- 关键词:失业持续时间
- 内蒙古企业改革要实现六大突破
- 1998年
- 杜凤莲宣敦敦
- 关键词: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大部分劳动力流动是单个人而非全家流动,已婚女性劳动力流动倾向远远低于已婚男性,结果,儿童和女性更容易留在农村。文章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和持续数据模型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了社区、家庭以及个人特征条件下,文章发现城乡劳动力流动显著提高了离婚率。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还将持续,而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降低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模式的成本,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 杜凤莲
- 关键词:城乡劳动力流动
- 中国不同模式原料奶生产技术效率分析被引量:17
- 2013年
- 本文基于调研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对影响原料奶生产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原料奶生产模式经济效率普遍较低,特别是配置效率明显不足,这说明在不改变投入水平的条件下,奶牛养殖户(企业)可以通过改善投入要素组合提高产出水平。三种不同生产模式相比,牧场的效率最高,养殖小区次之,散户的最低。Tobit模型结果说明: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或者企业特征、精粗饲料比对原奶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
- 杜凤莲马慧峰付红全
- 关键词:技术效率随机前沿方法TOBIT回归模型
- 中国制造业集聚时空演化研究--基于县级行政区数据的研究
- 本文通过对中国县级行政区的21 种制造业分布进行空间统计分析,发现各个制造业由于分布特点以及依附优势不同,不同制造业集聚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制造业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型制造业有的...
- 杜凤莲马慧峰
- 关键词:制造业
- 新冠疫情冲击下农业对非农失业的缓冲作用:农业劳动力蓄水池功能的再思考
- 2024年
- 本文将新冠疫情视为劳动力市场的外来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非农就业、失业和务农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在面临非农失业冲击时的就业选择。研究发现:疫情严重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在新冠疫情冲击发生之后的非农就业概率显著下降,但务农概率并未显著变化。这说明,农民工在冲击下失去非农就业机会之后并未转向农业就业,而是选择了失业,其就业选择呈现非农就业常态化的特征。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农村劳动力也难以提高农业收入,且存在较大的刚性支出和住房贷款压力,这强化了农村劳动力保持及获得非农就业的需求。本文得到如下启示:在中国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家庭收入结构下,农业的劳动力蓄水池功能在应急性和共济性方面弱化,难以充分吸纳遭遇非农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缓解外来冲击下非农就业的下降;农业收入的有限性也使得农业在农村居民家庭遇到外来冲击时难以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需要更加关注农民工的非农失业问题。
- 孙婧芳蔚金霞杜凤莲
- 关键词:农民工非农就业
- 子女升学对父母时间配置的影响被引量:14
- 2021年
- 基于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本文使用probit、OLS和Tobit模型分别估计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参与率、有酬劳动时间和无酬劳动时间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子女升学会降低父母劳动参与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并增加无酬劳动时间;第二,子女升学对父母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父亲和母亲分别通过减少有酬劳动时间和降低劳动参与率来适应子女升学,且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同性之间,这将强化"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模式,加剧家庭内部性别不平等;第三,子女升学降低了父母劳动和娱乐时间,增加了生活照料和教育照料时间。本文的研究发现为中小学阶段儿童照料如何影响父母劳动供给和家庭性别分工提供了经验证据。
- 杜凤莲杨鑫尚
- 关键词:升学压力
- 中国城镇家庭的育儿时间成本被引量:2
- 2023年
- 生育成本包括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仅衡量经济成本会造成育儿成本的低估。本文利用2017年中国时间利用调查(CTUS)数据研究育儿对父母时间配置的影响,估算家庭育儿时间成本,为解释中国低生育率提供新的视角。研究发现,养育子女会显著增加父母无酬劳动时间,挤占有酬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且对父母时间配置影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机会成本测算表明,一孩家庭育儿总时间成本为4.128万元/年,二孩家庭为6.404万元/年,母亲育儿时间成本接近父亲的4倍。随孩子年龄增加,育儿时间成本下降。与育儿经济成本不同,“二孩”抚育在时间成本上存在规模效应,在各年龄段子女中亦有所体现。据此,本文从家庭育儿时间成本补偿、性别和社会照料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 杜凤莲赵云霞钟森丽
- 关键词: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