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初诊IgG水平对IgG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初治完全缓解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江汉大学附属医院及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2中心2010年4月至2019年3月住院治疗的91例初治完全缓解IgG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诊时IgG水平中位数将入组患者分为高、低IgG两组,随访入组患者初治后复发时间,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初诊IgG水平与复发的相关性以及初诊IgG水平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预测复发的潜在机制。结果: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乳酸脱氢酶、血肌酐、β2-微球蛋白及IgG,低水平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密切相关(均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R-ISS分期,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β;微球蛋白、乳酸脱氢酶及IgG,低水平血清白蛋白,高危遗传学风险,自体干细胞移植与IgG型MM初治后复发时间缩短独立相关(均P<0.05)。高、低IgG水平IgG型MM患者复发中位时间分别为30(7-53)和42(5-65)个月,高IgG水平MM患者累积复发率较低水平患者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82,P=0.005)。IgG水平差异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骨髓浆细胞数、尿素氮、血肌酐及低水平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初诊高IgG水平密切相关(均P<0.05)。IgG水平差异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水平血清白蛋白与IgG型MM患者初诊高IgG水平独立相关(P<0.05)。结论:IgG型MM初诊时血清IgG浓度水平越高复发风险越高,与低血清白蛋白水平密切相关,可作为IgG型MM患者完全缓解后复发的综合预测指标之一。
- 李青胡赤丁张长春姜薇王清睿孙奕琛杨金乐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G复发
- 唑来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骨转移疼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胡赤丁李青
- 关键词:唑来磷酸化学治疗骨转移疼痛
- 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2016年12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行肝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肝细胞癌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手术后2年内出现复发者74例纳入复发组,2年内未出现复发者31例纳入未复发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HBV-DNA、吲哚氰绿15 min内滞留率(ICG-R15)、肿瘤数目和直径、肿瘤包膜和门脉癌栓的有无、术中输血、肿瘤的分期与分化程度是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影响因素(χ~2=5.595,P=0.029;χ~2=4.408.P=0.037;χ~2=4.652,P=0.033;χ~2=6.521,P=0.013;t=3.483,P=0.048;t=5.908,P=0.019;χ~2=5.871,P=0.022;χ~2=3.455,P=0.041;χ~2=6.697,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BV-DNA高拷贝、多发肿瘤、肿瘤直径≥5 cm、门脉癌栓形成以及术中输血量≥800 ml。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切除术患者,术前HBV-DNA高拷贝、多发肿瘤、肿瘤直径≥5 cm、门脉癌栓形成及术中输血量≥800 ml的患者术后有着较高的复发风险。
- 王清睿胡赤丁吴琳李青孙奕琛汪佼佼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复发肝切除